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孩子为作文感到焦头烂额,一说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怨声载道。可见,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是作文教学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要让学生学会观察
  学生怕写作文,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东西可写,看到的少,听到的少。要让学生有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这需要观察。鲁迅先生谈写作时也强调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平常其实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观察过程中要随时把它记下来,正如俗语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观察要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一切的思维都来自于生活,有了对生活丰富的观察,才会有创作的源泉和写作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要让学生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的这些总结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引领学生走进书的海洋吧,让学生与书为伴,读名著,与老师、同学、家长交流读书的体会。不仅读文学作品,而且读科技、历史类的文章;不仅读散文、故事、童话、寓言,而且读戏剧、小品;不仅读中国的作品,而且读世界各国的作品;不仅读中国现代的作品,而且读中国古代的作品。让这些美文成为他们生活的向导,写作的拐杖,精神的力量,想象的翅膀……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到达一定的程度,才能激发他们创作的冲动,如泉水般源源不断。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创设写作情境
  就现状来看,学生一是不会关注社会,二是生活面太窄。因此,创设写作情境,可以从班上的老师、同学,家里的亲人写起。写出他们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所作所为和自己对他们的感情;记事就记自己经历过的事和耳闻目睹的。生活是最自然的情境,也是最能触发学生的心灵的情境,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创设写作情境,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要想拓宽学生的选材面,就要组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生动的具体事例。我校经常举行读书节的活动,演讲比赛的活动,运动会的活动,拔河比赛等,让学生经历后写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做到言之有源,言之有物。作文有话可说,内容就充实,描写越详细,兴趣越浓厚,这就是参与带给他们的深刻体验。
  创设写作情境,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甜甜的泥土》一文的教学完成后,我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想象:如果田小亮的妈妈在校门口见到了他,他们会是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动作,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他们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有的说“田小亮深情地凝视着儿子,久久不语”。恰当地情境设置,让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主动性增强了,对作文也更有兴趣了。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闪光点,通过对课文的仿写、改写、缩写、抄写、补写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续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排比段的仿写等。进入特定的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到他也身在其中,他也有话要表达。情境,就像是人感情的喷发点,找对了合适的点,就能水到渠成。
  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及时鼓励学生
  我特别注重学生在作文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尤其是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准确的词语,一句心里话,一个精彩的句子,一点真实的感悟,工整干净的书写,我都会把它挑出来及时在班上朗读并赞扬,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样,学生会改变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渐渐地对作文产生兴趣,乐于写作。
  五、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批阅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批阅和评讲
  我主张老师把作文批阅的方法教给学生,老师只批阅好中差不同等次的部分作文,掌握总体的写作情况,提出改进的方向。把大部分作文留给学生批阅,批阅的方式上,可以采用自改、同桌互批、小组讨论、教师当面批阅、全班共同修改同一篇作文等,要求学生注重批阅质量,让学生充分参与评讲。在学生自己批阅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推荐好的作文,在全班宣读,并谈对这篇作文的认识、值得学习借鉴的方面、不足之处等,最后评出本次最优秀的作文。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做,我想比老师一人做出的评价更全面,学生积极性会提高,兴趣会更浓。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观察入手,注重积累,创设情境,并及时鼓励,让学生参与修改和讲评。相信不久以后,学生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强,写作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其他文献
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功能,即在课堂短短40分钟内要最完美、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育人目标,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怎样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探索,我略有几点体会和认识,与读者探讨。  一、把握语文教学目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核心。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打造高效教学的关键,有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既要摆脱“全盘授予”的“满堂灌”,又要摒弃“放任自流”的“满堂转”。正确处理好学生、教师、文本、教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所在,随机地引导点拨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随机点拨 优化课堂结构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点拨”有着很高的艺术性。点拨所要求的是随机,而不是随意。“点”,就是指点。当学生思维未
摘 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论打破了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它从诞生之日就受到老师们的重视。作者提出:合作学习必须是有明确目标的互助性的学习,合作学习必须是有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的学习,合作学习必须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合作学习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学习效率 学会学习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
摘 要: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感表现。它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佳动力。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从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
纵观我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我们有令人自豪的四大发明,而现在科学技术却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难道是中国人的智慧不够吗?不,笔者认为真正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环境不好,重视了学生的知识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全国上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它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成绩只能代表学习的一个方面,不能凭分数高低对学生论成败。
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这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新课程最为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要不断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们的手中,不断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主旨是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谈谈在小学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1.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学  小学生的思想很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