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现代性的一种全新尝试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众多有关于现代性问题的理论中,安东尼·吉登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他的“断裂理论”和“盛期现代性”理论等都为有关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力圖以其代表性的著作《现代性的后果》为例解读其现代性理论。
  关键词 现代性 后果 全球化
  作者简介:高晨,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3.425
  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吉登斯围绕“现代性还是后现代性?”、“什么是现代性?”、“现代性有哪些后果并且应如何解决?”三个问题而展开,为读者对现代性认识的深入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一、以断裂理论为出发点的现代性理论
  (一)前提:断裂理论与“盛期现代期”
  断裂理论是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出发点也是其理论前提,其后他所有关于现代性理论的阐述都是从这个理论前提开始的。吉登斯强调,他的“断裂”一词的涵义同历史唯物主义无关,这种“断裂”仅仅只是要强调与现代时期有关的一种特殊的断裂,这种断裂是指“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 。从现代性的外延即全球化的特征以及内涵即对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两个方面都可以说明存在断裂。关于断裂理论,吉登斯最后阐述了其三方面的主要表现: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变迁范围和现代制度的固有特性。
  除了断裂理论,吉登斯还提出了他的一个基本的论点就是“盛期现代期”,他认为“我们实际上并没有迈进一个所谓的后现代性时期,而是正在进入这一个阶段,在其中现代性的后果比从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剧烈化更加普遍化” 。
  正是通过这两种基本观点的阐述吉登斯表明他认为人类社会正处于现代性时期,这个现代性时期不仅具有明显的断裂性特质,而且也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因此所带来的问题和后果也是前所未有的。
  (二)现代性的双重特性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所具有的双重特性,这种双重特性就是: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现代性的双重特性不仅是造成现代性严重后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想要解决问题必须要正视现代性的双重特性,对其双重特性做出制度性的分析。
  在这里,吉登斯強调了社会学理论对于认识现代性的后果及解决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学家所提出的生产力告诉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恶化问题、极权主义问题以及军备竞赛等问题都是现代性的双重特性及其后果的典型表现。除此之外,要做出制度性分析解决现有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学理论。
  (三)现代性的动力
  吉登斯提出了现代性的四个特征,同时这四个特征也是现代性的动力机制。这四个特征也是动力要素指:时空分离、脱域、信任、反思性。时空分离的主要表现有两个:第一,日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第二,跨地区时间的标准化。时间与空间的分离是辩证的,而时空分离反映在社会变迁上就是脱域。脱域的定义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 ,而脱域机制的基础在于信任。信任包含了对个人和系统和信心。反思性则是指人在反思性的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构建了现代性。这四个现代性的特征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构成现代性的动力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指时空分离、脱域和信任都在其中发挥作用,时空分离使脱域成为可能,脱域中又蕴含信任,信任又对时空分离产生作用,而知识的反思性反作用于时空分离与脱域。在动力机制的不断作用与发展过程中,现代性也在不断地演进与发展。
  (四)现代性的表现
  1.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
  吉登斯将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和对暴力工具的控制作为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这四种制度性维度之间也相互影响和发生作用。通过四个维度可能清晰明了的现代性状态下人类社会是如何组织、运作和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现代性情境下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特征。这里想要特殊说明的是资本主义是根本性的影响因素,资本主义迫使劳动力商品化从而催生工业主义,而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又产生暴力手段以维护其统治地位。这里吉登斯也揭示了现代性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2.全球化的四个维度:
  这里吉登斯通过对现代性情境下全球化问题的剖析深入分析现代性的重要表现。全球化的四个维度是与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相对应的,分别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劳动分工、民族国家体系和世界军事秩序。可以说全球化的四个维度是现代性四个制度性维度理论的现实表现。这里吉登斯表述了全球化具有辩证性,这种辩证性体现在一方面民族国家体系具有权利及整合倾向;但是另一方面单一的国家所具有的维护其主权统治的需求。另外,文化全球化为现代性制度的全球性扩张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现代性的后果及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尝试
  (一)现代性的后果
  通过对现代性相关问题的阐释吉登斯提出现代性所带了严重后果,这在开篇中吉登斯作为理论前提就已提出过。那么“现代性的后果究竟是什么呢?”吉登斯认为核心是信任问题。这种信任问题的来源不仅是现代性的双重特性造成的,更是脱域机制造成的。脱域机制的产生使信任问题日益突出。从理论层面来看,信任问题的来源是脱域机制,影响因素是体系与个人心理的关系,在这里吉登斯通过对“再嵌入”、“当面承诺”、“非当面承诺”等概念的解释表明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信任关系是如何形成的,最后通过前现代与现代情况的对比表明,在现代性情境下信任问题尤为严重,这种信任问题不仅仅表现在个体与外部环境和其他个体之间,更表现在个体自身之中。
  从现实层面来看,一方面,从前现代到现代,亲密关系发生的变化体现了信任问题;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个体面对风险的态度,其受风险的影响以及个体面对风险所作出的适应性反映要对体现出信任问题的严峻性。从信任问题可以折射出现代性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后果,比如吉登斯提到的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生态破坏和灾难、极权的增长以及核冲突和大规模战争。
其他文献
摘 要 深圳是大陆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沿阵地,深圳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模式较为完善。本文以深圳市C医院的社工实务为基础,通过对实践的观察、资料的分析,揭示医务社工介入贫困患儿救助的资源布局,总结经验,希望对内地相关实务领域提供借鉴。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贫困患儿 慈善救助  作者简介:杜瑞祥,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摘 要 公证制度和民事诉讼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調整民事法律关系、解决民事法律纠纷的两个重要手段。公证作为一项非诉讼制度,其设计初衷主要在于通过公证对民事法律关系起始性的介入,利用公证员的专业法律素质对相关民事行为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预判和修正以达到预防民事纠纷产生的作用;而民事诉讼制度,是在民事纠纷产生时,通过人民法院的居中裁判作用,确保民事纠纷得以公平、公正的顺利解决,维护社会正
摘 要 审判裁量需借助操作原则实现法律之价值与技术的两全,其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层为宪政原则,包括合目的性原则、合意原则、理性原则;一层为法律原则,系指立法实定及学说公认之各项法律原则的总和。  关键词 法律局限 审判裁量权 操作原则 合目的性 说理  作者简介:许佳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D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
摘 要 “互联网 ”时代复杂多变的环境使得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以微信、微博、APP软件的微媒体产生与广泛运用,标志着“互联网 ”时代的全面来临。文章以浙江树人大学学生调查为例,阐明在“互联网 ”下,大学生价值观难以达成共识,需要通过必要的路径来实现:加强校园微媒体管理,提升网络平台形象与定位,形成大学生价值观一元与多元的统一;提高媒体素养,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实现大学生现实价
摘 要 2006年以前,我国《刑法》第303条对赌博罪犯罪行为概括为以下三种:以赌博为业、聚众赌博、开设赌场,这三种行为在赌博罪中为并列关系,即三种行为在应受刑罚惩罚的程度上是相当的。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第303条第2款的规定,将开设赌场的行为独立出来,单独设定开设赌场罪,并且在刑期设定上也相较于赌博罪设定了较高的刑期。在司法实践中,聚众赌博与开设赌场在行为方式上具有较多的相似之处,理清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的下滑,“职业放贷人”越来越多,并且出现了新的特点,对“职业放贷人”缺乏监管,不仅影响法院审理的公正性,同时也对金融秩序产生了冲击,产生了其他社会问题。本文从“职业放贷人”现象的特征入手,对“职业放贷人”现象引发的法律问题及影响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规制“职业放贷人”现象的法律对策,以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市场。  关键词 职业放贷人 民间借贷 借贷纠纷  作者简介
摘 要 利用网络论坛、贴吧及同性恋酒吧招募同性恋群体,采用自编问卷通过“同伴推动抽样”、“网络动员”等途径对成都地区青年同性恋人群进行调查,对自愿深度访谈的调查对象进行面访和电访,为调查该人群视角下同性婚姻发展提供数据分析。了解成都市青年同性恋群体的一般情况、社会认同度、自我认知、家庭关系对同性婚姻对其在我国发展的影响因素,站在同性恋群体的角度、倾听他们的呼声,理性思考如何为同性婚姻进步作出努力。
摘 要 微课已成为全球信息教育乃至我国信息教育的新趋势。但对于相比大城市开放化、信息高速运转显得微弱一些的延安大学来说,微课在开发和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地方性高校延安大学为例,总结了地方性高校微课资源开发与建设的主要策略和新措施,期望能够促进微课在地方性高校的有效应用。同时期望能够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化和深入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地方性 微课 开发 建设 有效应
摘 要 本文以旷日持久的美国对华维C反垄断案为出发点,在论述维C案案情和审理思路的基础上对美国的反垄断域外管辖制度进行分析和说明,进而比较各国国内及国际的立法及实践经验,同时阐述了反垄断域外管辖制度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反垄断法》的发展及构建域外管辖制度的设想。  关键词 反垄断法 域外管辖 效果原则 国家行为原则  作者简介:冯梦琦,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
摘 要 近代百年的中国历史,实为一部转型史,即由传统转向近代,进而建设现代国家。雷海宗从文化角度出发,主张从兵制、家族、元首三方面改造传统,实现文化第三周与近代国家的建设。而孔飞力则从建制入手,分析政治参与、政治竞争与政治控制这些“根本性问题”在中国现代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演变。他们为近代中国的转型问题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视角,对当代中国仍具参考价值。  关键词 近代化 现代国家 雷海宗 孔飞力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