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 目的 探討经颅超声在帕金森病合并痴呆症状中的声像图表现。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合并痴呆(PDD )患者(n=54)、帕金森病不伴有痴呆症状(PDD-)患者(n=48)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同期健康对照者(n=36)进行经颅超声检查,对比分析其中黑质回声、第三脑室宽度变化的特点;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将PDD 组分为轻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討经颅超声在帕金森病合并痴呆症状中的声像图表现。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合并痴呆(PDD )患者(n=54)、帕金森病不伴有痴呆症状(PDD-)患者(n=48)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同期健康对照者(n=36)进行经颅超声检查,对比分析其中黑质回声、第三脑室宽度变化的特点;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将PDD 组分为轻度痴呆(≥21分)、中度痴呆(10~20分)、重度痴呆(≤9分)3个亚组,分析各亚组间超声参数变化特征。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DD 组和PDD-组黑质高回声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85,P<0.001);与PDD-组和对照组相比,PDD 组第三脑室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19,P<0.001);轻度痴呆、中度痴呆和重度痴呆间超声参数变化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中国,PD患者黑质高回声阳性率更大,PDD 患者的第三脑室更宽。经颅超声测量中黑质高回声阳性对患者是否是PD有帮助,进而测量第三脑室对PD患者是否具有痴呆症状有帮助。
[关键词] 帕金森病;痴呆;经颅超声;第三脑室
[中图分类号] R445.1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討常规留置导尿失败后处理急性尿潴留留置导尿的不同方法,以期提高患者一次性留置导尿成功率,尽早解除尿路梗阻并减少尿道损伤。 方法 分析2014年1月~2019年9月我院208例急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尿道扩张后留置导尿组(尿扩组)和内镜下导丝引导留置组(内镜组),分析两组留置导尿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 尿扩组中所有女性患者、无尿道手术史患者及尿道
[摘要] 目的 分析血常規指标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初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内科2013年4月~2018年5月确诊的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白血病组)的血常规结果,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健康对照组),比较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水平的变化。 结果 急性白血病组患者白细胞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红细胞计数低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细胞数
[摘要] 目的 观察医联体内延续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家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17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出院后未在我院医联体覆盖范围内的86例纳入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在我院医联体覆盖范围内的8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模式随访,观察组采用医联体内延续护理模式。在干预后6个月评估患者居家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家居环境危险因素发生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跌倒坠床
[摘要] 目的 觀察儿童肺炎时两个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不同病原感染时的血液表达水平及变化规律,以指导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减少抗生素滥用。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儿科住院治愈的202个肺炎病例,将其分为四组:病毒感染性肺炎组、细菌感染性肺炎组、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组、支原体 病毒感染性肺炎组。收集这些病例的全血CRP、PCT实验室检查数据,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Snyder希望理论对脑出血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月首发脑出血且存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和语言、肢体康复锻炼,试验组同期应用Snyder希望理论进行干预。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Herth希望量表(HHI)和日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双眼白内障手术患者分次手术围术期感受及生命体征变化。 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100例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别两次择期行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根据手术时间,将第一次手术组列为A组,第二次手术组列为B组。分别观察手术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脉搏、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的疼痛及焦虑评分等情况。 结果 两组术中血压、脉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人基因芯片数据,寻找差异基因及其关键通路。 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中高通量基因芯片数据库筛选出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的芯片。采用GO基因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帕金森病的特征基因簇和通路,并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可视化分析。 结果 筛选出15个差异基因及7个关键节点蛋白。经差异基因分析后,发现神经丝、网格蛋白包被组装及多巴胺受体信号通路富集程
[摘要] 目的 建立经血浆置换(PE)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預后判断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38例经PE治疗的HBV-ACLF患者资料,根据PE治疗后12周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
[摘要] 目的 探討厄洛替尼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患者,对患者免疫细胞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EGFR野生型、突变型或突变情况不明患者,应用含铂两药方案(TP)治疗,研究组为EGFR敏感突变患者,单用厄洛替尼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检验免疫细胞及肿瘤标志物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治疗前
[摘要] 目的 研究游离脂肪酸(FFA)及脂肪因子瘦素(LP)、脂联素(ADPN)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 检测100例NAFLD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FFA、LP、ADPN及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比较两组间差异,并分析NAFLD患者FFA、LP、ADPN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 结果 NAFLD组FFA、L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