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中的“门”意象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YIMA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罪与罚》中的“门”意象意蕴丰富,呈现了拉斯科利尼科夫以智慧和理性与他人角逐的惊险场景,表现了他渴望与人接触又排斥他人的矛盾心理,同时还通过马尔梅拉多夫家那扇敞开的门,集中展示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底层民众的苦难,并使得拉斯科利尼科夫因和他们的接触而获得了融入民众,走向新生的契机。
  关键词:《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 “门”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奠定声誉的代表作,小说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技巧精湛,国内外学者专家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宗教思想、人物形象、作品形式,以及作家的创作心理等都有不少研究。在《罪与罚》中,“门”这一意象多次出现,内涵十分丰富,本文则探讨“门”这一意象与小说人物、主题等的深层关系。
  一、锁着的门
  《罪与罚》中的门首先通过“锁着的门”呈现了拉斯科利尼科夫以智慧和理性与他人角逐的惊险场景。“锁着的门”绝对地分隔了空间,将视觉局限在了一定的空间内,但听觉却可以透过门到达另一端。在《罪与罚》中,“锁着的门”是两方力量角逐的道具,它对占主导地位的一方来说几乎是透明的,主导者的视界可以抵达门的另一端,他是“观察者”。同时,“锁着的门”掩护了“观察者”,使他处于优势地位,而“被观察者”则完全暴露于“观察者”的目光下,处于劣势地位。
  典当婆阿廖娜·伊万诺芙娜的房门就是这样一个力量角逐的道具。坐拥巨額财富的寡居老太婆,深知自己力量渺小,她谨小慎微,藏身于紧锁的房门之后,门是她保护自己的屏障。每次有抵押者来,她都是那个“观察者”,“房门开了很小一道缝:住在里面的那个女人带着明显不信任的神情从门缝里细细打量来人,只能看到她那双在黑暗中闪闪发亮的小眼睛”{1},只有当来人通过她的“审核”,才能进入房间,进入房间后,那些抵押者便成了老太婆宰割的对象。“锁着的门”让典当婆处于一个绝对优势地位。
  但是,当拉斯科利尼科夫最后一次来找典当婆时,典当婆与拉斯科利尼科夫都有双重身份,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自认为处于“观察者”地位的典当婆实际上成了“被观察者”,而实际上的“观察者”拉斯科利尼科夫伪装成了“被观察者”,使真正的“被观察者”放松了警惕,因此拉斯科利尼科夫才是那个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观察者”。他用听觉代替视觉,“侧耳倾听老太婆住房里的动静”(罪,71),“于是又一次把耳朵紧贴在门上……不过他突然听到了仿佛是手摸到门锁把手上的小心翼翼的轻微响声,还听到了仿佛是衣服碰到门上的■的响声。有人不动声色地站在门锁前,也像他在外面这样,躲在里面侧耳谛听,而且好像也把耳朵贴到了门上……”(罪,72)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峙,门内外的人都隔着这扇紧锁的门在观察对方。但门对拉斯科利尼科夫似乎是透明的,他处心积虑地了解了典当婆的习性和处所,掌握了主导权,并利用门来伪装自己,误导对方,“他故意稍动了动,稍微提高声音含糊不清地说了句什么,以免让人看出他在躲躲藏藏;然后又第三次拉了拉门铃,不过拉得很轻,大模大样地,让人听不出有任何急不可耐的情绪。”(罪,72)而此时门对典当婆来说却是一个障碍,她被门外人的伪装蒙蔽了。在这场角逐中,拉斯科利尼科夫赢了。
  同样的胜利发生在拉斯科利尼科夫杀人之后,就在他即将离开杀人现场时,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他将门紧锁,趴在门上侧耳倾听,他与那两个人的位置关系,与之前他和典当婆隔着房门面对面站着一样,只是这次拉斯科利尼科夫在门内。我们发现,虽然拉斯科利尼科夫在整个过程中都在门内,但是门外人的一举一动就如在他的眼前,而“紧锁的门”保护了他。
  但是,拉斯科利尼科夫没有守住这个绝对的有利地位,在“紧锁的门”前,他曾两次被置于“被观察者”的位置。斯维德里盖洛夫在索尼娅隔壁的空房子里,隔着“紧锁的门”,充当着“观察者”的角色;警探波尔菲里也是一个“观察者”,波尔菲里在隔板门后安排了一个小市民充当秘密武器,然后与拉斯科利尼科夫苦心周旋,这个隐蔽处的“观察者”是他的分身策略,借此他最终胜出。拉斯科利尼科夫做“观察者”的目的只是“进门”或“出门”,而斯维德里盖洛夫与波尔菲里的目的就要复杂得多,他们的目的是要打开拉斯科利尼科夫这扇“门”,他们或欲了解其人格,或欲了解案件真相,都试图通过拉斯科利尼科夫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流露出的细节来抓住他的把柄。
  在《罪与罚》中,“紧锁的门”往往与“偷听”情节紧密相连,正是通过“紧锁的门”以及相关的“偷听”情节,陀氏既展示了拉斯科利尼科夫过人的智慧与理性,也展示了拉斯柯利尼科夫理性与智慧的局限,随着心理压力越积越大,拉斯科利尼科夫的理性开始崩溃,拿破仑式的幻觉彻底破产,从而为他的转换与新生埋下了伏笔。
  二、不锁的门
  拉斯科利尼科夫是典型的双重人格,他有救世、入世的倾向,又有避世、厌世的倾向,他渴望与人接触,又排斥他人。“拉斯科利尼科夫不惯于与人来往……他总是逃避一切交际应酬……但现在不知是什么突然使他想跟人接触了。”(罪,9)但当马尔梅拉多夫与他交谈时,“才听到第一句话,他就又突然感到厌恶和恼怒了”(罪,10)。他想去找拉祖米欣,但是当他见到拉祖米欣时,他意识到自己“目前他最不愿面对面地会见世界上的任何人”(罪,106),又忽然,“他挤进人最多的地方,看看那些人的脸。不知为什么,他很想跟所有人说话儿”(罪,150)。
  除了这些直接描述的句子,拉斯科利尼科夫这种矛盾心理还通过“不锁门”却又扣上门钩来得到很好的表现。通读《罪与罚》,我们发现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房门从不上锁。拉祖米欣与他出门时问道:“难道不锁门吗?”拉斯科利尼科夫的回答是“从来不锁!”(罪,234)波尔菲里也惊讶于他这一行为,“我来了,可是房门敞着……您不锁门?”(罪,436)但是不上锁的门后有一个门钩,当他一个人缩在这间狭小而低矮的“船舱”(罪,112)里时,他可以选择扣上门钩,与世隔绝。比如,他杀了典当婆后回到自己房间,当他从昏睡中醒来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应该扣上门钩;再比如,他与波尔菲里第一次正面交锋后,慌张地跑回自己的房子,“立刻扣上门钩”(罪,263)。“不上锁”是对“进入”的一种默许,是渴望与人接触,但扣上门钩又体现了对“进入”这一动作一定程度上的排斥。
其他文献
学生的成绩算隐私吗?应该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吗?你关注过未成年人的休息权利吗?为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健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制度,教育部4月6日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版)》(以下简称《保护规定》),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学生的成绩为什么是隐私   《保护规定》中规定:“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不得对外宣传
摘 要:余华的中篇小说《古典爱情》通常被批评界解读为对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叙事的戏拟与颠覆。诸如“揭开历史深处的血腥与暴力”的论述几乎已为这篇小说盖棺定论。若站在今天更广阔的历史与理论背景下考量当年的这篇反叛之作,可以发现《古典爱情》其实是一种历史想象对另一种历史想象的解构,是文本意义无限“延宕”与“替补”链条上的一环。“以真相反叛虚伪”的余华批评思路值得进一步反思。  关键词:余华 《古典爱情》
【主持人语】  有人说,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但我不这样认为。人虽然聪明,但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人往往还要向其他动物,包括一些比较低级的动物学习、借鉴,学习、借鉴其他动物的优点、长处。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都是来自于动物的启示。如飞机得益于鸟儿、跟踪潜艇得益于响尾蛇、人工冷光得益于萤火虫、超声定位器得益于蝙蝠、鼠标得益于老鼠等等等等。不仅如此,人类的许多思想、智慧,最初都是源于某些动物的习性启示
【摘 要】幼儿教育中应重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本文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入手,深入分析了在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并针对性地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在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游戏;规则意识;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6-0179-02  How to Cultivate the Rule
一轮明月照亮零零后的生活,可也并非每个零零后。都享受着娇生惯养的待遇。  大多数零零后,都是听话懂事的。大城市中的孩子也并不都是不懂礼貌,娇气的。很多时候,公交车上温馨的画面是被零零后承包的。  让座这一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做到的也几乎都是零零后。那是一天下午,我站在公交车中。车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不断敲打着窗玻璃,坐在座位上的小姑娘,身着白色连衣裙,清纯可爱,一看就知道是零零后。这时,上来了
摘 要: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创作了许多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自1960年以来,厄普代克以“兔子”哈利·安斯特朗为主角,陆续创作了“兔子四部曲”,内容涉及广泛,有人称之为“美国断代史”。但不得不提的是,在其第二部《兔子归来》中,作家一反常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女性形象——哈利之妻,即简妮丝。本文力图聚焦在对哈利之妻简妮丝的“逃跑”分析上,主要就其逃跑的原因、逃跑背后的
牡丹,被称作“谷雨花”,是出自《清嘉录》。稻谷的谷,雨水的雨,牡丹花的花。这个名字有妙处,物候节令、稼穑农事与牡丹花,融成了温润清雅的民间画幅,朴实又素雅。   牡丹开花,“朵”大,大得像盛满酒的碗,分量足足的,一“朵”是一“朵”。花有万千,苔花一朵,杏花一朵,梅花一朵……与牡丹一朵,都是朵,可此朵与彼朵,是多么地不同!前者是轻的、幻的、幽眇的;后者是沉的、实的、端凝的。牡丹,把“朵”撑圆了
【憾文解读】  那一天,我真高兴  (标题不新,缺乏吸引力。)  湖北省松滋市南海中学 邓婷悦  我合上书,闭上眼,思绪飞回那一天。(开篇突兀,扣题不紧,语言平淡,情味不浓。)  “听说考试那几天会下雪呢!”琪琪说。“下雪?烘托了悲凉气氛,同时为咱们悲催的寒假做铺垫?”贝贝如是说。盼盼来句:“下雪确实是真的,你们说,这次会不会像那年一样取消考试啊?”一瞬间,大家讨论了起来。(时间、地点等要素,交代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采取游戏化教学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幼儿各项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践中,幼儿教师应该结合教学情况,灵活地应用游戏化教学策略,指引幼儿在游戏中实现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164-02  On the Gamification Implemen
时间如纸,一张张的翻过;时间如菜,一盏盏的凉透;时间如黑夜里人家的灯,一顶顶的熄灭,只留下漆黑无边的夜晚。多希望这些如同绸缎一样珍贵的时间,任我裁剪,让她如水,缓缓流淌。  屋后的小院  初识,你我便在那屋后的小院里。那时深冬,你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带着阿姨给你亲手织的帽子和手套,红红的小脸似乎被冻得有些僵硬,但也掩盖不了你如花的笑颜,你欢快的堆着雪人,一个人对它自言自语“小雪人,以后你就是我的好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