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几年来我市共采集土样14600个,覆盖了我市大部分耕地,化验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五项指标,所有的化验结果都录入到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中,原始化验数据归档保存。总结出我市测土配方施肥的现状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及时应用
1.土壤养分现状、变化与评价
双鸭山市耕地土壤自84年土壤普查以来,经过20余年的农事操作和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壤的基础肥力状况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养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碱解氮含量由200-300mg/kg下降为100-300mg/kg;有效磷由7-12mg/kg下降为5-12mg/kg,耕地土壤中速效磷平均含量13.6mg/kg,变幅在3-60mg/kg;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为10mg/kg,变幅在5-16.9mg/kg,平均上升3.6mg/kg ;速效钾由150-250mg/kg下降为100-250mg/kg,土壤中速效钾平均含量221.376mg/kg,变幅在106-486mg/kg,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为225mg/kg,变幅在134-346mg/kg,平均下降4mg/kg;有机质由45-85g/kg下降为20-80g/kg,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55.68g/kg,变幅在29.94-96.48g/kg,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为60.5g/kg,变幅在52.8-137g/kg,有机质平均下降4.82g/kg;pH值均在5-6.5之间,属中性偏酸,适宜作物生长。
2.大豆分区施肥指导意见
农委在承担农业部2005-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期间,开展大豆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点40个,肥料校正试验40个。我们与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确定了试验、示范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保证各试验示范点严格按照试验方案操作,提高试验示范的精准度。针对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提出以下建议。大豆总的施肥原则: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施肥总量,稳氮,降磷,增钾,补微,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二次追(补)氮肥。 微肥以叶喷为主,利用率高,见效快。
2.1采用土壤养分分级配方法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化验数据,结合田间试验资料和农民高产高效施肥经验,并参考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有关资料,具体提出氮、磷、钾的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首先是对测土数据进行分级,统计表明,我县土壤碱解氮范围为100-250mg/kg;有效磷范围为5-40mg/kg;速效钾范围在100-250mg/kg。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按碱解氮含量把大豆施肥分为5级,按有效磷含量把大豆施肥分为6级;按速效钾含量把大豆施肥分为5级。然后结合田间试验资料和农民高产高效施肥经验,提出每一级纯氮、纯磷、纯钾的施肥量。
2.2肥料效应函数法
我们根据实验结果,用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开发的刘维震3414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三元二次方程成功1个点次,并对三元拟合未成功点次的氮磷钾分别建立一元二次效应方程进行回归分析,推荐大豆施肥量氮、磷、钾为:四积温带:纯氮2.2-3.0kg/亩、五氧化二磷2.9-3.5kg/亩、氧化钾1.9-2.3kg/亩;五积温带:纯氮2.0-2.8kg/亩、五氧化二磷2.3-3.3kg/亩、氧化钾1.9-2.3kg/亩;六积温带:纯氮2.2-2.6kg/亩、五氧化二磷2.8-3.0kg/亩、氧化钾1.7-2.5kg/亩。根据试验得出肥料利用率全县平均氮为33.88%,五氧化二磷为18.5%,氧化钾为42.3%,肥料贡献率氮为13.5%,五氧化二磷为11.1%,氧化钾为17%。大豆每百公斤籽实所需养分(公斤)氮6.15、磷1.11、钾2.3。
2.3氮、磷、钾比例法
我市的耕地主要为草甸土和暗棕壤,这两大土类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9.43%。因此抓好暗棕壤和草甸土的合理施肥是大面积增产的关键。从我市土壤中磷的含量看普遍偏低,草甸土的含量高于暗棕壤,漫岗地又相对高于洼地。通过几年的试验得出我县大豆生产,以纯氮、磷、钾比例1:1.5-2:0.5-0.7为宜,并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这一施肥比例,是指一般情况,每一地块的精确施肥用量,应根据土壤的测定结果来确定。
3.配方肥开发及配肥站建设
企业与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机结合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必经之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化集成涉及到多部门多环节,其中的配方、试验及技术指导等环节具有显著的公益性,属于服务范畴,而配方中的农用化学产品的生产及供应环节,又具有显著的经营性,属市场行为。要有机结合,利用国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公共补贴政策,降低肥料价格,让利于民。配方肥供应方面,一种是三“统一”直供模式。即省里统一认定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密码标识、统一质量监控,直接配送到户。另一种是项目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配肥站,按方配肥。
3.1配方肥开发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关键是让农民运用科学的施肥方法,使用科学配方的肥料、实现丰产丰收。如果只进行化验、出具配方,不生产和应用配方肥,就只能是“半截子”工程。测土施肥的“药店”—小型配肥站的建立,解决了“开方”与“配肥”脱节的难题,实现了建立“测、产、供、施”一条龙服务的体系。在逐步摸清土壤养分现状、初步建立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总结出区域配方并生产配方肥,实现了部分直接面向农户地块配肥。逊克县于2006年秋投资50万元建成了第一个配肥站,2007年开始生产复混肥料,效果受到农民认可,适合我县使用。2010年生产了近3000吨复混肥。随着配肥技术的不断完善,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面积将逐年加大,将逐步走向按地块进行配方施肥。
3.2测土配方肥料具有四个特点
3.2.1非销售品
测土配方肥料是根据农户耕地土壤测试数值配制的肥料产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只能定向配送到户,不能像一般肥料进入市场销售。
3.2.2特殊包装
测土配方肥料配方多样、含量不一,无法进行统一标识,而是以合同形式约定包装样式。目前采用的包装袋是由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统一印制的。
3.2.3价格优惠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是国家财政资金补贴项目,其价格由省里统一确定,中间无经销商,每吨肥料价格比市场低150元~200元。
3.2.4质量保证
测土配方肥料由省土肥管理站进行跟踪监测,供肥时,在农户参与下进行抽样检测,如检测含量不足,按当时市场价格赔偿。生产企业已交纳质量保证金,使肥料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3.3配方肥使用技术
大豆施肥时间及方法:播种时利用垄三播种机一次性施入。施用数量:根据我县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参照施肥建议卡进行施肥,一般250公斤/公顷,花期追施叶面肥加杀虫剂、杀菌剂,促使作物提早成熟,防治大豆食心虫及病害。叶面肥施用技术:在大豆初花期、盛花期,公顷用叶面肥0.5公斤进行喷施。
3.4测土配方肥料社会效益及特点
一是实现了节约成本;二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三是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四是改善了土埌环境,缓解了土埌肥力下降的状况,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五是提高科学种田水平,逐步向精准型农业迈进。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和各种农作物管理技术集成运用
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是和各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和最佳组合的结果。要多学科多技术集成运用,实现多部门、多渠道的联合作战,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及时应用
1.土壤养分现状、变化与评价
双鸭山市耕地土壤自84年土壤普查以来,经过20余年的农事操作和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壤的基础肥力状况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养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碱解氮含量由200-300mg/kg下降为100-300mg/kg;有效磷由7-12mg/kg下降为5-12mg/kg,耕地土壤中速效磷平均含量13.6mg/kg,变幅在3-60mg/kg;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为10mg/kg,变幅在5-16.9mg/kg,平均上升3.6mg/kg ;速效钾由150-250mg/kg下降为100-250mg/kg,土壤中速效钾平均含量221.376mg/kg,变幅在106-486mg/kg,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为225mg/kg,变幅在134-346mg/kg,平均下降4mg/kg;有机质由45-85g/kg下降为20-80g/kg,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55.68g/kg,变幅在29.94-96.48g/kg,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为60.5g/kg,变幅在52.8-137g/kg,有机质平均下降4.82g/kg;pH值均在5-6.5之间,属中性偏酸,适宜作物生长。
2.大豆分区施肥指导意见
农委在承担农业部2005-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期间,开展大豆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点40个,肥料校正试验40个。我们与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确定了试验、示范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保证各试验示范点严格按照试验方案操作,提高试验示范的精准度。针对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提出以下建议。大豆总的施肥原则: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施肥总量,稳氮,降磷,增钾,补微,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二次追(补)氮肥。 微肥以叶喷为主,利用率高,见效快。
2.1采用土壤养分分级配方法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化验数据,结合田间试验资料和农民高产高效施肥经验,并参考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有关资料,具体提出氮、磷、钾的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首先是对测土数据进行分级,统计表明,我县土壤碱解氮范围为100-250mg/kg;有效磷范围为5-40mg/kg;速效钾范围在100-250mg/kg。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按碱解氮含量把大豆施肥分为5级,按有效磷含量把大豆施肥分为6级;按速效钾含量把大豆施肥分为5级。然后结合田间试验资料和农民高产高效施肥经验,提出每一级纯氮、纯磷、纯钾的施肥量。
2.2肥料效应函数法
我们根据实验结果,用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开发的刘维震3414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三元二次方程成功1个点次,并对三元拟合未成功点次的氮磷钾分别建立一元二次效应方程进行回归分析,推荐大豆施肥量氮、磷、钾为:四积温带:纯氮2.2-3.0kg/亩、五氧化二磷2.9-3.5kg/亩、氧化钾1.9-2.3kg/亩;五积温带:纯氮2.0-2.8kg/亩、五氧化二磷2.3-3.3kg/亩、氧化钾1.9-2.3kg/亩;六积温带:纯氮2.2-2.6kg/亩、五氧化二磷2.8-3.0kg/亩、氧化钾1.7-2.5kg/亩。根据试验得出肥料利用率全县平均氮为33.88%,五氧化二磷为18.5%,氧化钾为42.3%,肥料贡献率氮为13.5%,五氧化二磷为11.1%,氧化钾为17%。大豆每百公斤籽实所需养分(公斤)氮6.15、磷1.11、钾2.3。
2.3氮、磷、钾比例法
我市的耕地主要为草甸土和暗棕壤,这两大土类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9.43%。因此抓好暗棕壤和草甸土的合理施肥是大面积增产的关键。从我市土壤中磷的含量看普遍偏低,草甸土的含量高于暗棕壤,漫岗地又相对高于洼地。通过几年的试验得出我县大豆生产,以纯氮、磷、钾比例1:1.5-2:0.5-0.7为宜,并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这一施肥比例,是指一般情况,每一地块的精确施肥用量,应根据土壤的测定结果来确定。
3.配方肥开发及配肥站建设
企业与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机结合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必经之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化集成涉及到多部门多环节,其中的配方、试验及技术指导等环节具有显著的公益性,属于服务范畴,而配方中的农用化学产品的生产及供应环节,又具有显著的经营性,属市场行为。要有机结合,利用国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公共补贴政策,降低肥料价格,让利于民。配方肥供应方面,一种是三“统一”直供模式。即省里统一认定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密码标识、统一质量监控,直接配送到户。另一种是项目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配肥站,按方配肥。
3.1配方肥开发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关键是让农民运用科学的施肥方法,使用科学配方的肥料、实现丰产丰收。如果只进行化验、出具配方,不生产和应用配方肥,就只能是“半截子”工程。测土施肥的“药店”—小型配肥站的建立,解决了“开方”与“配肥”脱节的难题,实现了建立“测、产、供、施”一条龙服务的体系。在逐步摸清土壤养分现状、初步建立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总结出区域配方并生产配方肥,实现了部分直接面向农户地块配肥。逊克县于2006年秋投资50万元建成了第一个配肥站,2007年开始生产复混肥料,效果受到农民认可,适合我县使用。2010年生产了近3000吨复混肥。随着配肥技术的不断完善,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面积将逐年加大,将逐步走向按地块进行配方施肥。
3.2测土配方肥料具有四个特点
3.2.1非销售品
测土配方肥料是根据农户耕地土壤测试数值配制的肥料产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只能定向配送到户,不能像一般肥料进入市场销售。
3.2.2特殊包装
测土配方肥料配方多样、含量不一,无法进行统一标识,而是以合同形式约定包装样式。目前采用的包装袋是由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统一印制的。
3.2.3价格优惠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是国家财政资金补贴项目,其价格由省里统一确定,中间无经销商,每吨肥料价格比市场低150元~200元。
3.2.4质量保证
测土配方肥料由省土肥管理站进行跟踪监测,供肥时,在农户参与下进行抽样检测,如检测含量不足,按当时市场价格赔偿。生产企业已交纳质量保证金,使肥料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3.3配方肥使用技术
大豆施肥时间及方法:播种时利用垄三播种机一次性施入。施用数量:根据我县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参照施肥建议卡进行施肥,一般250公斤/公顷,花期追施叶面肥加杀虫剂、杀菌剂,促使作物提早成熟,防治大豆食心虫及病害。叶面肥施用技术:在大豆初花期、盛花期,公顷用叶面肥0.5公斤进行喷施。
3.4测土配方肥料社会效益及特点
一是实现了节约成本;二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三是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四是改善了土埌环境,缓解了土埌肥力下降的状况,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五是提高科学种田水平,逐步向精准型农业迈进。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和各种农作物管理技术集成运用
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是和各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和最佳组合的结果。要多学科多技术集成运用,实现多部门、多渠道的联合作战,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