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情” 趣盎然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fish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心理学认为,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积极情感可使人焕发出惊人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在教学《日月潭的传说》这篇课文时是这样处理的:
  一、读出词中之情
  词语是有温度的。“作为语文教师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林海语)在课堂的复习导入环节,我安排了这样一组词语:
  青山环抱 树木葱茏 漆黑一团
  一筹莫展 挺身而出 为民造福
  师: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生: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师:边读词语边想象画面,读出你的理解,把词语读出味儿来。
  生:开火车读,齐读。
  读着这些词语,孩子们想象着青山环抱、树木葱茏的美丽画面,想象着人们在漆黑一团的世界里生活,却毫无办法的焦躁,词语的朗读也变得生动起来。正如特级教师张祖庆所说:“当词语成了鲜活的画面,就被赋予了情感的温度。”
  二、悟出文中之情
  《日月潭的传说》是一篇关于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经艰险,降伏了恶龙,最后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的故事。文中的大尖哥和水社姐就是英雄、正义的化身。我通过抓住文中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去体悟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要去降伏恶龙。”
  师: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他们会对老百姓说些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师:高高的山岭好翻越吗?荆棘是什么呢?
  在这充满荆棘的山路上行走,会是怎样的呢?
  师:如果你就是大尖哥,你就是水社姐___(多媒体出示,伴音乐)
  1.为了早点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我们不辞辛苦地赶路,渴了___,饿了___。
  2.我们高举火把,手握砍刀,行进在布满荆棘的山林中,手上___,身上___。
  3.昏天黑地里,我们___,狂风暴雨中,我们___。
  (老师有感情地伴音乐读题,一边读,学生一边在想象。)
  选择一个句式,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你的作业本上写一写。
  语文教育不只是教师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师生围绕教材所进行的情感沟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情感。以上通过这样的想象练写训练,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让学生产生深度体验,再说、写的过程中,大尖哥、水社姐的英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也变得更加饱满。
  三、说出意中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课堂结尾时,我将本课的教学推向了一个高潮,学生的情感再一次被深深触碰。
  师: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不一定真实,但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大尖哥和水社姐这样的英雄。
  (伴着音乐,我深情描述了这样一组画面,出示在地震中奋不顾身救人的武警官兵,全心聚力、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用单薄的双肩撑起一所小学的山区教师等。)
  师:同学们,看到这一幅幅画面,你想对这些英雄们说些什么呢?
  活生生的人物和场景让在场的人为之动容,孩子们的灵魂被震颤了!生活的实际是最能触动人们心底那根最敏感的弦的。在音乐、画面、语言的渲染之下,孩子们有的眼眶湿润,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则深情表达:解放军叔叔,护士阿姨,你们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虽然我们现在还很小,但有你们做榜样,长大了我也一定会去帮助别人,报答社会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正是有了之前的情感熏陶、铺垫、激发,才有了孩子们这样真情的表达。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充分开发和利用情感这种润滑剂、催化剂,在拓展延伸时,就能达到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之,语文是最具情感的,最灵动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努力将语文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情味的场所。让孩子们在这“情场”中,与教师、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与感受文本中的悲欢离合,去领略文本中的诗情画意,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他文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之所以清澈灵动,是因为有源头活水的不断注人,而今天的化学课堂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生机与活力,也正是因为有了科学探究这一源头活水的不断注入。新課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全市的课堂展示月上,一节展示课——《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教师通过潜心研究大胆尝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获得知识和技能,提升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表
人民日报任仲平署名文章: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1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的署名文章《迎战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答卷”》。全文如下:  一、历史常常以惊心动魄留下深刻印记,也常常以峰回路转写下绚丽篇章。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巨浪滔天,世界经济跌宕起伏,中国经济险象环生。  2009年,中国经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  突如其来
“连大人驾到,尔等速来接驾!”只见班里最调皮的云飞在前面喊着,后面就走来了我们的连大班长――连漪同学,我们都爱称他连衣裙。“免礼、免礼,众爱卿平身!”连大班长小手一挥,很有范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连衣裙同学非常的幽默,常常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比如,有一个星期天,我们相约到学校的操场上玩球。刚到一会儿,他妈妈就来找他让他回去准备去做客,他非常不舍得走但又没办法,只好边走边学灰太狼大声喊,“你们给
近读《陕西日报》2012年7月9日文化周刊版鬲向前先生的文化随笔《与人才管理》,题目首先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待反复研读文章后,更是让人深受启发。这是解读我国古代文化经典的一篇好文章,是引领人们如何学好经典,促进自身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可贵探索。  《黄帝内经》是一部医学巨著,是我国战国以前劳动人民及医学家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历代学者称之为“医家之宗”。其虽系医学名著,但内容远不局限于医学
【摘 要】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虽然与初中其他文化科目相比,地位相对较低,但它起到的调节放松作用是其他科目无法替代的。即使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把音乐学习当做一种娱乐,我们也要认真做好音乐教学,让学生深刻感受音乐的魅力,同音乐一起摇摆。  【关键词】 初中;音乐;思考  一、明确音乐教学目的  初中音乐教学的核心是审美,通过歌曲学习、鉴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西方有恢宏磅礴的交响,
如今,当教师难,当班主任更难。一个班级五十多个学生,一百多个家长,所谓众口难调,无论班主任怎么努力,家长总会有不满意的,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矛盾、积怨,甚至产生对立,严重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已成为当前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重要方面。班主任如何运用智慧,用真心真情与家长沟通,搭建“和谐沟通之桥”呢?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是沟通的前提 
【摘 要】 背诵是学习语言文字最古老的方法之一,综观当前古诗词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有效性策略:品析诗词重点,理解背诵;掌握诵读技巧,强化背诵。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有效性;策略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含蓄蕴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蕴含了丰富的哲学、美学、道德、伦理、品格、意志等思想情感,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健全
维京人是航海专家。在9~11世纪,他们控制了欧洲东北部的水上交通。他们还曾抵达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地方。在突袭和抢劫时,他们使用窄长轻便的龙船战舰;而在从事贸易活动时,他们则使用船体较宽较平的货船。这种货船专门用來运输木材、羊毛、兽皮、小麦,甚至奴隶。
攻击性行为在心理学上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敌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许多研究表明就攻击性的行为的频率而言学前阶段的儿童攻击性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下降。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却较重视研究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而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研究甚少。攻击性行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这种行为还可能造成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治安的不良后果。这些既不利于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又是日后违法犯罪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重能力培养”等理念已渗透进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但许多时候,教师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却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观察别人的教学和自我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学为主体”在我们的课堂中落实得还不够细致,因为我们许多教师不能够做到“结合学情,细致观察,有的放矢”。为此,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做一个有心的“察言观色”者不失为一个有效地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