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第二季:因为好听,所以好看

来源 :数码家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8698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目如其名,一群歌手来唱歌,每周一期,还有名次,节目组再通过诸如凌厉的剪辑,定格慢镜,大光圈特写等种种电影手段的包装,让观众一下子觉得,咦,这个只是看看明星听听歌的节目,好像挺有意思。
  单就这个品牌而言,和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相比,《我是歌手》的质量却在提升。遥想去年的第一季,收罗了太多的过气明星,却依旧主打与《中国好声音》类似的牌——这牌其实也很简单,无外乎“XX很有音乐梦想,却在人生的旅途上饱受挫折,但他/她从来没有放弃,今天终于又站到了舞台上”这类心灵鸡汤式的励志。最终,这档节目并没有造成多大的社会效应,只是很不纯粹地翻炒出了一个叫黄绮珊的老艺人。至于最后羽泉拿冠军更有些令人啼笑皆非,觉得玩票性质太严重——因为无论怎么选都无法让人满意,所以,兼主持人和报幕员的羽泉很辛苦,就让他们当一回劳模吧。
  回过头去看整个《我是歌手》第一季的比赛,都像是嘉年华,闹哄哄地让观众听完,导致名次无论怎么选,都显得滑稽。也许连制作人自己都不太清楚这个节目如何定位——究竟是走过气歌手的励志路线,还是找天王天后来对决?前者被其他节目用烂了,后者又太贵。所以最后,干脆让正好处在半红不冷的羽泉来“众望所归”一把。这种无奈又没有激情的选择方式,如果再延续下去,必然会逐渐式微。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到了现在正在热播的第二季,节目组有了折中的方案——除了老歌手这种稳扎稳打的牌,去介绍一些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让一些新鲜的声音令观众“耳朵一亮”。自然要提到现在“一夜爆红”的邓紫棋。其实这位20出头的小姑娘,在香港已经是成绩相当不错的新歌手,上过两次红馆,出了好些张唱片,唱功和感染力都是一流,模样也可爱,实力和偶像兼备,只是在近年来影响力江河日下的香港乐坛现状,让她很难有机会被内地观众得知。如今,《我是歌手》正好提供了一个让内地观众熟悉她的平台。
  除了邓紫棋,《我是歌手》第二季里的其他歌手也值得关注。比如张杰,别出心裁用忧伤的方式演绎《我的未来不是梦》,效果很不错。通过这个节目,我头一回完整听张杰唱现场,感觉他在舞台上的样子也扎实,不卖弄不浮夸,对歌曲里的情绪处理也比较到位,和过去网友给他的“闰土”形象相去甚远;周笔畅接连翻唱张学友的歌,挑战高难度,效果也不错;韦唯逆流选择《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也有不俗的效果。虽然在在观看过程里,还是会看到有很多脸上表情过分夸张的观众时不时地出现在画面里,但除了这点太膈应人了,其他都做得挺好的,尤其是现场的音响效果,值得称道。
  也看到一些批评,说这些节目太注重娱乐性,不尊重音乐。其实,如今这个国度本就娱乐至死,各行各业都如此,又能指望一个本来就是娱乐为主的电视节目好到哪里去?但如果可以在这样的节目里,让一些如邓紫棋这样真正会唱歌的歌手有被人熟知的机会,那它就是好的。节目本身只是一个媒介,用好还是用坏,取决于制作者,也取决于观众。
其他文献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使人生活快乐的重要因素之一。音“乐”乃快“乐”也。它是人们精神的营养品之一。缺少了它,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快乐。音乐是什么?是艺术的一种,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音乐是什么?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艺术语言”,它比一股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且与美感始终结合在一起。音乐是什么?它一听即逝,因此,它又是时间性的表演艺术。音乐是什么?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才使人感知到美,并产生了生
期刊
NO.1 Vivitek 丽讯家用升级投影CHC 1122P  刚刚步入新年,Vivitek丽讯在家用方面再次显示自身实力,推出了家用新品CHCl218P和CHC1122P。CHCll22P可以说是一款升级之作,其亮度高达2200流明,对比度也赶超了业界同类产品达到了12000:1,颜色更加鲜艳、靓丽。CHC1122P可以兼容特有的2.35:1影院级宽屏视频格式和蓝光3D技术以及1.5倍大变焦广角
期刊
从早年的《我爱我家》到今天的《大丈夫》,随着时代的变迁,电视剧的着眼点一直在变,随着当下热门话题找方向,其结果是很容易引起全民大讨论,引起广泛的社会效应。对主人公不同属性的设定,我们有了《蜗居》,《裸婚时代》、《新结婚时代》、《北京爱情故事》……各种社会现象扒完之后,还是在不停涌现着味同嚼蜡的电视剧,俊男美女凑成对儿,配上说不完的俏皮话,看似有哲理其实毫无深度,在这个当口,《大丈夫》上映了,在我看
期刊
黑胶唱机,人类音响史、音乐史最具说服力的音响信号源,可以说它是20世纪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信号源,直到1984年CD唱机的出现。尽管后来我们在很多DJ那里仍可见到它的身影,但已大不如从前。可当时间进入2l世纪,黑胶唱机再次成为音响发烧友、音乐爱好者的新宠,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在很多场合看到重新走上舞台的各类黑胶唱机,随之而来的就是再次走上前台的黑胶唱片。那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充满数字产品的时代人们还要玩这类
期刊
音响线,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并不重要,在他们看来音响硬件本身远比线更重要,无论多有技术的音响线都无法改变音响本身的音色、音质。是的,也许他们的意见有道理,但在笔者看来他们忽视了一点,任何音响都有一个匹配问题,如果音色、脾性不同的音响组合在一起,那么我想只有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适得其反”。这时音响线起到的作用就是弥补或者说是改善的作用,所以我们切忌不可小瞧音响线在音响系统中的作用。而当我们在欣赏S
期刊
长期耕植海外的国产音乐放大器厂商飞傲推出了新款便携式耳放E12。这款产品在国外的评价可以说相当高。E12的前作E11,小巧、便携性出色。新品E12定位比E11更高,更大体积可以容纳更大的电池、更强的供电、更高功率的放大元件。  外观和功能  E12的外观造型和做工要比之前的便携式耳放好了不少,它有非常合适的捆绑党所需的造型,而独立来看,它作为一个迷你耳放放在桌面也是不错的。机身整体使用了铝质材料,
期刊
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简直就是一个“五彩茄子”——爱情拼盘。五段故事又像独立单元的五部微电影,每个故事都讲述的非常好,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最终又能千丝万缕串在一起。不管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还是生活在北京近800万的北漂一族看罢这部电影之后,想必看过该片之后,都会深有体会,潇或非常喜欢这个电影版的剧本,尤其一对小演员校园初恋及斯琴高娃与王庆祥老师的这两段故事。  才华横溢的陈思诚很用心,他不仅身兼导
期刊
其实,奥斯卡也是有口味的。  奥斯卡的组织者叫美国影艺学院,每年的奥斯卡奖则是由学院的会员们共同投票选出,这些会员都是电影的从业者,有编剧、有导演、也有演员,他们的选择决定了奥斯卡的归属。几千人的投票阵容,看起来很公平,起码不会像三大国际电影节那样,以小团体操作,选出些与观众评价截然相反的片子。实际上,奥斯卡同样会有这样那样的偏袒或是不公。  人多未必是好事,评选的成员多,最终结果则会更主流、更大
期刊
用家是我的好友,身为著名媒体人、主持人及商界成功人士,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要求都尽善尽美。正值朋友新别墅装修筹划,一天,好久未见的朋友突然打电话过来说要到我自己的影音空间感受一下,他自己的新房有间地下室,看能不能做成独立影院。在一个轻松的下午时分,朋友来到我家,在我的影音空间度过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其问我播放了几段目前热门蓝光电影的精彩段落,又播放了几段录音很好的附带高清音轨演唱会,一下子颠覆了这位
期刊
这一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玩好环绕声,由于玩绕声所使用的喇叭数量比两声道多,复杂程度自然也更高,想玩好它不是易事。  对大部份发烧友来说,学习玩环绕声大多数也会使用以下方式,包括:1.上网搜集资料,例如到发烧论坛和大众互动;2.看印刷媒体,如专业杂志;3.到实体店向店员咨询;4.和身边有相同兴趣的朋友们交流。  然而因为个人口味和自身经验不同,对声音的偏爱也会因人而异,因此从网上所获得的信息往往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