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有机结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orce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其意义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升自身修养等等。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75-01
  如何把课外的阅读有效的服务于课内的学习呢?我们安排了一节语文科研讨课。课文题目为《济南的冬天》,上课后,刘老师说:“课前我们要求同学在课外阅读描写冬天里写雪的文章,记录下给自己印象最深,喜欢的语句”。同学们一下子就活跃起来纷纷举手回答。
  甲同学:“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乙同学:“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丙同学:“进入了严冬,晶莹如玉,玲珑剔透小雪花,紧跟着北风姗姗而来了,在一场‘雪压冬云白絮飞’的大雪之后,我推开家门慢步于银装素裹的世界里……”
  丁同学:“啊,仅仅一场大雪,室外的景色都变了,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四处的房屋、街道,都被厚厚的白雪盖着,世界仿佛戴一顶可爱的白帽子,雾气笼罩家乡的一片……”
  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备而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刘老师因势利导,带着同学们学习了《济南的冬天》。这节课,在教师的点拔下,在学生的热情参与下完成了任务。我们认为这是一节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课,有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有了课内学习的良好效果。从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
  一、立足课内讲读内容,融进课外阅读材料,起到知识上的互补
  现在学生手里阅读资料非常多,包括各种版本的作文读物,学生不能合理利用。很大一部分闲置起来,如果与课内讲读内容结合起来使用,课外读物就能被充分利用了。这种做法,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视野,更好掌握文章彼此之间体裁上的区别;表达方式的不同;写作特色的不一。通过比较鉴别,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对学过的文章留有深刻的印象,课内外的阅读,知识上的互补,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扩展。
  二、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
  鼓贤智先生著《中学生学习方法》中说:“学习的动机一部分为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的动机。”它可能是由于教师和家长施加的压力或奖惩引起的,也可能是同学间的竞争引起的,那么课外阅读的加入,学生也获得了学习语文的直接的近景性学习的动机。通过课外阅读,自己能在老师同学面前说出自己的阅读成果。这是一种满足,一种欲望,这个动机就形成了,一旦形成学习语文的动机,兴趣就产生了,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师们确有所感,就连平日里不愿学习的或者学习语文累的同学,慢慢对语文产生兴趣。“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自觉性的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催化剂。它是一个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取文化知识后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来情绪色彩的意向。”学习兴趣,在学习进程中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课内外阅读的结合而能更好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外知识是丰富多彩,比较阅读培养了兴趣,增长知识。
  三、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面对浩瀚的书海,要做好课外阅读的计划,要有一定的目的。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结合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阅读的目的应本着有利基础知识的学习。围绕所学内容,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书,如读一些与课内相关的科技史,人物传记,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内学习的兴趣,充实课内的学习内容,使思维更加活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深刻性。还可以围绕自己的爱好和特点,读一些课外读物,以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还可以针对自己在某些方面知识的误区,阅读相关书籍来弥补。从而加强了思维品质方面批判性的培养,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学习,充实了自己知识方面的不足的同时,学习起来有动力,有了兴趣,上课时有了积极性,愿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愿意在课堂上交流,从而锻炼了学习的敏捷性、创造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加强了自信心的培养。
  这样,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一个智力背景。我想,现在我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我真的是不知道阅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看来阅读并非仅仅丰富孩子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布置学生每学期必读的篇目。我还得加上督促,及时鼓励,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其他文献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了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现状以及面临的困惑,分析并提出了结合地域优势开展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可行性。在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注重个人,家庭,和学校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改进,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仰和远大理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关键词】中国梦 大学生 党员 理想信念
【摘要】微博(微信)不仅是一个传播工具,更是一个信息平台,大学生对微博(微信)的关注度很高,如果学校能够利用好微博(微信)进行教学,就开启了高校对内对外宣传、传播的新窗口和新途径。本文重在研究思政微博(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思政微博 实践课程 粉丝 工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65-01  一、高
【摘要】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模式对发展教育有重大意义,阐述了走校企合作道路是发展教育、培养高等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更是为我院教学注入活力,彰显高等教育教学整体办学水平与特色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 教育模式 德育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东理工学院质量工程教学改革项目“汽车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主持人:谢娟烘。  【中图分类号】G
【摘要】本文简要对数字故事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数字故事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为更好地将数字故事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数字故事 阅读 口语交际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70-02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现在小学生的作文情况着实令人担忧,这也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差,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能完整、准确的表达出来。二、说空话,说套话;要么就是流水帐,完全抓不住中心思想,废话连篇。三、语言重复,为了凑字数应付了事,语句前后颠倒,没有逻辑性。  【关键词】刍议 作文 能力培养 解析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
【摘要】现阶段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素质水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策略以及就业困难等状况,都要求独立学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进行创新。社会实践的具体开展与改善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分析过去经验与弥补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开创新颖的发展思路,系统性地优化社会的各项资源、加强落实实践环节以及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从而有利于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实践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
【摘要】开展语文这门课程的宗旨可以肯定的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也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由此可见,语文是所有学科之中重中之重。现在的语文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没有创新,阅读教学中还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谁会谁举手回答的现象,学生感觉课堂非常枯燥。这样,大多数学生的口语能力就不会得到提高,即使是满腹经纶但是也表达不出来,下面本人就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