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学生中古典概型的教学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727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对古典概型的要求是: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有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并强调“教学中不要把重点放在如何计数上”。文科生不学排列组合,艺术类学生花在数学上的时间不多,如何让学生学会列举,从而能熟练掌握古典概型的计算呢?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3个及3个以上元素的排列问题
  (一)当抽样有序时,一般可用画“树图”的方法解决。
  先从初中学过的概率问题入手,总结出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略)
  例1.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掷三次,出现“二次正面,一次反面”的概率是?摇?摇?摇?摇。
  解析:将所有结果用“树图”表示出来,基本事件总数有8个。
  设事件A为“出现二次正面,一次反面”,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3个:(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故P(A)=.
  例2.用三种不同颜色给如图的3个矩形随机涂色,每个矩形只涂一种颜色,3个矩形颜色都不同的概率是?摇?摇?
  设事件A为“3个矩形颜色都不同”,事件A的结果有6个:(1,2,3),(1,3,2),(2,3,1),(2,1,3),(3,1,2),(3,2,1),故P(A)==.
  例3.(2009年福建高考)袋中有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红、球各1个,现依次有放回地随机摸取3次,每次摸取1个球,(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请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若摸到红球时得2分,摸到黑球时得1分,求3次摸球得5分时的概率。
  解析:共有8种不同的结果。
  记事件A为“3次摸球所得总分为5”,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3个:(红,红,黑),(红,黑,红),(黑,红,红),P(A)=.
  例4.甲、乙、丙3人站成一排合影留念,甲乙2人恰好相邻的概率为?摇?摇?摇?摇。
  解析:基本事件总数有6个。
  甲乙恰好相邻的有:(甲,乙,丙),(乙,甲,丙),(丙,甲,乙),(丙,乙,甲),故概率P==.
  (二)当抽样无序时,可用枚举法进行计算。
  例5.从A、B、C、D、E五人中选3名代表,B一定入选的概率为?摇?摇?摇?摇。
  解析:所有基本事件为(A,B,C)、(A,B,D)、(A,B,E)、(A,C,D)、(A,C,E)、(A,D,E)、(B,C,D)、(B,C,E)、(B,D,E)、(C,D,E)共10个,“B一定入选”这一事件包含6个基本事件,故P==.
  变式练习:(2009年安徽高考)从长度分别为2,3,4,5的四条线段中任意取出三条,则以这三条线段为边可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摇?摇?摇?摇。
  解析:从四条线段中任取三条有4种不同结果:(2,3,4)、(2,3,5)、(2,4,5)、(3,4,5),能构成三角形的有3种:(2,3,4)、(2,4,5)、(3,4,5),故P=.
  二、2个元素的排列问题采用表格法
  (一)抽样无序时采用“半表”法。
  例6.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5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黑球,从中一次摸出2只球。(1)共有多少个基本事件?(2)摸出的2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分别记白球为1,2,3号,黑球为4,5号,从中摸出2只球,有10个基本事件:
   (1,2)(1,3)(1,4)(1,5)
   (2,3)(2,4)(2,5)
  (3,4)(3,5)
  (4,5)
  设事件A为“摸出的2只球都是白球”,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共3个:(1,2)(1,3)(2,3),故P(A)=.
  注:“从中任取2球”,无顺序,故用半表法枚举。
  变式练习:(09江苏高考)现有5根竹竿它们的长度(单位米)分别为2.5,2.6,2.7,2.8,2.9,若从中一次随机抽取2根竹竿,则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0.3的概率为?摇?摇?摇?摇。
  解析:从2.5,2.6,2.7,2.8,2.9中任取2个数据,有10种取法:
   (2.5,2.6)(2.5,2.7)(2.5,2.8)(2.5,2.9)
   (2.6,2.7)(2.6,2.8)(2.6,2.9)
   (2.7,2.8)(2.7,2.9)
   (2.8,2.9)
  其中长度相差0.3是:(2.5,2.8)(2.6,2.9),所求概率为P==.
  (二)抽样有序时采用“全表”法。
  例7.一只口袋中装有2只红球,1只白球,从中取出1只球放回,再任取1只球,取出的2只都是红球的概率为?摇?摇?摇?摇。
  解析:分别记二只红球为1,2号,一只白球为3号,基本事件总数有9个:
   (1,1)(1,2)(1,3)
   (2,1)(2,2)(2,3)
   (3,1)(3,2)(3,3)
  取出的2只都是红球,包含4个基本事件(1,1)(1,2)(2,1)(2,2),故P=.
  注:从中取出1只球放回,再任取1只球,即取球时“放回,有序”,故用“全表”法。
  例8.口袋中有红、白、黄、黑颜色不同,大小相同的四只球,从中先后各取一球,先后取出的分别是红球、白球的概率为?摇?摇?摇?摇。
  解析:分别记红、白、黄、黑球为1,2,3,4号,基本事件总数为12个:
   (1,2)(1,3)(1,4)
  (2,1)(2,3)(2,4)
  (3,1)(3,2)(3,4)
  (4,1)(4,2)(4,3)
  先后取出的分别是红球、白球为(1,2),故所求概率为.
  注:“先后各取1球”,有序但不放回,故表格与例2不同。
  (三)两个元素的和、积问题,除了用上述表格,还可采用以下表格。
  例9.将一颗骰子先后抛掷2次,观察向上的点数,2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摇?摇?摇?摇。
  解析:所有可能的结果可用下表表示:
  变式练习:分别在1,2,3,4和5,6,7,8中各取一数,积为偶数的概率为?摇?摇?摇 ?摇。
  解析:所有可能结果用下表表示:
  积为偶数的有12种,故所求概率为P==.
  古典概型的教学大概需3课时,按上述方法教学后学生普遍掌握了古典概型的计算问题,有效地节省了教学时间,我认为此法也适用于其他专业文科类学生。
其他文献
高三化学复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严谨性、高效性,绝不是课本基础知识的简单再现,应当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即以课本为“根”,以教学大纲和考纲为“脉”,对课本进行更进一步的挖掘与延伸,呈现的方式也应该是一个新的情景、新的面孔,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特别应注重对学生的审题、答题综合能力的培养,达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如何进行有效复习?如何能取得复习效果的最大化?这一直是高三化学教师的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各种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育教学成效明显提升。但是,部分教师在执行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实质内涵理解不够全面深入,教学方式与措施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够科学之处,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产生了一些制约影响,本文作了简要论述探究。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语文教学 误区 探究  在当前的初中语
摘 要: 农村中学生语言表达与社会需求距离甚远,在目前的条件下,学校教师应努力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开展农村中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加强农村中学教师培训,提高语言教学能力;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期改变现状。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 语言现状 训练途经    曹铭海先生在他主编的《追问与发现——语文学习心理论》一书中把语文能力分解为语言能力、言语能力和语感能力。曹先生认为语感能力是以语言知识习得为基础
摘 要: 文章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作文教学应该突破“少、慢、差、费”的思维定式,紧扣语文新课程标准,博采众长,锐意创新,走一条新型自主发展之路。  关键词: 新课程 作文教学 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甚至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然而,一提到写作,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会产生无法言说的“无奈”。作文教学究竟该怎样开展,一时间成为教学界作文研究的热门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提
摘 要: 本文对当前作文教学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指导的策略:注重阅读指导,丰富语言积累;强化习作训练,突出方法指导;运用范文引路,实现能力迁移。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有效指导 策略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写“简单的记叙文”,“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数学创新思维的特征,讨论了在《高等代数》教学与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在高等代数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 《高等代数》 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高等代数》是普通大中专院校数学专业的三门专业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之一,其教育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的必要训练,逐步形成运用高等代
目的:本实验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研究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物(芪芍醒脑颗粒)对其心脏功能的影响,明确其毒性作用情况,为研发六类中药新药奠定工作基础。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给药6个月,分别观察给药3个月、6个月及停药后2周大鼠的一般状态、血常规、心肌酶学及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并计算心脏脏器系数的变化。结果:在给药期和恢复期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
一、新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新教材重视体现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这一理念,而这正是旧教材中的不足之处。在新教材中,每章的后面增加了两项新内容,一是“数学活动”,二是“课题学习”,这两项内容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真正应用到解决生活世界中的具体问题和社会实践中去,在这些过程中去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亲切感,从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新教材的内容上,每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