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改进及设计理念的思考初探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pfl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实验是指在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熟知下对其实际的具体操作体现.讲求准确度与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包括对实验原理的掌握和对实验步骤的熟知.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原理的认证,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实验的巨大魅力,实验是提高自己实际动手能力的一种锻炼.但学生很少真正了解实验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有时还忽略了实验中的不利因素,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对实验的改进及设计理念作初步探究.
  关键词:实验操作;原理;优缺点;改进方法
  一、初中化学实验的探讨与改进
  在实验室里,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制造少量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而且在出于对同学们的保护作用下,有很多实验都仅仅是要求同学们知道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每部分的用途就算完成实验,其实这样,同学们仅仅是知道这个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对实验的了解还不够透彻.
  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同学们能够完成实验的任务,不过,在处理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能力上还不够成熟.比如,最常见的深井救人案例中,就可以让同学们充分感知到化学的魅力,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间大,在深井中就会出现沉积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冒然下井就会有生命危险,当然,在学习了化学知识后就可以通过实验来测试.蜡烛是否继续燃烧是做好的判别方法,鼓风机通风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有生活中一些常识性处理手法更是把化学实验的优越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这却是实验室中很难让学生具体理解的,实验弊端暴漏无疑,只有通过小型模拟式演示可以改变其实验效果.
  二、高中化学实验的探讨与改进
  高中学生在面临高考的压力下重视课堂文化课的学习,而往往因此忽略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设备的了解上欠缺,更严重的往往还停留在初中时代.高中教师主要要求同学们了解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这是实验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往往会在实验认识上对学生有一定要求.然后,正确运用实验原理和正确认识实验设备,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选用仪器药品,正确认识、选择装置,说明装置中某些仪器的作用,描述实验现象,写有关化方程式,进行数据分析,指出实验中必须注意的某些问题等.主要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或处理.比如,在高中化学终究会遇到很多有意思的实验话题,怎么去解决这样的实验问题,在实验室中却不能完全的体现.如,碳化钙与水的反应速度非常快,放热多,那么只能向水中加入碳化钙,在实验室中解释一种现象是可以看见显著效果的,不过在往碳化钙中加水的现象却和正反加入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对于这两个实验操作来说,先加与后加是完全不同的,考虑如下:将碳化钙加入水中,好处有二.一是碳化钙可迅速与水充分接触,能够产生比较连续均匀的气流.如果我们将水缓缓注入到盛放药品的试管中,容易出现水与表层药品接触后产生其他物质,一定程度上阻隔水与深层药品的接触,无法充分利用药品,同时也不利于气体的收集.这种情况类似操作滴水生烟实验,也就是过氧化钠与水作用使棉花燃烧,水量较少,导致棉花燃烧后,过氧化钠外表虽然变白,但实际内部有很多未充分反应.二是这两个实验是要同时验证反应放热,因此需要触摸试管外壁.如,加水后注入,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药品由于未能与水充分接触,放出热量较小,后续的冷水使我们无法感受到温度的升高.
  因此,我们在操作的时候还是尽量选择将药品投入水中.这样的列子在中学阶段还有很多很多,其实这样的实验不仅能体现课本中的基本实验原理,而且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vcm仿真实验出现了,vcm仿真实验优点就是可以随时做实验,并且探究性强,学生愿意主动去使用,大大地提高我们对理化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且实验的配套练习题目很经典,上传的试题知识含量高.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实验难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巩固理论知识上和实践上都可以兼得.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 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只要学生对本门学科产生兴趣,就会自主地进行学习,另外,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抽象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验中让学生获得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有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既定目标进行观察研究,而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就是培养观察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对实验产生的现象、过程进行观察.
  4 有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创新是对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验环节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在实验中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并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四、结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理论和定理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并归纳出来的.同时,化学许多理论上的应用、评价也依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再者,化学实验教学由于自身的优势,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极强优势,如何坚持已有的优点逐步改进缺点,相信在科学的研讨与实践上将有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立足于高职语文教学的真实情况,从“现代化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理解”“情境化教学,增加语文课堂趣味”“层次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化教学,刺激学生有效竞争”“对比化教学,系统梳理课堂知识”“生活化教学,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六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提升语文课堂素质教学质量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 键 词] 高职语文;多样化教学;素质教育;现代化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具有公理化的逻辑体系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便顺利开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圆满达成.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抽象思维能力  一、从有利于提升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各种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利用化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通过创设认知冲突,呈现表层现象和内部变化的矛盾,新知与原有经验的冲突,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关键词:探究;兴趣;
摘要: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本文论述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三种有效教学策略.即建立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有效教学  一、建立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去营造民主、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
摘要:新课程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体验的重要理念.应该说,这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切身体验科学的概念、科学规律,更重要的是体验科学的价值,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教材、教师问的对话.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课堂还存在“假性体验”的状态,这样导致的后果非常不利的,本文从合作体验、生活体验、活动体验、情感体验四个方面来阐述真体验的重要性.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思想.教师要围绕这一思想,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应对新课改带来的挑战.在教学中,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更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中的角色,让教师由原来主宰教学的统治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帮助者,将教学的重点由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化为指导学生探索知识.  
摘要: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环保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加强对当代中学生的环保教育,是环保的一项长远而又有效的措施.中学化学教学与环境联系十分密切,中学阶段的教育又是开展全程性环保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教育;渗透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巧妙地穿插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创造者,是一个天才.作为教师,责任就在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消化、理解,并内化.  一、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这个环境里不是我讲你听的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师生相互讨论的多向交流.这样就可避免出现拘谨的上课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
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环境问题的解决,更寄希望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尤其是要唤起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本文阐述了中学化学教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改造、优化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境意识;培养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都出现了有关环境问题的题目.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中,进行环保意识渗透的知识点有所增加.除此之外,还可联系实际,加强这方面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