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能动是福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拜访一位百岁老人,使自己的感悟很深。这位老太太眼睛有神,神情泰然,思维敏捷,如果不说年龄,看起来只是80多岁。问其长寿秘诀,她70多岁的女儿说:“能动是福。”老人在性格开朗的基础上,长期保持身体活动不失为一条基本经验。
  笔者一位80多岁的亲戚,四代同堂,儿孙孝顺,老人完全可以坐享其成,但她一直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几次远涉重洋去美国看望外孙。正是因为勤劳好动,老人耳聪目明,声音洪亮,97岁才寿终正寝。
  不久前,笔者70多岁的母亲因股骨头骨折住进了医院,我们几个儿女端水喂饭,洗脸擦身,轮流伺候,妈妈还是感到不满意,总是说不如自己活动自如舒服。
  有的老人上了年纪,总希望让儿女或者保姆服侍,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享福生活。儿女也认为,父母辛苦一辈子,老了也该享享福了,因而不让老人干这干那。“享儿孙福”是我国的传统,本无可厚非,但仔细想来,这种所谓的享福生活却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处于衰退之中,坚持活动和锻炼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万万懈怠不得。有些老年人为一点家务活与老伴推来推去,殊不知,你推走了家务,也推走了健康和幸福。
  如今,一对独生子女夫妻除了繁重的工作之外,还要养四个老人与一个孩子,压力之大不言而喻。老人们有了好身体,是孩子的福气,不仅少受罪,还减少医疗费,不给社会添累赘,自己上公园,下农村,会朋友,怡然自得,气定神闲。
  能动,包括思维活动和身体活动,前者通过读书看报、下棋写作、绘画书法等脑力运动锻炼大脑,使其头脑清楚,思维敏捷,避免老年痴呆的发生。后者或伸展四肢,或打拳踢腿,或游泳散步,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其机体素质,防止身体各器官功能的退化。生命在于运动,就是这个道理。
  每天坚持思维活动的老年人,虽然退休多年,依然可以神清气爽,知天下事,跟上时代;每天坚持体育运动的老年人,虽已耄耋之年,依然可以步履矫健,四处旅游,拓展眼界;平安是福,平凡是福,平静是福,能动也是福。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编辑:求索〗
其他文献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以新英格兰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身体、精神、健康状态、家谱、生活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调查,得出了百岁长寿的秘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解除压力长寿老人容易克服心理压力,他们因为具有良好的性格,可以顺利越过各种给身体、精神带来巨大伤害的逆境、离别、感情波动等。  笑口常开专家指出,笑可以带来类似于散步或游泳等所产生的运动效果。因为在笑的时候,可以吸入更多的氧
寿命与成熟速度成反比,这是人们在几百年的生活实践中和科学家进行动物实验,总结出的一条宝贵经验。成熟速度是指人的生长发育过快,中老年人过早衰老呈正比上升趋势,则寿命缩短;反之,成熟速度与衰老速度越慢,则寿命延长。这就提示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平时要注意养生之道,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每天有意摄入食物少些,特别要少吃辛辣、腌制食物,少吃白糖和偏酸性的食品,可以减慢其生长和衰老速度,使生命有可能延长。具体
退休的张老师已60有余,他身体一向不错,平时喜爱运动,每天都坚持游泳健身。一次,他在身体已感不适的情况下仍跳入池中“游泳”,结果因为发生了脑出血而不幸去世。上面的例子虽不是屡见不鲜,却也并非罕见。有些老年人常以健康自居,对自己的“健康底数”缺乏必要的了解,忽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在老化,各个脏器的功能在减退的客观事实,结果导致了悲剧的发生。那么,什么是老年人的“健康底数”呢?面对这样的状况,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