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预期不变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李总理在广西座谈,提出就业率和GDP增速不能破下限和CPI等不能破上限,“底线论”致周期反弹,金融大涨,市场对政策的预期波澜再起。而上周五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揭开了所谓“稳中有为”的真实含义:“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可见,传统的靠投资,走老路,搞刺激,并非当前政策的应有之义,市场此前的臆动,将会逐渐平复,从而回到此前运行的逻辑和路径上来。
  二季度的各项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发布。经济增长从一季度的7.7%降至7.5%,符合市场的预期。6月CPI同比增长率大幅上升至2.7%,主要是受食品价格的拉动。PPI同比小幅升至-2.7%,但仍处于深度通缩的区间,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下滑,反应出国内总需求不强。6月我国出口和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3.1%和-0.7%,明显低于预期。其中对香港出口比上月仅下降22亿美元,这意味着6月贸易增速的进一步下滑不能仅仅归因于贸易监管的加强,或还与外贸形势的严峻有关,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同比仍在负增长。
  金融方面,6月人民币信贷单月增长8605亿元,包含未贴现票据、委托/信托贷款等在内的表外流动性增长明显减速。6月钱荒是流动性紧缩的最主要原因。各种融资方式中,票据无疑是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最为敏感的。由于票据利率已随着7天回购利率在6月飙升,票据融资出现了大幅收缩。受流动性紧缩的影响,实体经济货币增长明显减速。6月流动性投放的紧缩自然会导致货币存量增长的放慢。M2同比增速超预期下滑,从上月的15.8%明显下滑至14%。M1同比增速也从5月的11.3%下降至9.1%。
  回到资本市场,7、8月份将进入“中报”发布期。创业板和中小板发布上半年业绩预警的公司所占流通市值比例均已过90%,两个板块整体盈利当季增速均上升至两位数,分别为11%和15%。主板公布公司流通市值占比仅7%,不具备普遍代表性,但就已公布的公司看,二季度增速向下。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盈利能力仍集中在规模较大的公司,范围略有所扩大。公布公司流通市值占比较高的行业,电子、传媒、家电等,增速略有所下降,但增速绝对水平仍维持较高;计算机和纺织服装,增速不高,但相比一季度边际改善幅度明显;轻工制造、电力设备以及通信行业增速提升幅度居前。因此,周期性行业仍属盈利薄弱点,无明显盈利上升动力。新兴行业将进入分化,上半年盈利仍无显著改善的公司可能遭遇转折。
其他文献
2012年平安夜,一条名为《搜索时光》的视频悄然在飞亚达会员俱乐部的新浪微博上线,这条以陈凯歌对“时间”的阐述开头、呼应高圆圆年度热门电影《搜索》的短片,在这个“无关品牌,只与生活相关”的微博上,带给粉丝清新与感动。  从央视整点“报时”到陆续签约古天乐、高圆圆两位代言人,再到独立研制陀飞轮机芯、航天机芯、创新研发太空强化钛等腕表新材质、举办手表设计大赛……虽然飞亚达的品牌历史只有短短的25年,但
人文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课文阅读教学要抓住课文中的人文事理,才能从本质上读懂课文,实现阅读教学的情感目标和知能目标.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以“微”取胜的品牌营销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企业所接受。其中,微电影更是因其内容丰富、表现力强,快速分享等因素而广受欢迎,成为品牌企业“微”营销的新宠。时下,微电影已经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载体,微电影营销所带来的新鲜感和前所未有的关注度,让越来越多的品牌大佬们跃跃欲试。近日,由东芝与英特尔联手打造的系列微电影《Inside》第三部《《The power Inside:异形侵略》全球上映
随着Apple Watch的发布,各种智能手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于其能够随时随地检测人体的一些健康信息,智能手环逐渐成为受欢迎的移动设备。埃微手环便是其中的比较突出一款产品,据悉,埃微手环目前在京东的同类产品销量排名前3。  深圳市埃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高级总监王巍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表示,智能手环是可穿戴领域入门级产品,从最开始的小众市场慢慢发展起来,成为大家开始关注这类产品,但是目前
基金投资中,基金经理对于业绩的好坏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基民来说选基金更要选好基金经理,然而对于选择中银中小盘成长基金的基民来说可能会很受伤。该基金自成立以来规模缩水已达九成,最近一年以来的回报率-8.17%,同类基金排名倒数第五,同时令投资者不解的作为一只风格明确的中小盘基金不仅热衷大盘股,重仓股更换之频繁也令人咂舌,颇有意思的中银中小盘成长基金经理王涛履历显示,其加入中银前竟先后担任电
期刊
2011年,比亚迪(002594)登陆A股。上市前的一年(2010年),比亚迪销售了51.71万辆汽车;接下来的两年里,比亚迪汽车销量持续下滑,从2011年的43.7万辆再到2012年的42万辆。种种迹象表明,2010年的风光无限早已化为过眼烟云。  从52万辆到42万辆,不仅仅是两者单纯相减后,10万辆的差距,实则反映的是比亚迪在汽车领域的溃败。  自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股权为造车的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