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养下劳动与技术“三会”课堂的创新构建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构建时,教师需要有贴近意识,贴近学科、贴近学生、贴近实践,以“三会”为基本教学目标追求,围绕技术素养、实践能力展开教学布设和发动,通过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引导、丰富教学活动、拓宽教学训练等施教操作,顺利构建劳动与技术课堂机构,为全面塑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三会”;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8-0085-02
  核心素养下小学劳动与技术“三会”课堂构建,我们需要理清技术素养、“三会”、实践等核心概念。所谓技术素养,是指作为现代公民适应社会发展和生活需求所具备的技术意识、技术知识、技术思维、技术能力、技术态度与情感等要素。而“三会”,是指“会学(习)”、“会思(考)”和“会创(造)”。“实践”是指基于真实情境和问题,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目标,围绕“三会”课堂的构建所展开的理论探讨、课堂观察、课例研究、技能培训、活动反思、成果展示等“研训教”一体化系列活动。教师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课堂构建,符合学生学习基本诉求,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一、引入“三会”教学范式,创设课堂构建环境
  “三会”是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的核心日标,也是课堂构架的基本追求,教师适时引入“三会”课堂教学范式,不仅能够给学生提出具体学习要求,还能够为教师施教划定教学日标,并自觉形成教学行动。教师需要有清醒认知,主动为学生布设适宜学习环境,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做家务是最为常见的劳动,但对技术的要求却不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时,需要本着“三会”原则展开操作。如“煮饭”,需要用到电饭锅、高压锅等锅具,还需要对米和水进行处理。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进行动面展示,要求学生理顺基本顺序,以及注意事项。教师关闭多媒体,让学生现场说说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学生观察动画都比较细心,自然能够给出比较全面的回答。教师为学生布没了课外劳动任务:回家之后,要实际操作一番煮饭程序,而且要将家长的评价意见传递到老师这里。学生听说要实际操作煮饭程序,都显得胸有成竹。家长通过网络交互平台,将学生在家煮饭表现给出具体反馈,教师经过筛选,将一些典型的评价内容展示到课堂中,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
  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煮饭的动面演示视频,给学生提供难得学习契机。动画展示更为直观,学生观看更为细致。教师让学生口头表述操作顺序,并给出实践任务布设,将学生学习由理论联系到实践上。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展示等学习环节,自然掌握了“三会”内容实质。
  二、优化“三会”教学引导,提升课堂构建效率
  教师在具体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创造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的精心筛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三会”构建时,教师要对教学引导方法展开创新研究,不断进行自我矫正,以提升课堂构建效率。
  小学生做家务活时,需要掌握一些技术要领,这样才能将家务做得完美。如教学“炒白菜”这节内容时,教师先让有相关经历的学生白行讲述炒白菜的过程,学生大多不敢讲述,经过教师再三鼓励,终于有学生讲述了操作过程:炒白菜需要用到炒锅、白菜、食油、食盐、味精等东西,先将炒锅烧热,然后放进适当的食油,等油热之后,放进葱姜炸出香味,然后放白菜……教师让其他学生评价其操作是不是符合要求,课堂内顿时热烈起来。有学生认为没有问题,而有学生则说顺序有些颠倒,大家各执己见。教师参与到学生互动交流之中,并给出自己的评价。学生逐渐达成共识,课堂教学圆满结束。
  教师让有炒白菜经历的学生展示其操作过程,为课堂教学提供鲜活素材,学生讲述很细致,给其他学生提供更多触动。课堂互动随之被激活,说明学生对操作过程有了自己的认知。不管争辩结果如何,学生从这样的研究性讨论之中获得了鲜活的学习认知。
  三、创新“三会”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构建形式
  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以更富有个性的教学活动设计启动学生学习思维,促进“三会”课堂的构建进程。
  劳动与技术关涉内容极为广泛,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实施条件。如教学“安全第一”相关内容时,教师先为学生梳理教学内容,然后为学生布设了一个地震逃生演习活动:当地震来临时,我们需要有序离开建筑物,在撤离时,如果大家都集中往外跑,肯定会出现拥堵现象,不仅跑不出去,还可能造成更大的伤亡。先安排一个撤离顺序,再规划出撤离路线。大家明确之后,咱们进行实战演习。学生听说要进行地震避险实战演练,都显得非常兴奋,教师先进行组织规划,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操作方法,然后开始实战演练。在活动启动后,教师跟进组织,以防出现意外情况。
  学生对实战演练有主动参与热情,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教学布设,不仅提升了学生安全意识,还增加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会更为深刻。安全无小事,在教学组织时,教师设计和执行有条不紊,体现教学态度,这样才能赢得教学的主动权。
  四、拓宽“三会”教学训练,完善课堂构建程序
  劳动与技术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有创新拓展意识。为凸显“三会”意识,教师需要对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进行多重筛选,手工制作、成果展示、技术创新、社会走访、信息展示、技术归结、生活探索等,都与“三会”有更多融合点,教师要针对教学客观条件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契机,完善课堂构建程序。
  学生对手工制作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不妨多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形成综合劳动技能。如“制作不倒翁”,教师先让学生准备了制作材料:剪刀、胶水、乒乓球、绘图纸、铁块、胶纸等。课堂教学启动后,教师拿出一个成品不倒翁玩具,让学生仔细观察其外形特点,并要求学生具体说说其不倒的原理。学生对不倒翁比较熟悉,自然能够详细说出其中的原理。教师让学生白行制作不倒翁,将制作步骤详细列举出来投放大屏幕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动手制作,严格按照步骤操作。经过一番研究制作,学生制作的不倒翁成品出炉了。教师将学生制作的不倒翁放到一起,让学生做分析比较。学生听说要展示自己的作品,都非常认真地对不倒翁进行修饰美化,利用彩笔画上一些图案,增加不倒翁的色彩度。课堂展示开始,学生兴致勃勃地参观这些不倒翁成品,课堂交流氛围逐渐形成。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具体的操作步骤,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路线,成功调动学生制作不倒翁的兴趣。从学生操作情况可以体察到,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制作环节,贯彻“三会”意识很强,体现会学、会思、会做的思想。教师结合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展开教学布设,其教学契合度更高,训练价值也更为丰富,对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现实意义。
  小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缺少主动认知意识,教师需要从教学日标、教学情境、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四个核心要素出发,围绕技术知识、技术思维、技术能力、技术态度与责任等教育教学日标,通过结构化、系列化的技术探究、技术体验、技术评价等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机械模仿走向乐于参与、主动实践和深度思考,同时强调技术问题背景下创新思维的发展、高级智商的开发以及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渐形成内化的、带有显著技术特征的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
  (責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要]微课以时间短、见效快、灵活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在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微”使力,激活英语课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资源共享,借“微”预习,让学生通过看、听、玩、演和导图理解课程内容;要灵活运用,借“微”导入,借“微”点拨,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难点。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板块;微课;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对1996~2006年间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有关幼儿园课程这一选题的48篇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幼儿园课程研究总体上呈现波动中上升的态势,2000年后研究者对此愈加关注;研究具体内容涉及教学活动与反思、课程元研究、课程设计、课程与教师、园本课程开发、课程整合、潜
[摘要]科学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课程。一年级的科学教学,教师不应只关注科学知识的传授,应将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奠基。  [关键词]科学教学;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8008001  小学一年级开始增设科学课程,开启了学生遨游科学海洋的旅程。将从三
[摘要]本文以钢琴音乐的学习与儿童智慧发展的相关性为中心论题,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阐释依据,以重新评介钢琴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为基本目的。认为儿童:钢琴学习不仅能使儿童收获音乐和艺术修养,更是开发智力、发展智慧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音乐教育:儿童钢琴学习:智慧发展    智慧是一种对事物认识过程中的通透状态,是个体在一切文化活动或生产实践中所持有的高度的机智、灵活与敏感性,也是个体发展进程
[摘 要]南安市洪濑第三小学坚持“实施个性化教育,培植多元化特色”的办学主张,深入开展市级科研课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研究,从“个性化教学与寄宿生个性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发展”“太极文化与和谐发展”“经典诵读与个性化阅读教学”“兴趣小组与全面发展”等五方面展开研究,初步形成“个性化”教育及“多元化”特色教育理论:只有让学生这个主体充分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和管理的
[摘 要]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发展、动态生成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及时抓住意外,善于把握生成,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析验证等活动构建新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成;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9-0035-02  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具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传递着知识,形成着文化,孕育着思想;它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教师发展的平台。从很大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质量。所以,一堂好课自然也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提到好课,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联想到各种公开课、观摩课。这类公开课、观摩课因为经过精心打磨,往往被认为是好课的代表。但问题是,公开课一定是好课吗?或者说公开课都是好课吗?即便是好课,常态课都能这样打
[摘 要]教师课前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预习,以达到有效“导学”的目的,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预习先导 导学 分数 整数 阶段 程序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4-015  一、“导学”模式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思维导学。  即教师在深入解读教材、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情况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解题过程,并
[摘 要]“Fun time”是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每单元需掌握的词汇、句型及语法进行操练的板块。其中的“Make and say”主题在三至六年级八册书中共出现16次,各“Project”也都包括这个主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它的特点进行教学,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并制作微课,助学生“三力”的成长,助教材的优化,助教师技能共长,助校本资源增多。  [关键词]小学英
[摘要]流动幼儿是一个城市学龄前儿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地方政府负有责任为流动幼儿提供充足而有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机会。对鞍山市城乡结合部两个区的调查表明当前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入园率较高,但以入收费低廉、条件一般的民办小规模幼儿园为主,所受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家长为孩子提供的学习资源很匮乏,家长不仅缺乏对幼儿园教育的正确认识,而且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能力与技巧。为保障这部分社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