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指导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112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大多数同学的作文,总有缺乏真情实感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学生没有情感吗?仔细观察一下,认真研究一下自会发现这里有两种原因:一是缺乏自信心。每次老师留下作文题目和要求时,多数学生不敢直接地去审题,总是想到作文书上去找相似的文题进行仿写。这样“生吞活剥”的作文虽有几个华丽的词藻。怎能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把学生沉眠于心底的真情激活。此时,学生的情感就像煤与炭,必须有火柴来点燃才能发出巨大的能量。
  学生的自信心不难树立,只要老师能适时进行鼓励,多表扬激励少批评指责,定能做好。但其关键还在于他们能主动地想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如此看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还在于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来。怎样把学生的情感激活呢?我在教学的实际中发现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挖掘。即:虚拟情境、感受环境和感悟社会。现在叙述出来,希望得到各位同仁地指教。
  
  一、虚拟情境回忆真情。
  
  每个人都有难忘的回忆,其中埋藏许多情感的火花。这样,教师有效地为学生设立可激起情感的情景。进入到美好的回忆当中,自会激起他们的情感来。我在教六年级时给学生留过这样一个题目:“我的”在横线上填(妈妈、爸爸……)对自己最有影响,自己感受最深的人。显然这是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心人物是最亲近的人,可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其形象就在眼前。于是学生们便迫不及待的匆匆挥毫。结果未写几行便愁眉紧锁,不知从何下笔了。此时的亲人也同雾里鲜花水中月了。其实这只是记忆中的材料没梳理还比较散,无法系统的表达出来。这时候有个别同学开始翻作文书准备“仿写”了。我看时机已到便开始点拨他们自己进入和亲人相处的亲密情境。“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包括我们孩提时代,有许多我们的父母、亲人的最简单的话,最简单的行动,都表达了他(她)对我们深深的爱。但是,由于他(她)与我们每天都朝夕相处,再熟悉不过了,便被我们忽略了。现在同学们仔细地回忆一下吧。而我们自己也曾有过非常天真、幼稚的表现(包括语言,调皮的行为等)来表达对亲人的亲近和爱戴。但不同的人表达的方法又各自不同,各有特点。现在回忆一下,自己和今天所要写的亲人相处时曾有过哪些可以表达情感的细节过程。包括语言、行为。”
  这是学生积极的进入美好的回忆的情境之中。随时在捕捉灵感的火花。十五分钟的时间,同学们的本子上已记下了好多的句子。
  后半堂课由学生自己整理完成作文。这时,已没有一名学生“仿写”了。二十分钟的时间,500字以上的作文完成了。而且效果也好多了。有的学生在他的作文中写出了这样的情景:“还记得儿时的我,蹒跚于炕上,张着两支小手,向您撒娇:‘爸爸,抱抱………多么富有真情的童年回忆!多么浓厚的亲情啊!还有这样写的:“……我住宿在外,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您心中挂念,打来电话问这问那,说让我抽时间回家一趟,我妈想我,我知道您何尝不想我呢。……”学生合理的根据人物特征进行材料安排,更给读者一种真实的感受。当这一篇篇“饱蘸”了学生的真情、极富感染力的习作置于我的案端时,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了。
  
  二、感受环境走进自然。
  
  触景生情是人的一种反射。所以能把学生带人环境中去,其情感会更丰富、更鲜活。表达得更直接、更自然。所以一篇写秋季景色的习作我便把课堂移到野外去上。排除了一切思想顾虑,选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利用一节课的时问走出校门来到野外(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未敢安排太长时间,恐怕学生的新鲜感一旦消失,而出现意外事故),临行前布置学生带好笔记本和笔,在行走之时把自己随时想起的好词句记录下来。
  我们来到野外后,学生们争着去描绘、去比较。生动的比喻,活泼的拟人,和谐的排比……一时纷纷地从学生的口中蹦出。很难相信,以往难以言表的秋景,此时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描绘,在头脑中构制出一幅美丽的“秋色图”。
  “我看着秋天也像春天”。一句没头没脑的话突然冒出,大家一冷,接着便是一阵嘲笑。原来是我们班的一个比较调皮的小男生,他的作文几乎是句句有病,于是同学们便你一句我一句的打趣他。我听他的话似乎有一些道理。便笑着说:“为什么这样说呢?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好!你们看,这有红色的高粱。黄色的玉米、谷子,这,不是和百花齐放的春天一样吗?”是啊,孩子的想法多丰富啊!当他们置身于大自然,看到高山绿野、红花碧树,听到长空雁叫、秋风嘶鸣,“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有了最真切最直观的感受来激起他们灵感的火花,谁还写不出好作文呢!我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秋天的景色是这么美好,此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眼前丰收在望,你们还能想到什么?”学生们的思维又一次的活跃起来了。他们的情感由秋景的美好有迁移到劳动的光荣上来。以此歌颂劳动是最光荣的深化了主题。
  时间有限,同学们余兴未尽,便无奈的回到了学校。不知不觉一节课已过去,作文只能在课下完成了。但结果还用我说吗?
  
  三、感悟社会。明辨是非。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社会,社会又是复杂多变的,所以要想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社会,看待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必须引导学生主动的去观察社会现象,正确认识社会。
  我每周利用一节课的课前十分钟进行一次社会现象的评论。首先由学生提出最近社会上或校园中出现的某一现象,然后,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之后各组的代表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具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以上所谈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做法。其核心就是想方设法激活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来,使他们的思维进行发散,让他们主动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随产生了一些效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教。
其他文献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利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师执行教学功能。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CAI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热点,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毋庸置疑,利用CAI,极大地促进了数学学科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树立辨证观点、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展示知识的产生过程都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
【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智慧教育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激发学习兴趣,增大教学信息量,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点,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媒体技术 智慧教育过程 多媒体课件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通过智慧教育,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
前言,素描作为一种造型基础,是每个艺术专业的学习者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造型训练课程。任何画种所呈现的基本的画面结构还是要以素描为支撑,素描造型不过硬,所从事的专业同样也很难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同样,素描是其它画系的基础,必须要学好、学扎实。油画中包含了素描的厚重感和体积感,国画体现了素描的色、线、形的意境,版画则包含了素描的力度感。本文将从素描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结合素描教学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任务中的价
教材内容:人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第21课《搭石》  教学目标:  1、巩固什么是“搭石”,找一找搭石在文中组成了哪些优美的画面?  2、感受搭石搭出的家乡人美好的品德和情感。  教学准备: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落实好组长,记录员、1至4号发言人。  设计理念:以读为主线,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以品悟情、以研见美为教学目标。力求抓住重点段落、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文、品析语句,经历丰富的情感体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把语文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便于学生参与的语文活动,语文课堂因此而变得活泼起来。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这样的课堂活动是不成功的、无效或低效的。具体说来,目前语文课堂中的活动存在着三种很不好的倾向:  其一,盲目照搬  模仿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把看到、听到的一些精英教师的课不清头绪、不明就里、拿来就用、生搬硬套,这样的机械模仿必然是东施效颦,不可能取得好
【摘 要】“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学的学生”,学困生主要的问题不是教不会,而是他们不会学,教师要““授之以渔” 让他们品尝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快意。  【关键词】学困生 培养 成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参差不齐,加上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存有差异,导致数学成绩高低不一。本文拟结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与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连号的课堂秩序是高效的基石。多管齐下的强化课堂管理、规范行为、提高课堂效率更是数学教学的首要。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高效;管理    管理好课堂,不是单纯的是在课上管理,而是注重课前的铺垫。课上的调控,多方面多层次的做有心人,顺势的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
[摘要]作家的价值依赖于读者实现,因为文学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接受,才能形成审美对象并实现作品的价值,从而肯定作家的价值。台湾女作家三毛,就用她传奇的生活经历谱写出了一篇篇使入受用终生的人生乐章。而她永不衰退的生命力是与她的两大读者分不开的,一类是三毛的信赖者,即三毛迷们;另一类则使变相的传播者,即专门从事研究和批评的特殊读者,但不管哪一种都反映出了三毛作品的双重研究价值。具有洒脱平实个性的三毛以平
参加2010年暑期山东省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感觉收获很大,作为一个高中教师,对高中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思考。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过程,对学校、教师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成绩,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创新教学过程,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中语文的教学谈几点浅见。    一、减少测试的频率。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
小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对于推进小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应当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说好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农村,学生除了上课,平时的语言交流基本上使用方言,也有除了语文学科以外的其他科目都用方言的,更有农村小学还没有用普通话进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