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土家风情园讲解词》英译实践研究报告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文化交流的扩大,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成为我们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优秀的导游词译文可以使外国的游客更好地欣赏中的历史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本文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中文导游词为研究对象,翻译过程中以目的论和顺应论作为理论指导,主张对文化词的翻译以传播土家族文化和便于游客理解为目的,采用音译 注释及意译的翻译方式,对内容的翻译,以顺应游客思维和语境为原则,对内容采用适当的增减和改变。
  【关键词】张家界;土家风情园;翻译;功能论;顺应论
  【作者简介】全意(1975.07-),男,土家族,湖南沅陵县人,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和英语笔译;隋国研(1983.03-),女,汉族,辽宁人,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英语翻译。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张家界土家风情园讲解词》英译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C1161)。
  前言
  張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虽每年接待百万外国游客,但目前为止还外导在进行讲解时多是“无本可依”,只能临时发挥,甚至前后矛盾、同一景点同一风俗译名不一,造成外国游人理解困难;更有部分外导整个游览过程中一言不发。《张家界土家风情园讲解词》的英译研究可填补土家风情园无英语导游词这一空白,这将极大促进和完善张家界市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早日实现江泽民同志“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的目标。
  一、翻译任务描述
  1.背景与意义。张家界2012年游客接待量突破350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量突破210万人次。土家风情园民族特色突出,有丰富的土家民居文化、收藏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属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张家界王牌景点之一。但殊为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比较详细规范的对应英文译文,外国游客很难真正了解到土家特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土家民族风情的多姿多彩。这非常不利于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同时对国际旅游客源接待也是一无形桎梏。
  《张家界土家风情园讲解词》的英译研究对于弘扬土家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专家学者赞誉土家风情园是“土家建筑之魂”“土家文化摇篮”,对今天的社会教育、人文教育以及审美教育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土家风情园导游词的恰当翻译,可使外国游客深入体会土家文化的精深厚重。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特色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合作,全方位地推动张家界市旅游事业的发展。
  2.笔译文本分析。赖斯认为,译文是否准确传递了原文的主要功能,是判断译文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翻以前先定位原文本的类型至关重要。此译文的原文是导游词,其中介绍了土家族的各种文化,以期引起游客对土家文化的好奇和向往。因此该类文本属于应用型文本,既要承载信息功能,又要实现感染功能和劝说功能。在翻译过程中要求即能客观传达原文信息,又要便于受众群体理解,引起共鸣,才能使译文达到最佳翻译效果。词汇方面,原文内包含大量文化词,如:“哭嫁”“吊脚楼”“梯玛”“土司”等,这些词的翻译是翻译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内容方面,《张家界土家风情讲解词》讲解全面细致,土家文化色彩突出,但其中涉及一些对外国朋友来说极其陌生的内容和一些封建迷信的内容,该做如何的增减和过滤也是本题研究内容之一;其次,由于信息受众的改变,原文本中涉及有关历史观点和褒贬评述的解说词在语码转换时,该如何遵照“外宣资料翻译需“内外有别”原则合理处理也是翻译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之一。
  二、理论依据
  为了使译文能客观传达原文信息,又便于受众群体理解,引起共鸣,在翻译过程主要运用德国学者弗米尔提出的“翻译功能目的论”和瑞士语言学家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目的论是功能论的主要流派之一,由费米尔等提出,他认为“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其核心是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及方法。“顺应论”是国际语用学协会秘书长耶夫维索尔提出的,他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动态顺应语境的过程。翻译过程中可以从语言结构、语境关系、动态的顺应等方面研究译文该如何顺应原文的风格和结构。
  三、案例分析
  1.文化词的翻译策略。土家风情园的导游词中涉及很多土家族的独有的文化名词,如:“哭嫁”“吊脚楼”“梯玛”等,这些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出现词汇空缺现象。对于这些词的翻译笔者参照目的论翻译策略。导游词既要宣传民族文化又易于游客接受引起游客的游兴,所以在翻译策略上既要考虑保留原文化的特色又要便于理解。因此对于文化词的翻译采用如下策略:
  (1)音译 注释。对于导游词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可以采用音译,既用汉语拼音,对于需要游客理解的人物名加以必要的解释。例如:译文1:“土司”译为“Tusi,which means the chieftain of Tujia people”译文2:“茅古斯舞”译为“Maogusi Dance”后面再加以适当的解释“Maogusi Dance is one of the most primitive and ancient dances, which has been compared to the living fossil of Chinese drama.Men and women wear clothes made of straw and leaves to show the scene of production, life and marriage of Tujia ancestors.”
  (2)意译。对于导游词中一些土家族特有的但本身有一定含义的文化名词,本文主要采用意译。如: “哭嫁”译成“Bride’s Wedding Laments upon Leaving”“吊脚楼”译成“stilted wooden building”。
  2.内容的增减取舍策略。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作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自身教学艺术的主要场所,也得到了极大的改革与创新,各种新型教学方式开始登上中学教学舞台,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许多助力。情感教学作为一种从感情、情绪出发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情感态度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展开的更加顺利。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教学过程与一般的数理化类课程不同,不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有要求,更对学生的情
【摘要】作为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理解是学生的主要得分点之一。所以,高中生一定要积极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首先从词汇掌握不扎实、阅读方式不科学两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了影响高中生阅读理解解题的问题因素;其后,围绕词义推测、主旨大意、逻辑推理三种题型,重点分析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策略。意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高中生英语考试的成绩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英语
【摘要】本文探讨了课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利用读写结合模式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读写结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陈美虹,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写作就一直都是教师和学生感到困扰的问题。教师停留在讲解范文,划出重点词组和句型的层面上,而学生一直处于诵读范文,背诵重要词组和句型,套用范文模板的阶段
【摘要】在新课程下,作为一名民族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但传统的英语教学是教师机械地传授语言知识,学生被动地学,不利于育人;是一种不够全面、不够科学的英语教育,达不到现代英语教育的要求。教书离不开育人,育人不只是政治课和班主任的任务,把育人育德的工作寓于英语教学之中,也是每位英语教师的神圣职责。笔者认为一定要充分挖掘英语课程文化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重点在于让小学生初步形成对英语学科的了解,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同时使小学生英语学学习的潜能被调动起来,兴趣被激发出来。词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石,当然在教学中所占居的位置亦是举足轻重的。在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方面,必须注意其注意力的有效提升。当前尤其要认识到在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注意力提升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证下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优化;小学
Ⅰ.Introduction  Financial stability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a country’s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lthough financial systems differ between countries, all governments want their respect
【摘要】在当前的情况下,素质教育的改革进程正在不断的加快,教育体制同以往相比较,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的最终成效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中之重,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一个任务。基于以上的原因,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与各位进行分享,希望能够给各位带来
【摘要】语言的沟通表达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课堂上的书面表达教学和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教师应该从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开始,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在书面表达教学方面也需要采用同样的理念。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英语基础,因此,英语教师可以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于知识点的讲解,不必将单词积累的检查作为课堂的核心。英语教师应该从书面表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培养良好
【Abstract】In the wa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students can often get to the stage of fossilization. It is treated as happening in the interlanguage (IL) stage. Even though second language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ELF)产生的历史背景,指出了英语和过去其他通用语的不同之处,又区分了英语通用语和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最后,本文探讨了对英语通用语课堂的教学启示,并指出教师应将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首位。  【关键词】国际通用语;ELF;教学启示  【作者简介】刘佳丽,北京林业大学。一、绪论  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地位可谓是“众星环绕”:英语在世界语言之林中已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