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诞离奇中构筑美妙人生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o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喜剧在喜剧片的世界中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它以巧妙的结构、夸张的手法、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进行电影叙事,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尴尬遭遇不断放大以达到引人发笑的戏剧效果。相比于美国喜剧的“没心没肺”和香港喜剧的无厘头,欧洲喜剧所表现的不仅仅是幽默的故事,它会让观众在痛快的笑过之后对生活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将趣味性十足的故事与对人生的思考感悟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出欧洲人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浪漫的人生追求。
  来自比利时的菲奥娜·戈登、多姆尼克·阿贝尔和布鲁诺·罗米三人,堪称欧洲影坛的“铁三角”,三人自编自导自演了多部轻松浪漫的喜剧电影,《伦巴》《仙女》《爱上冰山的女人》以及《迷失巴黎》,这些影片带着强烈的个人印记,以超现实的奇幻故事传递人世间最真挚朴素的情感,既符合大众的审美期待,又不失独特的个人风格。作为这个小团体中唯一的女性,菲奥娜·戈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他们中的核心人物,这些影片几乎都是围绕着她的角色展开叙事,她以自己夸张逗趣的表演,将复古默剧结合马戏团式舞台效果,在荒诞离奇的世界中演绎着独属于自己的趣味人生,细致入微地展现了欧洲平民的生活画卷。
  一、 不完美的躯体与完美的灵魂
  菲奥娜·戈登三人组用天马行空的创思构想和如梦似幻的影像奇观,建构出一幕幕成人世界的爱情童话冒险。在这些影片中的菲奥娜·戈登名字同样是菲奥娜,另外两人也都采用了本名,这是这个团体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回应,将电影的虚幻和生活的真实交织在一起,在亦真亦幻中,构筑出多姿多彩的绚丽人生。
  菲奥娜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似乎总是不太完美,甚至可以说是有着明显残缺,《仙女》中的她显然是个精神不太健全的人,怪诞夸张的举止行为将原本安静和谐的街道搅得翻天覆地;《爱上冰山的女人》中,她的性格有些过于执拗,家庭生活也和许多欧洲中产阶级一样,看似美满其实掩藏着无尽的冷漠;而在《伦巴》中,将舞蹈视为视作生命的她,却因为一场车祸而失去了一条小腿,深爱的丈夫更是丧失了全部记忆,但就是在这些不完美的躯体下却有着一个坚强不屈的灵魂和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无论生活带给她多少困难,她都不曾放弃希望,坚定执着地追逐着心中的梦想,尽管很多时候她笨拙的肢体动作让她显得格外滑稽,但这也让她有了一种别样的可爱和单纯。这样的人在主流的社会文化中注定是被边缘化的,可是她却用自己的力量反抗着社会秩序。《仙女》中作为秩序代表的警员、精神病院护士以及商店店主和店员,在追逐菲奥娜的过程中屡遭戏耍,反倒显得有些滑稽,并且从另一方面看,这些社会秩序的守护者其实是盲目的,他们机械而麻木地活着,根本不知道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反倒是心智不全的菲奥娜,处处播撒着爱与希望,作为旅店管理员多姆的生活乏味单调,却因为菲奥娜的突然闯入焕发出了生机与乐趣,影片最后的油罐大爆炸,一众警察始终无法分开正在拥吻的两人,也是主创们对社会现实的小小发泄和对主流社会的无情讽刺,使得影片又带有了几分黑色幽默的味道。
  爱情是电影永恒的主題,菲奥娜·戈登始终在她的电影中追逐爱情的圆满。《伦巴》全片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句台词,即使没有字幕观众也不难理解影片的内容,但是影片不仅通过戏剧化的情节和舞台化的表演完成了叙事,也表达和诠释了夫妻之间最美好的爱情,面对忘记一切的丈夫和自己残缺的身体,菲奥娜从来没有放弃希望。“即使你已经将我全部忘记,再次相遇时我还会让你爱上我。”这是菲奥娜对这个浮躁社会发出的一声呐喊。影片通过夫妻二人这样一段充满幻想主义的情感历险,把爱情主题描绘得极为理想,浪漫却不张扬,即便遇到巨大的波折也无法把两个人分开,让观众在笑与泪中品读人生的味道。
  菲奥娜·戈登电影中的人物在主流社会中似乎都不能算作成功的人,但就是这些有些笨拙和滑稽的草根阶层们,用他们不完美的身体展现了完美的灵魂,使影片具有了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和温暖。
  二、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欢快歌舞
  歌舞艺术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电影艺术中的歌舞更是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电影中融入歌舞不仅可以提高影片的视觉效果,使其具备了赏心悦目的娱乐功能,更可以成为表达故事情节的载体,直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影片主题。菲奥娜·戈登在她的电影中就让歌舞直接参与到叙事中去,将惟妙惟肖的歌舞和动人心弦的故事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给观众呈现出一幕幕异彩纷呈的舞台剧,影片借助丰富多彩的歌舞,使之成为电影叙事内容的一部分,甚至其中的曲调歌词和舞蹈元素都化作了镜头语言,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使歌舞在影片中有了隐喻暗示的意义。《仙女》中在“朦胧的爱咖啡馆”里有这样一场歌唱表演,身姿并不优美的橄榄球拉拉队员唱着悠扬缠绵的歌剧,上一秒还在嚎啕大哭的婴儿渐渐安静下来;心情烦躁低落的众人静静的聆听着曲调,专注地凝视着她;平日里总爱走神、视力极差的咖啡店老板神情肃穆、眼神中饱含深情。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菲奥娜·戈登的电影故事情节充满幻想、歌舞表演欢快动感、画面色彩冲击强烈,但是片尾曲一律都采用了舒缓柔和的浪漫曲调,也表达了她对人生的最终感悟,无论生活中会经历多少跌宕起伏和快乐失望,最终都会回归平静。
  相比于音乐的隐晦寓意,菲奥娜·戈登电影中舞蹈的表意则鲜明得多。影片的草根们用热烈奔放的舞蹈表达他们对生活和人生的体会与思考。《伦巴》中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夫妻二人的生活陷入绝望,原本应该在舞台上展现风采的二人只能沉默的背靠背坐着,但是不甘寂寞的二人在内心里仍然对舞蹈有着强烈的渴望,此时一段投影在墙上的舞蹈完美诠释了两人的内心世界。这段舞蹈既是两人对往日快乐时光的缅怀、对现实无奈的屈从,但也饱含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向往,黑白的画面中真实的两人静默的独坐,但是墙壁上幻影热情动感的舞蹈则表现出他们对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念,使得影片充分挖掘了舞蹈和生活之间滑稽与奇幻的映射。事实上,影片在两人出了车祸之后,菲奥娜勇敢露出一截假肢,迈着笨拙的脚步行走时,就已经有了点黑色幽默的味道,影片中贯穿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但是结尾处的一段浪漫共舞还是赋予了影片一丝温情。《迷失巴黎》中菲奥娜的姑妈尽管已经非常年老,但是和爱人重逢后,两人坐在长椅上欢快的共舞一曲,镜头中是两人的特写镜头,他们脚上踩着欢快的节奏,眼神中带着满满的笑意,表现了他们曾经美好的年华和如今对人生的乐观和豁达,让影片在幽默的外衣下,内里泛着暖人心脾的柔和情感。   三、 波普艺术中的戏仿叙事与绚丽画面
  波普艺术是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大众视觉艺术,它从流行的商业文化和都市生活中的日常事物中取材,通过解构、戏仿、拼贴、反复的方式进行颠覆式的再创作,对经典文化历史进行有效结构置换的同时,也使之成为新的艺术表现形态。菲奥娜·戈登在她的电影中大量采用了波普艺术形式,这当中既包括电影中某些故事情节对其他影片的刻意戏仿,也包括画面风格呈现出明显的波普色彩,采用大胆靓丽世俗的颜色,用缤纷多彩的视觉感受构建出一幕幕如梦境般的奇妙场景,强烈的色彩搭配碰撞出奇妙的视觉效果,使得她的影片仿佛是一个二维平面动画片。
  戏仿是对传统经典进行解构,将原著经典的场景与情节通过调侃、戏谑的方式进行模仿和再现,在自己的作品中用观众熟悉的片段进行叙事,营造出一种“熟悉的陌生化”氛围,达到了戏谑和诙谐的审美效果。《迷失巴黎》中菲奥娜和一段在饭店的探戈舞蹈戏仿了《闻相识女人》中的经典片段,在高级的游轮餐厅里,衣着古怪甚至破旧的多姆到处邀人共舞,在被所有人拒绝之后,他直接拉起了正在独自进餐的菲奥娜,开始了一段美妙的双人探戈,此时餐厅的众人配合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身体为他们伴舞,两人在浪漫的音乐中深情的注视着彼此,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感情经历,只不过相比于原作里中校和陌生女子在高贵典雅的舞步下仿佛融为一体,菲奥娜和多姆的共舞则尽是木讷僵硬的肢体动作,带着明显的滑稽与幽默的个人风格特色,影片用这样一段观众陌生又熟悉的桥段推动了情节发展、刻画了人物性格。戏仿是一种文化的狂欢,是一种特殊的游戏方式,它让崇高的艺术变得平民化,为影片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增添了娱乐性和审美性。
  波普艺术擅长用极具张力的色彩来表达情感,可以为菲奥娜·戈登电影中的色彩使用做一个贴切的比喻——“插画电影”。用插画般的大景别、空镜头,以及画外空间无限延伸构图形式进行情景创设,同时将人物置于画面中心,用色彩缤纷的流行风格混合装饰风格,营造出手绘制作感十分强烈的画面效果。《伦巴》中丈夫多姆红色与绿色的服装搭配,妻子在失去一段小腿后,也总是身穿色彩亮丽的连衣裙,另一只脚上依然穿着暖黄色的高跟鞋,整体的背景色彩则多是柔和的暖色系,使得人物完全从画面中跳脱出来,用这样精心搭配的超现实主义色彩暗示人物心境和所处环境,也渲染了男女主人公之间荒诞离奇的感情经历,与此同时,画面中简洁的道具的摆放刻意营造出平面化的视觉效果,和大面积、多色彩的填充搭配为影片平添了几分花哨和迷幻的感觉。
  结语
  现代性发展下的社会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人们每天重复着机械的工作,繁忙劳碌却丢失了本心,忘記了曾经美好的幻想和心中的梦想,也不再相信孩提时代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但是,菲奥娜·戈登电影中的这些看似不符合正常逻辑的人生经历和单纯可爱到有些滑稽的小人物,让我们找到了久违的拙朴感,面对生活的艰难与考验,他们依旧可以尽情的唱歌跳舞,在追逐自我人生梦想的同时为观众编织起了充满想象与梦幻童年梦境,让我们感受久违的关爱和温暖,重拾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守候。
其他文献
摘 要: 《释诂》是《尔雅》中较重要的一篇,历代注解较多。本文采用札记形式,对《尔雅·释诂》篇中有疑义的部分,结合历代代表性注解进行补充、考证,或提出的新见解。  关键词: 《尔雅·释诂》 疑义 管见    《释诂》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辞书《尔雅》的第一篇。历代关于它的注解著作卷帙浩繁,各家解释各异。并且该篇中包含大量有关训诂学的方法、术语、内容,同训、互训、递训、反训、申训、声训、义界等方法到处可
摘 要: 初一语文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初一新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见到新的老师和同学,触及到新的知识,其心理发生了巨变:新鲜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强,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优势,处理好中小学阶段的衔接。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的自学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并要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打下良好的
赵薇导演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新时代女性导演对女性主义的重新阐释和发展。她的作品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和赞赏,票房的号召力毫不逊色于男性导演。从2013年4月26日在全国公映截止到5月29日,票房已过7亿,成为女性导演电影票房的最高成绩。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仅是导演和演员的强大号召力,而是因为这是一部超越了一般青春爱情文艺片的男性视角,使影片拥有一种自省式的女性主义气息,并且以女性主
摘要: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切入点加以论述,指出“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造园艺术的基本思想来源,介绍了园林建筑意境创造的空间的艺术手法。并阐述了苏州古典园林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影响。同时指出现代室内设计不能只注重形式,应当继承和弘扬创造这种形式的传统思想,再利用现代界面色彩、质感、造型和光的穿插进行创新,才能创造出丰富的、有品味的、高层次的室内空间。  关键词:苏州古典园林 “天人合一” 意境
摘 要: 近年来,远程教育发展迅速,对作为远程教育发展主力军的外聘教师该如何管理,已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外聘教师管理实践为例,就外聘教师在远程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外聘教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针对外聘教师有效管理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外聘教师 有效管理    近年来,远程教育特别是网络教育蓬勃发展,外聘教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有关部门十
一、 厉鬼变成了魅惑的狐妖  电影《画皮》脱胎于清代蒲松龄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属于多篇汇集的文言短篇小说本。《画皮》只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也只有1600余字。说的依然是劝善惩恶,假借狐妖暗喻人间,是一部主旨鲜明的警示之作。全部的《聊斋志异》内容丰扩,故事杂生,题材绝大部分来源于作者斋棚的茶余闲话,古怪轶闻,夫媪咋舌混聚其中,它的全书主调都是对封建制度种种吏束的暗嫉和责骂,记述平常,却孤愤在胸,可
摘 要: 新聞语篇中的消息来源,引用方式、内容、对象等都会影响到大众对新闻的感受和态度等方面。本文针对《纽约时报》关于新疆7.5事件于2009年9月5日发布的新闻“China Says Five Dead in Latest Xinjiang Unrest”主要从消息来源、转述方式和转述词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揭示该报道显而易见的有意偏颇。  关键词: 新闻语篇 消息来源 转述方式 转述词    在
摘要: 本文论述了《庄子·天下》之天下视域中的道术与方术,认为无论《天下》之身家背景如何,它的存在性都体现了古人曾经拥有的那种致力于在全局观照内解决问题的卓越思路。  关键词: 《庄子·天下》 道术 方术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
在2019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外国电影单元中,来自德国的多部电影以其丰富的想象、精美的制作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重点关注,电影《Der Zauberlehrling(魔法师的实习生)》(Frank Stoye,2017)作为展映影片之一,以小成本发挥创意,以精益求精的流程完成了包括创意改编、实景拍摄、动画效果、音乐创作等富有难度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导演的统筹规划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位创作实践经
一、寻美之道的“天时”    (一)书画艺术鉴藏与经济发肢  书画艺术鉴藏的发展度往往是衡量某个国家文化现代化程度的显要因素,孙诒让《墨子闲诂》言:“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良好势态为书画艺术与鉴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母体,寻美之道的“天时”因素相当完备,各种具有现代文化含义的书画艺术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