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课比较法之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1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一、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作用
  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采用比较法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可使学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未知概念,获得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如讲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型,先用绿藻的自养方式作对比,引出异养的含义。
  2.可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
  生物学知识,本来有它固有的联系,但在教材编写时,不得已将它们分割开来,编入不同章节中。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将分散了的系统的知识适时相应地集中起来,阐明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规律间的关系。如讲动物的进化规律时,把各门动物的神经进行比较,就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动物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进化的。
  3.可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中学生认识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那些相近的概念、成双成对、成列成排、前后联系的名词混淆不清,琢磨不定。有比较才能鉴别,一切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法,突出一方,找出它们的异同,就可避免混淆和张冠李戴。如讲穗状花序时,用总状花序作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可使学生清楚地掌握这一对概念。
  二、比较法的类型及其运用
  中学生物学主要是讲述生命现象的共性和个性,都是科学家们经过反复比较,从理论上概括总结出来的。生命现象之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纵横交错,网络复杂。生命现象的多样性决定了比较法的多样性。一般的比较法有类比、列比、历比、寡众比和综合比。
  1.类比。就是根据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系统性,进行类型或类别比较的方法。根据被对比各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类比法又分为类型比较法和类别比较法。前者是把同类的各个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共同性和相似性,进行归纳教学的方法。如学生已学过了地上茎的知识,在讲授地下茎时,将其特点分别与地上茎特点作相应比较,或者让学生把两个实物对比分析,这样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学似地获得新的知识,建立起同类的概念。后者是把不同类的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特殊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的教学方法。如绿藻和兰藻的比较,鲸和鱼的比较,可使学生在原有一类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另一类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
  2.列比。列比就是把相对独立的互为并列的几个生命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如:绿色开花植物的各种根(或茎、或叶、或花、或果实)的比较;昆虫纲各目动物口器的比较;等等。可使学生从中清楚地认识到繁多的生物器官与其功能和环境条件相适应。
  3.历比。历比就是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将某一生命现象发生发展历程分阶段进行比较的方法。如将高等植物各类的根(或茎、叶),按进化程序比较,可帮助学生具体生动地认识到:植物的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
  4.寡众比。寡众比就是将同类中的一事物同众事物比较的方法。一般以一事物为圆心,与众事物分别比较,而众事物之间不进行比较。如把茄科与锦葵科、蔷薇科、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分别进行比较,强化对茄科主要特征的认识和记忆。
  5.综合比。综合比就是把一系列的各个生命现象的诸方面进行比较的方法。一般用在总复习末期,将一本教材(或一编)的内容,分纵类和横行,综合整理,分析精炼,列出一览图表,让学生灵活运用上述各种比较法,掌握个别和整体知识的网络关系,积零为整,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
  三、运用比较法需注意的问题
  1.选准比较因子。比较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很广泛,但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用来作比较的。只有具有比较意义和条件的双方,才能确立为比较对象。一般要符合如下比较的基本条件:
  (1)同类不同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一种植物体与另一种植物体;一种动物体与另一种动物体;一种植物群落与另一种植物群落;一个动物类群与另一个动物类群。它们分别隶属于同一大类中的不同小类。比较的目的:求其异同,寻其特点。
  (2)非同类事物的比较。非同类事物的比较,属于借比。如:双子叶植物叶脉呈网状,栅栏组织象栅栏,海绵组织似海绵等。比较的目的:借以说明某些难于想象的事物,使学生理解某些抽象的事物。
  (3)本质特征相同或相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动物进化原因与植物进化原因;呼吸作用实质与光合作用实质等相比。
  2.贴近学生思维要求。运用比较法时需“驾轻就熟”,“就地取材”,不要找那些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对象,更不要找那些比本体还要复杂,令人费解的对象。如:比较蜂群中蜂王、雄蜂、工蜂的区别。引导学生分别从三种蜂的身体大孝卵的受精情况、蜂房大孝幼虫期食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职能等加以比较。
  3.灵活综合应用。由前所述,比较法虽分几种,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纵横交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生物教学中,可根据知识的特点和需要,灵活运用。
  总之,生物教学中利用比较法教学的因素和内容很多,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总结和把握,有意识地利用比较法的优点,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其他文献
1918年集美小学创立时,陈嘉庚先生从中华文化精髓中提炼出“诚毅”二字作为校训。诚者,诚以为国,实事求是,大公无私;毅者,毅以处事,百折不挠,努力奋斗。“诚毅”教育须有教师的引导,方能有效落实。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要结合各学科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和“诚毅”教育的统一,才能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
【摘要】随着2004年的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变动,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创新性改革。且在如今,仍有许多高中院校偏重智育的发展,而忽视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培育,这些现象影响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基于此,论文在分析高中政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目前,高中政治重高分、轻德育;教学内容单一、书面化严重。教师应该树立
【摘 要】当代是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人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创新意识。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想办法培养出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各种合格公民。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要改革我们的教育理念,改革我们的教材以及授课方法。本文主要以利用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课堂的教学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生物学 应用  新时期要求培养出的学生要具有创新和自主意识,作为教师
【摘要】高中物理课程作为一门自然学科,需要开展一定的实验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实验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激发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优化物理实验,提高物理实验的质量已经成为今后教育教学的重点。本文中,笔者结合学情、教学内容,并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探究了如何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希望能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广泛普及,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得到了极大的推进,这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本文就长江航运机关档
测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日常教学中被最广泛采用的传统评价手段之一。教师可以及时地跟进、动态地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发展,从而优化后续的教学方案并为个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和家长可以得到阶段性的学业反馈与诊断,继而调整学习策略。因此,对小学英语测试型评价手段进行创新与优化是很有价值和必要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搜集分析,探讨如何在现行教学条件下实现对小学英语测试型评价的多元优化,为
【摘要】人文素质培养是教育之魂,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人文素养渗透的途径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文素养 途径  2015年的高考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回看今年的高考英语福建和全国卷可发现,它们除了考查学科素养外,还充分考查了人文素养。如全国卷的完形填空题这次还是千年的话题--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福建卷在单选题干的选材上体现正能量,如“facing the failure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