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粽子球是我国独创研制的球种之一,形状有其中国传统性,形似放大了的端午粽子而得名。1992年被国家体委列为中国大众体育纪录项目,1998年被定为上海全民健身节活动项目。这种竞技项目没有什么门槛,一学就会。攻防转换,互动合作、对抗性强,能培养孩子们的耐力、灵敏度、反应能力以及投掷水平。
一、器材特点
首先,粽子球既不是常见的圆形,也不是橄榄形,而是形如粽子的正六棱锥体。由于球形的特点,使球的反弹无规律可循,因此在玩的过程中增加了相当的趣味性。
其次,粽子球的色彩分为五种:指红、黄、绿、蓝、紫(或白、黑)。球的这五种颜色与民俗文化元素相呼应。
二、运动特点
粽子球运动本身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趣味性游戏,一部分是竞技性对抗。对普通大众而言,它有一套基本的游戏方式;而对大中小学生即青少年来说,除了趣味性游戏之外,还有一套更具特色的对抗性竞技运动规则,可供他们尽情地享用。
(一)趣味性游戏玩法介绍
1.拍法
单人拍球:运动员在直径3.6米的圆圈内用手连续拍粽子球,至中断为止,每人拍三次,以其中最高一次成绩为个人成绩,多者胜。
三人轮流拍球:三名运动员编成1、2、3号,在直径为8米的圆圈内接力拍球,按编号顺序每人拍两次,也可拍一次,每队拍三次,记总成绩,多者胜。
2.抛接躲闪法
可结合橄榄球、Netball以及手球等众多球类项目的不同特点,创编出多种“粽子球”的比赛形式。
(二)传统竞技运动规则介绍
它的规则和其他球类有所不同,通常的球类是两方竞技,而这种球是三方各5人竞技,有三个球门。在一个圆形的场地中,三方队员各占据等边三角形的一个点。抱球进攻对方大门,但每人走步不超过四步,互相传球,对方的队员可以阻拦或是抱住持球的队员,其他队员不可进攻,球进对方大门得分,每节比赛10分钟,一场比赛共三节。
三、引入校园的策略
那么如何有效地在校园中开展和推广这个运动项目?我们为此做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1.课堂“学”
要使全校学生普遍参与“粽子球”活动,人人会玩“粽子球”,课堂教学是基础,它是学生获取粽子球知识,掌握粽子球基本动作的主要阵地。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兴趣培养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对粽子球有所认识,让他们经常摸球,以最基本的体验,熟悉球性、增强球感,并从中得到乐趣;中年级同学以学习粽子球的基本技术技能为主,从基本的传接球、投球技术到封球、断球等,通过多种形式,学习正确的方法,掌握动作要领,练好基本功;高年级同学除了进行粽子球技术强化训练外,还通过比赛等多种活动,使其基本技术得以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进攻技术,包括传接球技术、射门技术、突破技术和投球技术;防守技术,包括封球、打球、抢球、断球。通过示范法、分层法、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粽子球的运动技术。
2.课后“玩”
为了使粽子球成为学生喜欢的运动内容,成为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玩法。为此,我们创编出多种多样的“粽子球”游戏,例如快乐躲闪“粽子球”、快传准投“粽子球”、夺“粽”奇兵、你抛我接“粽子球”、花样拍球等,以渗透粽子球的技术要领。
3.经常“赛”
在体育教学和课余体锻中,灵活巧妙地组织一些比赛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组织男女混合赛、小组对抗赛、班级友谊赛、课外交流赛、师生联谊赛等。
“粽子球”是我国传统特色体育项目。我国学校体育包含着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因此将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引入校园,融入课堂教学,使之得到传承与延续,这不仅仅是多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一种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喜欢民族体育的同时,来提升它的价值;在获取快乐的同时,得到身心健康,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民族体育的阳光!
一、器材特点
首先,粽子球既不是常见的圆形,也不是橄榄形,而是形如粽子的正六棱锥体。由于球形的特点,使球的反弹无规律可循,因此在玩的过程中增加了相当的趣味性。
其次,粽子球的色彩分为五种:指红、黄、绿、蓝、紫(或白、黑)。球的这五种颜色与民俗文化元素相呼应。
二、运动特点
粽子球运动本身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趣味性游戏,一部分是竞技性对抗。对普通大众而言,它有一套基本的游戏方式;而对大中小学生即青少年来说,除了趣味性游戏之外,还有一套更具特色的对抗性竞技运动规则,可供他们尽情地享用。
(一)趣味性游戏玩法介绍
1.拍法
单人拍球:运动员在直径3.6米的圆圈内用手连续拍粽子球,至中断为止,每人拍三次,以其中最高一次成绩为个人成绩,多者胜。
三人轮流拍球:三名运动员编成1、2、3号,在直径为8米的圆圈内接力拍球,按编号顺序每人拍两次,也可拍一次,每队拍三次,记总成绩,多者胜。
2.抛接躲闪法
可结合橄榄球、Netball以及手球等众多球类项目的不同特点,创编出多种“粽子球”的比赛形式。
(二)传统竞技运动规则介绍
它的规则和其他球类有所不同,通常的球类是两方竞技,而这种球是三方各5人竞技,有三个球门。在一个圆形的场地中,三方队员各占据等边三角形的一个点。抱球进攻对方大门,但每人走步不超过四步,互相传球,对方的队员可以阻拦或是抱住持球的队员,其他队员不可进攻,球进对方大门得分,每节比赛10分钟,一场比赛共三节。
三、引入校园的策略
那么如何有效地在校园中开展和推广这个运动项目?我们为此做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1.课堂“学”
要使全校学生普遍参与“粽子球”活动,人人会玩“粽子球”,课堂教学是基础,它是学生获取粽子球知识,掌握粽子球基本动作的主要阵地。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兴趣培养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对粽子球有所认识,让他们经常摸球,以最基本的体验,熟悉球性、增强球感,并从中得到乐趣;中年级同学以学习粽子球的基本技术技能为主,从基本的传接球、投球技术到封球、断球等,通过多种形式,学习正确的方法,掌握动作要领,练好基本功;高年级同学除了进行粽子球技术强化训练外,还通过比赛等多种活动,使其基本技术得以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进攻技术,包括传接球技术、射门技术、突破技术和投球技术;防守技术,包括封球、打球、抢球、断球。通过示范法、分层法、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粽子球的运动技术。
2.课后“玩”
为了使粽子球成为学生喜欢的运动内容,成为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玩法。为此,我们创编出多种多样的“粽子球”游戏,例如快乐躲闪“粽子球”、快传准投“粽子球”、夺“粽”奇兵、你抛我接“粽子球”、花样拍球等,以渗透粽子球的技术要领。
3.经常“赛”
在体育教学和课余体锻中,灵活巧妙地组织一些比赛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组织男女混合赛、小组对抗赛、班级友谊赛、课外交流赛、师生联谊赛等。
“粽子球”是我国传统特色体育项目。我国学校体育包含着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因此将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引入校园,融入课堂教学,使之得到传承与延续,这不仅仅是多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一种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喜欢民族体育的同时,来提升它的价值;在获取快乐的同时,得到身心健康,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民族体育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