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球运动引入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ians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粽子球是我国独创研制的球种之一,形状有其中国传统性,形似放大了的端午粽子而得名。1992年被国家体委列为中国大众体育纪录项目,1998年被定为上海全民健身节活动项目。这种竞技项目没有什么门槛,一学就会。攻防转换,互动合作、对抗性强,能培养孩子们的耐力、灵敏度、反应能力以及投掷水平。
  
  一、器材特点
  
  首先,粽子球既不是常见的圆形,也不是橄榄形,而是形如粽子的正六棱锥体。由于球形的特点,使球的反弹无规律可循,因此在玩的过程中增加了相当的趣味性。
  其次,粽子球的色彩分为五种:指红、黄、绿、蓝、紫(或白、黑)。球的这五种颜色与民俗文化元素相呼应。
  
  二、运动特点
  
  粽子球运动本身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趣味性游戏,一部分是竞技性对抗。对普通大众而言,它有一套基本的游戏方式;而对大中小学生即青少年来说,除了趣味性游戏之外,还有一套更具特色的对抗性竞技运动规则,可供他们尽情地享用。
  (一)趣味性游戏玩法介绍
  1.拍法
  单人拍球:运动员在直径3.6米的圆圈内用手连续拍粽子球,至中断为止,每人拍三次,以其中最高一次成绩为个人成绩,多者胜。
  三人轮流拍球:三名运动员编成1、2、3号,在直径为8米的圆圈内接力拍球,按编号顺序每人拍两次,也可拍一次,每队拍三次,记总成绩,多者胜。
  2.抛接躲闪法
  可结合橄榄球、Netball以及手球等众多球类项目的不同特点,创编出多种“粽子球”的比赛形式。
  (二)传统竞技运动规则介绍
  它的规则和其他球类有所不同,通常的球类是两方竞技,而这种球是三方各5人竞技,有三个球门。在一个圆形的场地中,三方队员各占据等边三角形的一个点。抱球进攻对方大门,但每人走步不超过四步,互相传球,对方的队员可以阻拦或是抱住持球的队员,其他队员不可进攻,球进对方大门得分,每节比赛10分钟,一场比赛共三节。
  
  三、引入校园的策略
  
  那么如何有效地在校园中开展和推广这个运动项目?我们为此做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1.课堂“学”
  要使全校学生普遍参与“粽子球”活动,人人会玩“粽子球”,课堂教学是基础,它是学生获取粽子球知识,掌握粽子球基本动作的主要阵地。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兴趣培养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对粽子球有所认识,让他们经常摸球,以最基本的体验,熟悉球性、增强球感,并从中得到乐趣;中年级同学以学习粽子球的基本技术技能为主,从基本的传接球、投球技术到封球、断球等,通过多种形式,学习正确的方法,掌握动作要领,练好基本功;高年级同学除了进行粽子球技术强化训练外,还通过比赛等多种活动,使其基本技术得以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进攻技术,包括传接球技术、射门技术、突破技术和投球技术;防守技术,包括封球、打球、抢球、断球。通过示范法、分层法、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粽子球的运动技术。
  2.课后“玩”
  为了使粽子球成为学生喜欢的运动内容,成为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玩法。为此,我们创编出多种多样的“粽子球”游戏,例如快乐躲闪“粽子球”、快传准投“粽子球”、夺“粽”奇兵、你抛我接“粽子球”、花样拍球等,以渗透粽子球的技术要领。
  3.经常“赛”
  在体育教学和课余体锻中,灵活巧妙地组织一些比赛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组织男女混合赛、小组对抗赛、班级友谊赛、课外交流赛、师生联谊赛等。
  “粽子球”是我国传统特色体育项目。我国学校体育包含着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因此将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引入校园,融入课堂教学,使之得到传承与延续,这不仅仅是多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一种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喜欢民族体育的同时,来提升它的价值;在获取快乐的同时,得到身心健康,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民族体育的阳光!
其他文献
2008年11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同志来南通调研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模式。在通期间,召集了南通中学校长缪建新,排球队教练夏勤,教师代表潘雪峰,学生代表任佳艳进行座谈,了解我校教体结合模式的运转情况,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13日刘鹏同志又专程到南通中学进行实地调研,并对我校教体结合王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我们说,“教体结合”不是南通中学的特产,比如清华的跳水队,北理工的足球队,
拜读了《巧用“阳光德育卡”,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学,2011.2,P77)一文,不禁为许娜老师的教育智慧拍手叫好。许老师将针对语数学科推行的“阳光德育卡”制度引入了体育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好(如学会一节操、自觉维护纪律、主动帮助同学等)就奖励一颗星星,10颗星星换一张“成长激励卡”,10张“成长激励卡”换一张“德育金卡”……以此类推。另外,违反课堂常规的扣5分,一颗星星可抵消5分。诚如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的教学理念更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强调以学生主动的学习为主,以教师的教为辅。笔者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和实验了实施学生自选学习项目的方法,并在体育教学中加以运用,取得满意的效果,对于我们探索新理念和落实新课改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青岛33中2008届学生,男183人,
球类运动项目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目前条件下,一些学校限于教育经费的短缺和不足,可能存在体育场地简陋和缺乏的状况,导致有活动器材而没有相对应的场地或者学生和器材数量多而场地少的局面。为了充分发挥各校现有场地、器材和设施的效能,提高其使用率,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大胆创新、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把一些球类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之间的场地和器材进行相互移植,
随着初、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行,对每位教师、每所学校、每位教研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时代的要求,努力深化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了体育教研工作的主题。这些年来,我市在体育教育教学、教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我市体育教师在省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基本功大奖赛、论文评比等比赛中成绩显著;多位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特别是在《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田径》
2010年第3期刊登了潘雪峰老师撰写的文章: 《分组教学的运用例析——基于对四个教学片段的描述》(以下简称《例析》),该文既有理论阐述,又有案例剖析,为一线教师进行恰当的分组教学提供了清晰且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指导,但笔者对《例析》一文中“存在不足的分组教学”部分所提供的两则案例有另外一些思考。  [案例再现A]  在一节武术课中,在学生基本掌握6个武术动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组创编动作组合,动作顺序
一、游戏目标  本游戏巧妙新颖地将足球和篮球运动设为同场竞技,综合运用足球和篮球的竞技特点,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正规规则的限制,简便易行,趣味性强,深受学生喜欢。    二、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跨栏架一副。    三、比赛方法  将篮球场以中线为界划分为左右两个半场,一边为篮球场地,另一边为足球场地,足球场底线中间放置一副1m高左右的跨栏架作为球门。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队,每队4-5人。每场比
一、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工作。  体育课堂常规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无须强求一律。常规条文的制定,应明确具体,其内容包括师、生两个方面,一般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如教师课前的备课和制订教案,了解学生的情况,场地、器材的准备,安全设施和清洁卫生工作,以及服装的准备
一、设计理念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主旨”的教学策略,激
一、拍背称王(图1)  1.游戏准备:半个篮球场大的场地4块,四角放上标志物;学生15人左右一小组,分成4个组,分别在4个场地内散开。  2.游戏方法:听教师信号后,学生相互间用手拍背,尽量能拍到别人,同时积极移动、灵活躲闪,防止被他人拍中;被他人拍中的同学退到标志物处,不再参与拍背,但是要提醒自己的好友进行躲闪,场地中最后一人获胜称王。游戏可进行多次。  3.游戏价值:学生积极移动、灵活躲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