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与健康标准课程标准是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体育教师 角色转变
自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全体高中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培训,主动学习《标准》的思想理念和目标体系,但多数教师对在实践中如何实施缺少具体思路,存在困惑。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无论是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在课程内容及实施要求上都发生巨大变化。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者,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中小学顺利推进,体育教师是关键。为此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中的角色应发生相应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师应该成为做教学过程的服务者
传统的教学教师有三大任务:传道、授业、解惑,这三大任务告诉我们,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师所传之道,获得教师所授之业,弄清教师所解之惑,是被动接受的受体,应该为教师所讲之唯听,唯教师所受之为得。虽然教育改革促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但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师道尊严的现象仍然存在。学校教学还是教师说了算,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并不需要思考,只要学会就行,这种做法完全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
未来的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目标的,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而每个学生在健康的需求上是不一致的,这种个体需求有两个:一是社会需求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二是学生对健康的理解决定他们的需求。当然,关于对健康观的认识,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因此,面对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标教师决不能沿袭传统,用车螺丝帽的方法进行教学,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健康观,实现自己的健康目标。
2.体育教师应该成为师生关系的建立者
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是体育课堂的组织者,是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源泉,是体育课堂纪律的绝对权威,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工作只由体育教师一人承担。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经常出现“教师脸铁青,学生连脸发白”的尴尬局面,严重压抑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影响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数素有四个: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其中教材和环境是相对稳定的,而教师与学生则是可以变化的因素,教学过程的运转、教学效果与两个课变化因素关系最大。教师与学生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能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教学中扮演学生的朋友、伙伴、合作者的角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心理,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才能体会到体育带来的愉悦,达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3.体育教师应该成为多种体育职能的承担者
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的理念之一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可见终身体育的思想受到体育课程专家的关注,这是课程改革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的体现。
按照终身体育的观点,家庭、社会具有重大的责任,需要把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协同起来,形成巨大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已超越单纯的体育教学职能。体育教师除了要有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以外,还要组织指导学生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利用校外各种体育资源与学生家长、专业体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合作,促进学生校内外体育学习的结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在意识、技能、习惯上奠定基础。
4.体育教师应该成为多样化体育教学的实施者
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体育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应补充相关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实施多样化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善于组织多种体育学习活动,而且要善于掌握多种教的方法,突出学生的学法教学,在体育教学内容、时间和场地上具有灵活性。要学会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最佳教学手段。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技术产生和发展,并帮助学生识别其中的价值,选择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实施多种体育教学评价,如自我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总之,体育教学要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因才(学生)施教和因材(教材)并举,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无论是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在教学要求上都对基层体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转变“师道尊严”的观念,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帮助者是使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在体育教学中得以落实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倪恩聪.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如何培养学生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J].新课程(中学版),2009(09).
[2]刘素兰,韩保根,汤娜.对体育健康课程五个学习领域的再认识[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3]徐峰.现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的比较研究——以英、美、加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6).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体育教师 角色转变
自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全体高中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培训,主动学习《标准》的思想理念和目标体系,但多数教师对在实践中如何实施缺少具体思路,存在困惑。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无论是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在课程内容及实施要求上都发生巨大变化。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者,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中小学顺利推进,体育教师是关键。为此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中的角色应发生相应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师应该成为做教学过程的服务者
传统的教学教师有三大任务:传道、授业、解惑,这三大任务告诉我们,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师所传之道,获得教师所授之业,弄清教师所解之惑,是被动接受的受体,应该为教师所讲之唯听,唯教师所受之为得。虽然教育改革促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但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师道尊严的现象仍然存在。学校教学还是教师说了算,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并不需要思考,只要学会就行,这种做法完全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
未来的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目标的,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而每个学生在健康的需求上是不一致的,这种个体需求有两个:一是社会需求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二是学生对健康的理解决定他们的需求。当然,关于对健康观的认识,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因此,面对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标教师决不能沿袭传统,用车螺丝帽的方法进行教学,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健康观,实现自己的健康目标。
2.体育教师应该成为师生关系的建立者
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是体育课堂的组织者,是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源泉,是体育课堂纪律的绝对权威,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工作只由体育教师一人承担。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经常出现“教师脸铁青,学生连脸发白”的尴尬局面,严重压抑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影响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数素有四个: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其中教材和环境是相对稳定的,而教师与学生则是可以变化的因素,教学过程的运转、教学效果与两个课变化因素关系最大。教师与学生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能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教学中扮演学生的朋友、伙伴、合作者的角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心理,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才能体会到体育带来的愉悦,达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3.体育教师应该成为多种体育职能的承担者
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的理念之一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可见终身体育的思想受到体育课程专家的关注,这是课程改革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的体现。
按照终身体育的观点,家庭、社会具有重大的责任,需要把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协同起来,形成巨大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已超越单纯的体育教学职能。体育教师除了要有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以外,还要组织指导学生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利用校外各种体育资源与学生家长、专业体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合作,促进学生校内外体育学习的结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在意识、技能、习惯上奠定基础。
4.体育教师应该成为多样化体育教学的实施者
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体育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应补充相关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实施多样化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善于组织多种体育学习活动,而且要善于掌握多种教的方法,突出学生的学法教学,在体育教学内容、时间和场地上具有灵活性。要学会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最佳教学手段。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技术产生和发展,并帮助学生识别其中的价值,选择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实施多种体育教学评价,如自我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总之,体育教学要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因才(学生)施教和因材(教材)并举,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无论是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在教学要求上都对基层体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转变“师道尊严”的观念,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帮助者是使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在体育教学中得以落实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倪恩聪.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如何培养学生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J].新课程(中学版),2009(09).
[2]刘素兰,韩保根,汤娜.对体育健康课程五个学习领域的再认识[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3]徐峰.现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的比较研究——以英、美、加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