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原农民到边疆开垦者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出自《左传》,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用来形容创业的艰苦。在当代,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曾经在物质匮乏、自然条件恶劣的戈壁荒滩上,挥动着手中的坎土曼,开垦出片片绿洲。他们就是可敬可爱的边疆建设者——新疆兵团人。今天的第一师阿拉尔市五团所在地,在1956年前是黄羊与野猪出没、红柳与芦苇丛生的荒蛮之地。自1956年开始,包括转业战士、河南支边农民、上海支边知青等天南海北的建设者汇集于此,屯垦戍边,建设新家园。
  我原先是河南省唐河县的一名普通农民。1956年6月,河南省南阳专区唐河县政府向各乡发出到新疆参加边疆建设的号召,我就积极报了名。
  为什么会这样积极呢?这就要从1949年解放前后的经历说起。
  穷苦出身,主动请缨
  1933年10月,我出生在一个雇农的家庭。从我记事起,全家就给地主干活。父母给地主种地,我给地主放牛,没有一寸土地是自己的。1949年7月,唐河县解放了,村里驻了一所部队的后方医院。那年我16岁,没事老往医院跑,虽说半大不小的,但也懂事了,逐步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知道了穷人为什么会穷,地主为什么会富。结合自己家里的情况,我体会很深,就积极参加减租减息运动。
  1950年初,我又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在党的领导下,打倒了地主,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1950年6月,我成为乡里第一批青年团员,真正感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当家做主人,因此对党的感情越发深厚,奠定了永远跟党走的思想基础。1951年,参加治理淮河,1952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治淮工地回来后,担任乡治保主任和基干民兵队长。有了这些经历,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建设边疆的队伍。
  当年,对报名的人审核很严格,年龄大和家庭成分不好的人都刷掉了。由于我在乡里承担了一些工作,乡里领导也不想让我到新疆去。但是我想到前几次征兵时,乡里都不让我走,这次憋足了劲,执意要去,乡领导最终同意了我的要求。
  这一次从唐河县进疆的支边青年农民有900余人,乘火车到甘肃张掖后换乘卡车。车上装了半车水泥,我们就坐在放在水泥包的行李上。一路上的颠簸弄得我们灰头土脸,到大河沿把水泥卸掉后,后面的路途才总算是摆脱了水泥粉尘的污染。从河南唐河到新疆喀拉玉尔滚一共走了18天,从唐河出来是赏心悦目的绿水青山,过了甘肃就是满目苍凉的戈壁沙漠。天还没亮就吃早饭,半夜十一、二点才到站吃晚饭,路途是越走越荒,人心是越走越凉。河南的农民哪见过这么荒凉的地方,很多人动摇了,发牢骚的人越来越多。这时,带队干部和骨干分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稳定了队伍。
  青春岁月,艰苦开荒
  到了喀拉玉尔滚才知道面对的这一眼望不到边、高低不平的沙包,就是我们要开发建设的农一师胜利第七农场(后来更名为胜利九厂,现在的第一师阿拉尔市五团)。在这方圆几十公里的荒原上,当时只有喀拉玉尔滚这一个小村庄和上、下乌鲁克也尔有一些维吾尔农民,他们种了一些到6月份还没有定苗的玉米。这使我们这些农民惊诧不已,感到不可理解,这样种庄稼是没有多少收成的。教当地农民种地就是后话了。
  1956年6月20日,胜利七场召开成立大会,来自河南省唐河、永城、项城、淮阳四个县的支边青年农民2254人和步兵五师转业军人总计2600人,成为胜利七场第一批建设者。我们的任务就是拓荒,挖去梧桐、红柳、白柳等原始植被,削平大小沙包,平整土地,打起田埂,修筑灌水渠道,深挖排碱渠。没有住房,就挖地窝子住。所谓地窝子,就是在地面上挖一个2.5米乘以3米深的大坑,长宽视居住人数而定,上覆树枝和草为顶,再挖一斜坡可出入此坑即成。作为人居住的场所,地窝子实在是太过简陋,采光甚差。一旦下雨,地面积水顺坡而下,虽说新疆雨水少,但下雨的日子总还是有的。然而,它也有意想不到的优点:冬暖夏凉。
  到了农场后,我们由原先自由散漫的农民变成了军垦农场的职工,一切行动要听指挥,按时起床、吃饭、上下班,连睡觉都要按时。这使许多人不习惯,有几个人开了小差,找回来以后加强教育与管理,时间一长,就逐渐习惯了半军事化的管理。
  建场后的工作就是开荒造田。从1956年建场到1961年湖北青年来之前的五年间,全农场的土地都是我们支边青年农民开垦的,没有一点机械化,全靠两个肩膀一双手,工具就是坎土曼、筐子和扁担。五年间,我们开垦了7万多亩土地,修筑了配套的总干渠20.3千米、东干渠7千米、西干渠15.7千米、支渠49千米、斗渠147千米、农渠350千米,总长度达到589千米,挖填了270万立方米的总土方量。
其他文献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大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认知手段及方式。本文从这一理论出发,归纳出网络新闻标题中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种类型,并进一步总结出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有避免冗长、吸引读者注意力及降低认知难度的功能。  【关键词】隐喻;认知;新闻标题  【Abstract】As an unique linguistic phenomeno
养蜂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经济的一部分。近年来,中国与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东盟国家之间的蜂产品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3月15日,2016中国蜂产品行业大会暨中国—东盟蜂产品行业合作论坛在成都召开。大会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蜂产品分会和中国—东盟中心联合主办,杨秀萍秘书长、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戎卫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国际蜂蜜委员会主席贝克、国际养蜂工作者协会联合会副主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I在英语课堂中的使用将成为必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自己在中职英语课堂应用CAI的一些方式方法,以及CAI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CAI;活化;中职英语课堂  【作者简介】孙瑞芳,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吕叔湘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堂教活了。”激活课堂,无疑是对教学方式单一僵化、效率低、大规模生产线式的传统课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初中英语课教学,是我们一线教师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了情感教育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着手,采用多种方法将情感因素合理地应用在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实现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强化英语教学的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不同于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课堂上踊跃发言不是很热衷,对于教师开展的一些互动情节活动兴趣不浓,反应不够强烈,教师需要提升课堂的活跃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进行,以直接性的面对面对话沟通交流,提升课堂活力,建立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交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
推进扶贫开发是“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之一,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靶向治疗,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中国目前正紧抓机遇、创新发展,建设世界新能源强国,让清洁能源成为大众日常消费品,以清洁能源消费促进绿色发展,让清洁能源成为中西部人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要实现粗放扶贫到精准扶贫的转变,扶贫的关键不是“输血”,而是帮助其“造血”。在这一点上,作为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的光伏扶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编者按:  西部大开发这十年,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宁夏也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今年9月,中阿经贸论坛也即将在宁夏举行。    中国报道:西部开发十年以来,对于宁夏来说,获得了哪些实惠?宁夏自治区发展较快的因素是什么?  王正伟:宁夏在西部大开发中能取得很大的成绩,最大的一
【摘要】艺术生是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上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普遍存在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英语学习现状不佳等问题。本文从艺术生的特点出发,分析他们的英語学习现状,探究了有助于提高他们英语水平的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艺术生;大学英语教学;对策  【作者简介】董璐,武汉晴川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一、引言  在独立院校的大学生英语教学中,艺术生占的比重是非常小的,可是艺术生存
欧盟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欧盟2020年与中国和美国的贸易额分别为5860亿欧元和5550亿欧元。这意味着,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和欧盟自去年年底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后,贸易额就一直呈现稳定上升趋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欧盟是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双方经贸的紧密合作、蓬勃发展,将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与活力,促进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中国成为世界
【摘要】作为小学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外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始终处于小学教学活动的注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全面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主题式教学活动,以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题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张志海,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小学 。  随着经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