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县的“一本”突围战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山阻隔下的凤山县城

  6月23日下午,原本晴朗的广西凤山县突然下起一场大雨。雨水将路面冲刷得干干净净。
  “及时雨啊,把凤高过往的耻辱都洗掉了!”河曲路上,一家名为万圆宾馆的门口,几个在这躲雨的中年人在议论今年的高考,“校长有面子了!”从他们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今年凤山高中有12个考生上一本,考分最高635分。
  此时,凤高还没以书面或电子屏幕等形式向外界发布,但民间获得的这些消息确也属实。
  今年凤高这12名上一本的学生,都出自同一个班,邵先凡是班主任。
  绝大多数高中学校里,12名一本的数量绝对处于末流。和那些动辄上千人上一本的“牛校”比,更是如此。
  但12个一本,这已是凤高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重大突破”


  2005年,在“东巴凤”(东兰、巴马、凤山三县简称)基础设施大会战中,凤山高中从凤山中学独立出来的,独立出来后,凤高专注于高中教育、教学。凤中则专注于初中教育和教学。
  凤高是凤山县唯一一所高中,2005年单独成立时,邵先凡来到这里任教。在他印象中,截至2017年,凤高每年上一本就几个人。
  更惨痛的是2016年,这年,凤高没一个学生上一本。“零一本”出来后,民众一片哗然。
  5个月后,凤山县政府在2017年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及凤高,“尤其加强对凤山高中师资的调整,选拔一批学历达标、教育教学能力强、胜任高中教学的教师充实到高中教师队伍,对现任高中教师,不能胜任的,合理进行调整。”
  此后4个月,凤山迎来2017年高考。这年,凤山县1133名考生中,仅有2名上一本。但这不是凤高培养出来的:一个是她父母在江西打工,早年她就随父母在江西上学,高考前回到凤山高考。另一个在考前一个学期去河池市最好的高中跟班学习,之后才回到凤山高考。
  至此,高考一本上线数依旧成为凤山隐痛。
  如今,凤高终于有了“新突破”:一是历史上第一次有裸分超过600分;二是一本上线人数,首次实现两位数突破:12人。
  对凤高来说,这很不容易。从学习到生活,凤高集中了学校最好资源来服务这个尖子班。比如,其他班级规模60-70人,这个班级是小班制,只有24人。再如,全校其他班级只在某一时段,由学校统一供应热水给学生洗澡,但这个尖子班,学校在他们的宿舍里单独安装了热水器,他们随时洗澡都有热水。
  这个尖子班接受老师辅导的时间,也比其他15个毕业班多。比如清明节、三月三、五一等假期,其他班级都放假了,唯独这个班级还接受老师的特别辅导。甚至高考前几天,学生不能吃西瓜、不能吃冰淇淋、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特别补品,学生也不可以提前睡觉—要保持和往常一样的作息习惯等等,邵先凡都要逐一把关和提醒。
  这样,几乎耗尽凤高“重点师生”巨大时间和精力后,12个一本出炉了,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谁的问题?


  2018年以前的13年里,凤高一本上线一直保持个位数、甚至出现“零一本”,当地老百姓对此颇有怨言,他们普遍认为,主要是老师的能力问题。因此,全县很多干部职工以及一些家境较好的,都会让子女到其他条件更好的地方就读,比如前往金城江区、宜州市,甚至是柳州、南宁等教育资源雄厚的地方就读,这也包括凤高教师的子女。
  留在县城里就读的,主要是些其他名校不要,或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作为县里唯一的高中,凤高无疑就承担起“拾荒者”的角色:考试成绩烂到C ,凤高也会录取。
  中考成绩从高到低有A 、A、B 、B、C 、C……八个等级,A 代表优秀,A代表优良,B 代表中等偏上,B代表中等偏下,C 属于有些科目都不及格等较差的序列。
凤高集中了学校最好资源来服务这个尖子班。

  鳳高每年从各个中学录取上千考生,录到的考生成绩多以B和C 为主,这占到900人左右,剩下的主要是B ,约100人。幸运的年份会录到6至7个A的考生,A 从未能从其他中学录到。
  这样,外地名校不要的一些B 考生中,留在凤山县的,就被凤高纳入重点班来重点培养。显而易见,凤高录到的生源,不仅和市级名校、发达县份的学校相比,有较大差距,甚至和同为国家贫困县的巴马县、东兰县相比,凤山能录取到的生源也差好多。“我们录取到的生源,整体平均分比巴马和东兰还低100分!”6月27日,凤高原校长韦述绍告诉记者,这涉及到整个凤山县的基础教育。
  在凤山,整个县每年中考考取A 的考生,有60至70人,“这是什么概念?其他县一个乡的A 考生比我们整个县还多。”韦述绍说。
  6月27日,凤山中学中考刚结束,成绩还没有出来,但据往年的情况显示,这所全县最好的中学,每年800多毕业生中,考取A 的考生不到50个。其中一大半的A 考生,都是机关干部或教师的子弟。
  凤山中学校长龙召强告诉记者,“这些A 考生大都去河池市高级中学就读,包括我女儿。”好学生流失主要是因为,家长对凤高没有信心,“但从今年的情况看,凤高的老师是有能力教出好学生的”龙召强说,今后,社会对凤高的印象应该会逐渐扭转,他们过去主要还是招到的生源太差了。
  河池市高级中学无疑是河池市最好的中学,其享有优先招录优质生源的特权。近年来,随着河池市高级中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其每年面向凤山招录的A 生源,甚至高达70人,但凤山没有办法培养出那么多A 考生,所以河池市高级中学也会将部分的A生源也录走。
  此外,和凤高比,宜州一中、河池第二高级中学等,在录取优秀生源上也更有优势,所以这些学校也会把凤山的A和B 的考生录走。   “我们必须得付出数倍的努力,才能让这些基础差的学生获得并不是太差的成绩,”韦述绍说,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2012年,他决定采取非常手段来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非常手段


  凤高今年高考人數1080人,上一本线的12名考生中,有10名是6年前凤高通过创办初中班来培养属于自己的生源。
  创办者正是时任校长韦述绍。对创办初中班的初衷,韦述绍说:“凤高过去能录到的生源太差了,得自己培养。”
  培养模式是:凤高自办初中班,然后到各偏远乡镇招录成绩优秀的农村学生到凤高读初中。但三年后,这些学生要继续留在凤高读高中。
  条件是,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凤高可获得每月400元至500元的生活费,住宿费、学杂费等全免。
  这样,2012年起,由凤高创办、为自己培养高中生源的首届初中班成立了,这一届有58人。如今,初中班的规模已从当初每个年级一个班扩大到两个班(100人)。
  2015年7月,凤高创办的首届初中班参加中考后,有11人获得A 的好成绩,并都留在凤高就读高中。对凤高而言,这是重大的历史性突破,因为此前十年都招不到A 的生源。
  高中文理分班时,这个由凤高初中班升上来的高中班,部分学文科的学生被分到其他的文科班,留下的都是学理科的。
  与此同时,从全校的其他班级中,再次将较好的理科“苗子”补充进来,这样,一个实力雄厚、有56人规模的尖子班重新组合完成,这个班级就是凤高的15(09)班。
  但去年10月,经过几轮模拟考试后发现,上一本的就3、4个,学校为此有些紧张。有县领导当时提议,下学期起,从凤山高中抽出60个尖子生到南宁市三中接受训练和培养,以确保凤山一本人数不会太低,也避免出现“零一本”的风险。
  南宁市三中是南宁市、同时也是广西的一类高级中学,其每年的高考成绩几乎都是引领整个广西的高中。南宁市三中是凤山县的牵手帮扶单位。县里这一提议得到部分官员的支持,但遭到凤高老师集体反对。邵先凡说,如果让这批学生到南宁市三中培养一个学期,上一本的人数可能比现在多,但这不是打我们凤高老师的脸吗?这不是侮辱我们吗?这样考得再好,人家也认为和凤高无关,更坐实了“凤高老师不行”的传言,相当于把凤高搞死。
  邵先凡说,我们自己培养,哪怕只有5个上一本,那也是我们凤高老师的功劳和本事,那也是属于我们凤高自己的“土特产”。
  为此,邵先凡和校领导立了“军令状”,接过实现凤高历史性突破的使命和挑战。
  去年12月,针对15(09)班内出现一些学生不大好学的现象,学校决定从这个班中抽出24名尖子生,成立15(16)班,15(16)班可谓是精英班中的精英,由邵先凡任班主任,进行强化训练和特殊照顾。
凤高今年高考人数1080人,上一本线的12名考生中,有10名是6年前凤高通过创办初中班来培养属于自己的生源。

  15(16)班制定和其他班级不一样的上课和放学时间,他们需要比其他班挤出更多时间来训练和接受老师辅导。
  6月23日,高考放榜,凤山高中15(16)班24名考生全过二本线,考分最低的考生也超过二本111分,其中12名考生上一本线,考分最高的彭晓煜更是超过一本线122分。更重要的是,这些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九成以上都是来自6年前凤高自创的初中班生源。

乐观吗?


  高考实现重大突破后,凤高的未来依旧不乐观。因为凤高所处于的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也是广西28个国贫县之一。
  凤山自然条件恶劣,七成的国土面积属大石山区,剩下的属于坡地等。在农耕时代,这样的生产没什么优势可言。
  进入工业时代,大石山区的修路成本高,也无法缩短其和主要工业城市间的距离,招商引资上,凤山也没有什么优势。截至目前,凤山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4家,数量排在整个河池市末位。
  这样,这个拥有22万人口的贫困且,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外出务工谋生。
  凤山县城四周都是大山阻隔,境内没有一条高速路通过,其和河池市政府驻地还有5个小时车程,其对外界没什么吸引力。目前,凤山中学的教师几乎全是凤山籍。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凤高,凤高215名教师中,至少200名是凤山籍。10年前,凤高也曾招录一批、20多人的非凤山籍教师来凤高任教,但到2014年左右,这些教师陆续全部走完。最近这些年,由于凤高高考成绩不理想,很多教师也不愿来。
  韦述绍也介绍说,“有时,学校的用人报告上个学期就打了,但下学期开学两三个月了,都没有招到人,实在缺人了,县里才匆忙从下面的乡镇随便捡几个上来,学校对此没有任何办法。”
  此外,盲目扩大招生,也导致教师配给不足,造成教师资源紧张。
  学校没有主动权,有权力招录的部门又没有提前储备,急需和发现不足后才匆忙从下面乡镇找人“填坑”,对这种做法,邵先凡颇有微词,他一声长叹:“人才是需要提前储备的!”
  韦述绍现在是凤山县绩效考核办公室副主任,他说,讲出这些,并不是打抱不平或为个人的起落而抱怨什么,而是“为了凤山更好的教育,每个凤山人都应该反思。”
其他文献
马克龙战胜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是所有支持开放的自由民主社会,厌恶本土主义和仇外对手的人急需的好消息。但对抗右翼民粹主义的斗争还远未胜利。  勒庞在第二轮投票中赢得三分之一多选票,尽管除了她自己的国民阵线之外,只有一个政党—尼古拉·杜邦-艾尼昂(Nicolas Dupont-Aignan)的微不足道的法国觉醒党(Debout la France)—支持她。并且投票人数较前几次选
在很多地方,一提起民生工程建设,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没钱,不好搞!”  最近,我到广西采访,其间和同学一起吃饭。席间,我一个同学也提起这句话。我的这位同学是某镇党委书记,因为是同学的关系,我就把我一年多前在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见到的场景和他说了一下。这时,他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覺,他说,“做民生工程,看来最关键是有心,而不是有钱。”  现实中,很多人形成这样思维:一想到要做事,首先想到的是花钱,如果
全球范围内的小学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1960年代,发展中国家接受小学教育的儿童还不到半数。而今天,这一比例已经超过90%。很多地区上小学的女孩比例比男孩还高。可以肯定,在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等国仍有太多儿童无法接受教育,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小学教育结束后会出现什么状况。  没有上中学的机会,孩子们就很少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世界所取得的进步也因此可能受到影响。2014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中国是否创造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模式”,还不是一个有了定论的问题。但讨论“中国模式”的人,没有例外地会重视中国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在这样的讨论中,国家自主性是一个有用的理论工具,即便并不是所有的论者都会直接使用这个概念,但相关的问题始终在他们的视野中。中国国家的主体性程度较高,以及较高的国家主体性与中国快速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几乎是没有什么人会否认的。  我们可以继续沿着国家
谭保罗副主编  这段时间,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主权货币兑美元的汇率出现了暴跌。  为应对本币暴跌,有的国家把利率提高到了40%。这是什么意思呢?打个简化的比方,就是企业借1万,一年后要还1.4万。在这种高利率环境下,需要借贷的企业只能找死。但这没关系,过高的利率固然阻碍经济复苏,但金融体系崩溃却直接危及政府统治。两害相权,取其轻。  美元走强,有人开始攻击特朗普,说都是美国人搞的鬼。美国人一直都阴
5月15日下午,晴。这是个平常的午后。在深圳福田的徐冰家里,她和记者在聊天。  “叮咚”一声,沙发上的手机响起。她拾起手机,看了一眼笑了:“比我还了解我孩子。”说完,她再次把手机丢到一旁。  徐冰笑得有些无奈,“这是我今天接到的第9条导购短信”。一向谨小慎微的徐冰,对此已不再计较了。  朋友以为,做了妈妈后,因没有更多时间考虑自己,所以她才变得“不再那么计较”。但徐冰清楚,“不计较”不过是无奈挣扎
6月24日下午,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的一家中国体育彩票投注站门庭若市。10平米大小的店面,满满当当挤了十四五人。岭南的初夏降雨频繁,但恶劣的天气阻挡不住世界杯期间人们的投注热情,依然有不少人顶着雨水前来购彩。  这天的比赛有三场,分别是德国对瑞典、英格兰对巴拿马、日本对塞内加尔。像有德国,英格兰这种人气队伍比赛的日子,投注站的生意都会特别好。自世界杯开幕以来,这家投注站十天的营业额已经超越前两个月
2015年是龙岗建区22年华诞,22年来龙岗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近年来,龙岗教育更是高举创新大旗,先行先试,攻坚克难,敢于担当,书写了深圳教育波澜壮阔的壮美诗篇。  据悉,目前龙岗教育已成功实现三个“翻番”。一是教育投入翻番。龙岗区财政性教育投入从16.69亿元增至35.35亿元。二是教育规模翻番。公办学位从9.1万个增至15万个,相当于新建24班规模的公办学校54所。高等
在本轮“牛市”中,一股新兴力量的加入不可忽视。越来越多的阳光私募裹挟着“有钱人”和“土豪阶层”的资金蜂拥到股市,成为了资金牛市的重要推动力。A股的“牛”与“熊”,很大程度依赖于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转换,而这群介于“国家队”和草根投资者之间的私募经理,深谙这种转换。  从6月15日开始,“说好的牛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剧震。在接下来的数周,A股的市值跌去了将近1/3,股民戏称“跌去一个深交所”。  在7
李林1955年出生于云南昆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原所长,主要从事法理学、比较立法等研究。  参加过战争是李林的特殊经历。这在他的同龄人中都鲜见,更别说学者领域了。  在战争子午线上经历了生死考验,带来的一种可能就是:更多地去思考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他在简历里这样描述那段青春燃烧的岁月:1970年,初中毕业进入云南省医疗器械厂工作;1972年12月应征入伍,在原昆明军区11军31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