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都旅游文本英译的现状及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_2005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改革开放实施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对外交流活动也日益增多。成都作为西部重要的一个旅游城市,一直深受外国游客的青睐。旅游文本的英译是景区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直接向外国游客展现景区风貌。因此旅游文本的英译要更加应该注重准确性和文化传播性。本文研究了成都主要旅游景点的英译,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对成都旅游文本的英译有所帮助。
  【关键词】成都;旅游文本;英译
  【作者简介】何佳(1994-),女,汉族,四川江油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文理系,助教,翻译硕士,研究方向:翻译。
  成都历来就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对成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商务贸易方面,在旅游和文化方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旅游文本英译的质量对于提升成都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其中,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旅游文本质量的提高,以保证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走样。目前成都各旅游景点,大多在景区内设置了中英双语的标识牌,甚至还在其网站上设置了双语的景点介绍。双语指示牌和景点介绍的作用在于向外国游客传递中国文化,或者为外国游客提供景区必要的信息,使之能够更好地参观游览。但是,经过对成都及其周边各主要旅游景点的中英文旅游文本进行分析之后发现,成都的旅游文本英译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成都旅游文本英译的现状
  调研发现,成都周边各旅游景点的旅游文本在英译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译文缺乏体系,用词不一致。同一个景区内对各个景点的英译不一致或者对同一标示语的英译不一致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某自然景点对“路面湿滑”在不同路段的译文分别为“Wet Floor”和“The floor is wet.”显然,这里对同一标语的英译不一致,可能会引起外国游客的困惑。其次,这两个版本的“译文”明显都不适合于景区路面湿滑的警示。“floor”一词用于表达室内的“地面”,而非户外的“路面”,此处建议统一译为“Caution! Slippery Road.”
  译文质量差,机器翻译痕迹明显。在各景点的介绍文本中可以发现,一些英文内容并非对原文的“翻译”,而只能算是一种字对字的“转换”。这主要是由于译员水平参差不齐,或者滥用机器翻译导致的。比如西岭雪山的网站上一段对该景区的英文描述如下:
  Xiling Snow Mountain covers a total area of 483 km2, with altitude 1260-5364m.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n summer is 25oC, and the lowest temperature is -6oC. The snow cover period is from November to the end of the next March every year. The snow cover is above 60cm thick with excellent quality snow, it forms the unique spectacle of sea and snow plain in southern area, is honored as the “Alps in the East”.
  分析这段材料的英译可以发现,译文是对西岭雪山基本情况的介绍。文本并不复杂,但是英译中却出现了多处语法错误。如“with altitude 1260-5364m”这一处应为“with an altitude of 1260-5364m”,原译中缺少冠词和介词。类似的不规范的译文可能造成外国游客对旅游景区不好的印象,同时也不利于准确传达景区的旅游文化。
  译文过于肤浅,不能体现文化元素。成都及其周边的旅游景点大都是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一体的,相关的旅游文本常常包含大量的文化元素。而由于中英文化差異的存在,如果在翻译时仅仅作字面意思的转化,而不进一步解释其背后的文化元素,则此类旅游文本的英译就无法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的特色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更谈不上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了。如对青羊宫·二仙庵的简介中提到“其东侧花园因传有吕、韩二仙显迹于此,故康熙年间增建庙宇,是为二仙庵。”其中的“吕”“韩”分别指吕洞宾和韩湘子,如果英译仅仅译出两位神仙的名字,外国人也许无法明白这二者的身份,更不会明白二仙庵名字的由来与这两位有何关系。因此,此处宜增加一些内容,以表明吕洞宾和韩湘子身份,可译为 the immortals Lv Dongbin and Han Xiangzi。
  二、提高成都旅游文本英译的策略
  要提高成都旅游文本英译的质量必须着眼于文化的对外传播,着眼于旅游景点自身形象的提升。从这个角度考虑,旅游文本的英译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外国读者感受。尽管成都旅游文本英译普及程度已经比较高,但是由于标示语的英译对机器翻译的依赖程度过高,译文的质量无法保证译文的准确性。这样的英译无法满足旅游景点的外国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需求,甚至会对游客产生误导性的作用。此外,一些标示语的英译没有考虑外国游客看到译文之后的感受,对外国游客“不太友好”。比如某博物馆标识“请勿喧哗”译为“Please keep quiet.”其背后隐藏的信息是外国游客容易高声喧哗,需要设置此类标语进行提示,这显然会对外国游客造成不好的旅游体验。
  2.重视人工翻译,审核机器翻译。分析成都各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文本英译发现,大量的旅游文本英译只是采用了简单的机器翻译,没有进行人工复检。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旅游景点的介绍文本英译中出现大量的语法错误,用词错误。这对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景区管理方应当重视景区标示语以及其他旅游文本的英译,采用可靠的方式来翻译景区的旅游文本。
  3.注重对文化元素的处理。旅游文本的英译常常涉及与某些景点相关的文化元素。恰当处理这些文化元素是保证外国游客良好旅游体验的重要前提。旅游文本的英译应该充分考虑旅游文化在译文中的最大化体现,这是通过旅游途径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旅游文本英译中对文化的阐述应该尽可能简洁而清晰,以有效地帮助外国游客理解与景点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内容。现如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正蓬勃发展。成都作为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应利用好这些机遇,将旅游文本的英译作为重要抓手,为进一步传播好旅游文化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春,王凤娟.张家界旅游英语翻译勘误——以景区公示语为例[J].文教资料,2019.
  [2]牛新生.关于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文化反思——兼论旅游景点翻译的规范化研究[J].中国翻译,2017.
  [3]叶苗.旅游资料的语用翻译[J].上海翻译,2005.
其他文献
【摘要】“七选五”的考纲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及整体内容,注意考查上下文的逻辑意义。这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考查内容通常有放在句首的主题句和标题类的句子;放在句中考查承上启下的段中题型;放在段末的设题方式,既进行概括总结,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该题目在高考中可能会起到成绩分水岭的作用,能否掌握该题型的做题技巧是关乎“锦上添花”还是“雪上加霜”的事情。下面针对不同的题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英语思维结构,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有效。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展现,但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有关英语阅读的理念和方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造成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不足的情况普遍出现。英语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做好“舍”与“得”,是提高英语阅读课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习科目,而且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英语科目的学习占有重要地位,掌握好英语词汇知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英语词汇是最基础的英语知识,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英语词汇的最佳方式,才能促进初中学生英语成绩的整体提升。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英语词汇教学经验,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提升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水平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给教学一线的中职英语教师带来了更高的教学目标,希望教师更迅速地提升教学水平。要将这一目标落实到位,中职英语教师就需要通过积极主动地根据当下中职生外语学习的现状和特点规律,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充分激发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英语口语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锻炼和提高中职生使用外语的技能水平,从而很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中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互联网 ”思维模式就是信息技术发展下所产生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如何将这种思维模式有效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当中,成为目前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重点研究的方向。基于此,文章首先针对“互联网 ”思维模式下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所具备的优势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分析了现阶段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而具体探究了在“互联网 ”思维模式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摘要】在读后续写中,学生常常因为不能找出文本明暗线,无法深入挖掘文本主题,而对文本解读出现偏差。教师通过篇章信息可视化、分析人物感情线、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现情境重现、问题式引导等多种手段开展共情式教学,能有效提高读后续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篇章信息可视化;人物分析;多媒体利用;问题式引导;共情式教学  【作者简介】王安婉(1982.01-),女,汉族,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
【摘要】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已经被研究了很多年,在语言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语音、语法和会话变异三个方面对英语语言特征中的性别差异进行探讨,并对其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语音;语法和会话变化;性别差异  【作者简介】李雨欣,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导言  语言的使用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类思想表达最重要的工具。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与他们的活动习惯、教育经历
【摘要】初三学生已经进入了紧张的英语中考备考阶段,英语中考备课复习的质量与效率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与升学。本文主要阐述了现阶段英语中考备考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几点可实施措施,来提高英语中考备考复习课的有效性,从而为学生的中考备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英语中考备考;复习课;问题分析;可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梁毓,广西靖西市第四中学。  英语中考主要考查学生初中三年英语知
【摘要】知识零散、效率不高等问题常见于传统的初中英语复习课。运用话题导向复习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位,增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提升其对初中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初中英语复习成效。  【关键词】话题导向复习模式;初中英语  【作者简介】卢虹荣(1989.08-),女,汉族,漳州人,漳州市第三中学,中学二级,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复习课中,学生往往以被动听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面对的要求和任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进而推动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互动性教学是新课标教学中的重要课堂教学理念,在互动性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共同发展,通过积极的互动实现高效的教学。在新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利用好导入以及教学的环节,通过创设互动环境、引导互动思维以及培养互动默契等方式构建高效率的互动性教学课堂,实现学生英语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