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有效性,在特定时间内和个体意义上达成有价值的知识构建,让教师更会教、让学生更会学、让教学更有效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捷径。通过优化课程资源、建立自主学习机制,延伸课堂教学范围和深度,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课程改革;有效教学;合作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此,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与受众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传统与革新的道路上,最大化地提高教学有效性,在特定时间内和个体意义上达成有价值的知识构建,让教师更会教、让学生更会学、让教学更有效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捷径。
一、优化课程资源——有效教学之源
(一)适当整合三级课程
三级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地方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其存在丰富了课程体系,但某些重复性内容则影响了课程的有效实施,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校本课程则是根据校情、学情需要开发的课程,使课程体系趋于个性化,但部分校本课程存在随意性,对教育资源利用缺乏深入思考。为此,整合重复、交叉的课程内容,构建学生发展所必须的课程内容,才能够发挥课程教育的影响及作用。
(1)整合部分国家、地方课程
当前实施的地方课程内容丰富,它们是利用地方资源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但因教材种类多,部分内容与国家课程类似,如:《品德与生活》和《文明礼仪教育》,科学和《科技教育》,体育和《国防教育》等。适当地把内容相近、活动雷同、要求一致的两级课程进行统筹安排,即对国家、地方两级课程进行整合,再将节省的课时安排适宜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从校园学习到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附:国家、地方两级课程部分整合内容
[国家课程\
[关键词] 课程改革;有效教学;合作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此,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与受众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传统与革新的道路上,最大化地提高教学有效性,在特定时间内和个体意义上达成有价值的知识构建,让教师更会教、让学生更会学、让教学更有效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捷径。
一、优化课程资源——有效教学之源
(一)适当整合三级课程
三级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地方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其存在丰富了课程体系,但某些重复性内容则影响了课程的有效实施,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校本课程则是根据校情、学情需要开发的课程,使课程体系趋于个性化,但部分校本课程存在随意性,对教育资源利用缺乏深入思考。为此,整合重复、交叉的课程内容,构建学生发展所必须的课程内容,才能够发挥课程教育的影响及作用。
(1)整合部分国家、地方课程
当前实施的地方课程内容丰富,它们是利用地方资源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但因教材种类多,部分内容与国家课程类似,如:《品德与生活》和《文明礼仪教育》,科学和《科技教育》,体育和《国防教育》等。适当地把内容相近、活动雷同、要求一致的两级课程进行统筹安排,即对国家、地方两级课程进行整合,再将节省的课时安排适宜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从校园学习到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附:国家、地方两级课程部分整合内容
[国家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