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育人理念 增值课堂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29224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有效性,在特定时间内和个体意义上达成有价值的知识构建,让教师更会教、让学生更会学、让教学更有效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捷径。通过优化课程资源、建立自主学习机制,延伸课堂教学范围和深度,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课程改革;有效教学;合作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此,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与受众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传统与革新的道路上,最大化地提高教学有效性,在特定时间内和个体意义上达成有价值的知识构建,让教师更会教、让学生更会学、让教学更有效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捷径。
  一、优化课程资源——有效教学之源
  (一)适当整合三级课程
  三级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地方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其存在丰富了课程体系,但某些重复性内容则影响了课程的有效实施,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校本课程则是根据校情、学情需要开发的课程,使课程体系趋于个性化,但部分校本课程存在随意性,对教育资源利用缺乏深入思考。为此,整合重复、交叉的课程内容,构建学生发展所必须的课程内容,才能够发挥课程教育的影响及作用。
  (1)整合部分国家、地方课程
  当前实施的地方课程内容丰富,它们是利用地方资源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但因教材种类多,部分内容与国家课程类似,如:《品德与生活》和《文明礼仪教育》,科学和《科技教育》,体育和《国防教育》等。适当地把内容相近、活动雷同、要求一致的两级课程进行统筹安排,即对国家、地方两级课程进行整合,再将节省的课时安排适宜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从校园学习到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附:国家、地方两级课程部分整合内容
  [国家课程\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能够使日常枯燥生硬的教学模式活跃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推动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对一堂好课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创设各种导入情境,设计贴近本课教学内
“我们越来越知道让孩子阅读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并没有完全知道为什么让孩子阅读。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真正理解阅读的意义。这就忽视、蔑视了阅读的价值。其实阅读的价值就是一棵树,我们种一颗树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一张桌子,可以种一棵树。但是,如果种一棵树只是为了打一张桌子,就忽视、蔑视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当然可以做一张桌子。但是,同时它是一道好风景;是一片浓荫,可以让鸟鸣唱、筑巢;可以花团锦簇,果实累
[摘 要]    类比思维一直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思维。它能让学生通过对A知识内容的学习进而激发出对B知识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让学生猜想与发现结论,从而帮助寻找解题思路。  [关键词]    类比思维;联想;双曲线   从事高中数学教学以来,笔者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诸如逆向思维、归纳思维、整体思维、类比思维等。基于高中数
王艺涵,辽宁沈阳人,2009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毕业两年后,王艺涵选择赴美发展,从实习的夜班校对、记者,到成为美国著名的《芝加哥论坛报》的市民版撰稿人。  前不久,王艺涵回国探亲休假时,笔者有幸采访了她,听她亲口讲述在大洋彼岸奋斗打拼的日日夜夜……  严师出高徒  尽管在国内时,我有两年多的媒体从业经历,可等到了美国,却不得不从一名实习生干起。《每日南城报》虽然只是芝加
摘 要:在认真分析2012年新修订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针对《燃烧与灭火》教学重难点,从实验活动设计、课堂气氛调节、教学资源整合以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整个设计分引入新课、燃烧的三要素、燃烧条件的深化理解和应用、灭火原理及方法和多元化开放性作业五个部分。  关键词:燃烧;灭火;课程资源;开放性;科学写作  一、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2012年修订人教版九年
摘 要:本文基于对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构成的理论分析和武汉技师学院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初步总结了实施“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模式、生产型实训以及“学生 企业”双本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开展这一探索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职业能力构成 “学生 企业”双本位 生产型实训  以前,“八级工”(1956年制定、后经过修订的企业八级技术等级制度中,八级工是最高级)是我们崇拜的对象,车间里师
一、教学理念  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实际经验出发,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由浅入深的活动中探究、感悟,了解交通工具的特点,并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合理选择交通工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怎样到达目的地》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八课,内容由“交通连着你我他”、“惊人的交通发展”、“怎能忘记他们”、“交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但是,在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此普遍缺乏方法和技巧,词语理解模糊,进而直接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象,须从改进课堂教学、扎实地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有效的训练入手。同时,教师要善于发掘词语教学的魅力,从词语特点、文章内容、学生年段特点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加强词语理解和运用,有效激活,使词语教学走进学生的内心。    一、
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刚刚结束,我们也开始揭开语文试题神秘的面纱。作为测试的第一科,语文有稳定考生心理的作用,因而命题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变化,难度会适中。这套试卷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试题与课本联系紧密,突显课本重点。试题中涉及的课本课文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劝学》《登高》《鸿门宴》。这几篇文章都是平时教学的重点,一共23分,相信平时努力学习的学生,对于这23分的题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吧。
摘 要: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摒弃传统的“传递——接受”模式,尝试了“自学——辅导”模式,即以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为主线,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以“三动”为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效率;教学方法;启迪思维;参与意识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完善的智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学方法、课的结构及课的所组织因素和教育因素,都应与教材的目的和教育相适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