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k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的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借助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开展素质教育。其教学的核心为培养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升发其艺术潜能。只有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才能实现高校美术教学目标,才能适应社会对于美术方面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高。本文结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现状,对培养高校美术生的创造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校美术教学 创造力 培养途径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术教学不仅要重视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力。新型的美术教学,要求教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发掘学生潜能,促进其创造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传授式的教学。教师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发挥其才能,使其发现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
  一、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关于创造力培养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高校美术教学虽然一直强调对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过于重视写实的教学法。没有把美术教育与创造力有效结合。对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写实教学主张要忠实于客观,在技术方面重视程式化,有着规定方法和步骤。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通过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反复练习,掌握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具备较好的造型能力。但是,美术教学不仅包含造型,还具有写意、抽象、超写实等形式。作为美术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要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一专多能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传统教学中的“写实”方法,如果长期重复训练,就会束缚学生思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高效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途径
  (一)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其创造力的提高。
  高校的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的美术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探索多种形式,不但要在写生教学方面进行创新,而且要在所有专业的教学中穿插观察能力的训练,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丰富其想象。如,写生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观察步骤和方法及落脚点,然后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观察的方法,养成较好的习惯。不过,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的观察再到手的操作的过程,真正的观察必须有心。高校的美术教学是教会学生用心观察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事物内的形式的构成的美,在观察过程中进行创造。尤为重要的是,用心参与要深入挖掘事物的内涵和意义,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面。真正的观察需要悉心体会事物的一切。美术教学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虽然这需要一定的知识和阅历,但是通过长期的累积和正确的观察,再加上勤加思考,定能有所发现和创造。
  (二)注重创造适合学生的个性环境,尊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关注学生个性,创造一定的环境促进其发挥自己的独特性,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基础。学生的创造力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民主的、自由的环境。由此,在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的培养,要做到尊重学生,建立师生间平等的关系。特别是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及审美取向,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自由环境。教师要逐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对教材的把握。采取较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美术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写生课上,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其用自己的眼光、思维观察事物,凭借自己独到见解进行美术创作。这些就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了条件。
  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方面。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欣赏的内容,第二是欣赏的角度。学生由于喜好、阅历及知识基础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欣赏角度和对于不同内容的偏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提供一些作品供学生选择。学生有兴趣,必然能取得预期效果。通常情况下,对于一幅作品的欣赏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有的学生重视其内容,有的学生则较为关注作品的精神……对于学生的这些不同的看法,教师都应给予尊重,因为这都是经他们仔细考虑的结果。如果以一种模式固定学生的思想,则必定会抑制其创造力。教师应逐步讲解,从而逐渐扩大其欣赏范围,使其逐渐领悟不同的绘画风格的美。
  (三)积极促进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
  对作品的欣赏不仅是简单接受作品,而是对其进行再次创造。现今的社会,想象与创造是不可分的。学生借助深挖艺术作品的空白,尽量调动自己所学知识及经验总结、记忆与情感,并且依照自己的喜好与愿望来补充、丰富作品的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构造自己理解的形象。例如,在欣赏画家蒙克的《呐喊》时,有的同学联想到了旧社会处于痛苦中的孩子,有的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及所遇到的挫折,等等,各有特色。灵感与创造往往存在于此。美术的欣赏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提升,那么其就可以充分地欣赏艺术的美。
  结语
  现代社会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竞争,也多是人才的竞争,是创造力的竞争。高校的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教师正确的指导。因此,美术教师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曹芳.高校美术创作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孝感学院学报,2011(06).
  [2]李洋,门芸.美术创作创新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3).
  [3]祁軍伟.河南省高校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2).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的新一轮课改的开始,有相当一部分一线教师、专家们在担忧地理教育今后的地位如何。在中国今下,以学科考试成绩分数标定学科重要程度,地理在这一轮课改之后的分数是上升、保持抑或是下调?这是很多人特别是广大地理学者关心的问题。地理作为一门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运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为何还会存在这些担忧呢?本文主要对此进行分析讨论。  一、现状  在学校,初中地理仅仅作
元胡是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根茎中的干燥块茎。据《本草纲目》、《开宝本草》、《汤液本草》记载,元胡具有活血、利气、止痛的功效,尤以止痛作用显著。延胡索乙素是元胡的主要有效成分,又称四氢巴马汀(dl-tetrahydropalmatine,dl-THP)。现代药理研究表明,dl-THP有镇痛和镇静催眠、抗心律失常、降血压以及抗凝血等作用。dl-THP结
在中学地理课堂多媒体的运用现状方面,就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来说,农村地区有51%的学校从未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城市地区65%的学校有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课件的政策。就地理教学多媒体的使用情况看,以我所在的新马中学为例: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所有地理教师都已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对这种多媒体课堂也比较适应,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比较高,同时课堂教学效果相应较好。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教学活动是比较受广大
刚从初中升入高中时,很多学生都觉得高中物理特别难学。这是由于高中物理无论在思维方式还是研究方法上相对于初中物理都有较大飞跃。在思维方式上,初中物理更多注重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的定性研究;而高中物理则更多强调理性思维,注重定量分析、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分析物理情境和构建模型的能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还要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整体和隔离法、等效法、对称法、假设推理等。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探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猜想和假设都离不开实验的验证,实验是为了解决问题,同时在实验中又往往会发现新问题,无数次的实验探究推动物理学不断向前发展。物理实验是物理知识的源泉,在中学物理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物理课程各个模块中安排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
金钮扣为双子叶植物茄科茄属植物水茄Solanum torvum Swartz.,以根入药。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广布我国南方。是民间常用植物药,具有散瘀,通经,消肿,止痛,止咳之功效。本文采用显微鉴别、性状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金钮扣进行生药学研究。为金钮扣药材的鉴别,以及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提供部分生药学资料,为该药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奠定基础。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柱层析分离、有机溶剂重结晶等分离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物理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课堂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操作,教师可以更形象地讲解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  中学物理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那些直观性
摘 要: 在素质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新课改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单纯掌握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要求,培养创新力成为当代中学生物教育的一个新的目标。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作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了心得体会,与广大一线生物老师进行交流。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生物教学 教学策略  新课改是近几年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的更高要求。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心肌损伤类型包括局部缺血性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缺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