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远离癌症靠平时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now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郑莹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防治科科主任,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肿瘤登记和监测、恶性肿瘤社区防治干预和健康教育等肿瘤预防控制工作和肿瘤流行病学研究。
  现在,随着发病率的上升,大家对癌症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作为“半边天”,女性与癌症之间到底有哪些联系呢?对此,很多人还不是特别清楚,人们中间尚存在诸多误解。那么,你懂得女性与癌症的相关知识吗?如何才能远离癌症呢?请做做下面的测试。
  以下关于女性健康的观点,你是否同意,请在相应的空格中做上标记。
  题号
  关于女性与癌症的认识、看法和做法
  同意
  不同意
  1
  生癌症的大多是抽烟喝酒的男人,女性很少患癌症。
  2
  在我国,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3
  吸烟有助于保持体型,可达到减肥的目的。
  4
  一半以上的女性常常处于被动吸烟的状态。
  5
  同样是肥胖,女性患癌的风险要高于男性。
  6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酒精(饮酒)的伤害。
  7
  安全性生活、合理安排生育、母乳喂养等能减少患癌风险。
  8
  不安全的性生活有可能导致性病,但与宫颈癌等并无联系。
  9
  作为女性,体检比较麻烦,也不一定有多大的用处。
  1. 专家意见:不同意。
  解释说明:癌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观念:生癌的大多是那些抽烟喝酒的男人。据世界卫生组织权威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癌症病例1300万,每年750万人因癌症死亡,其中女性均占到了40%以上。
  2. 专家意见:同意。
  解释说明:在我国,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次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也是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
  3. 专家意见:不同意。
  解释说明:在中国,女性的吸烟率总体并不高,但近年来年轻女性吸烟率明显增高,原因是她们认为吸烟能够保持体型,达到减肥的目的。这样的想法不异于饮鸠止渴——牺牲健康的美是畸形的。烟草摄入与100多种癌症有关。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致癌物清单上,烟草已被确认是卵巢癌、子宫体癌的致癌物,乳腺癌的可能致癌物。除了女性特有癌症外,对于常见的肺癌、大肠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烟草也是确认的致癌物。
  4. 专家意见:同意。
  解释说明:我国男性吸烟率高,导致女性被动吸烟非常普遍,一半以上的女性常常处于被动吸烟的状态。10年前,被动吸烟已被确定为人类致癌物。因此女性应避免身处有烟的环境,包括家庭、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等。如果家里有吸烟者,家庭主妇要立场坚定地维护室内空气清洁,让吸烟者去室外吸烟;如果工作场所有吸烟者,女职工要积极维护自身权益,推动工作场所室内禁烟。
  5. 专家意见:同意。
  解释说明:近年来全球癌症研究的一大令人瞩目的进展就是明确了肥胖与癌症的关系,全球新发癌症中1/3到1/4与肥胖直接相关。肥胖会明显提高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食管癌、胰腺癌、大肠癌、肾癌、胆囊癌和甲状腺癌的发生危险,在中国,女性中这几类癌症合起来的发病数要比男性高出1/4。因此同样肥胖,女性患癌风险要高于男性。要降低患癌风险,维持健康的体重至关重要。
  TIPS
  大部分女性关注减肥这一话题,减肥不仅能带来外表靓丽,而且还能提升身心健康。减肥只是一个通俗的讲法,科学的说法是保持健康的体重,即不胖不瘦,让体重维持在健康水平范围内。一味强调减肥,会走入体重太低的误区,也不可取。
  保持健康的体重,需要定期测量和计算自己的体质指数(BMI),坚持以体育锻炼的方式控制体重,BMI要控制在23以内,即体重(kg)/身高(m)2<23。同时注意腰围和臀围的变化,腰围保持在小于80厘米。
  6. 专家意见:同意。
  解释说明:一直以来,由于男性饮酒比较普遍,酒精与患癌风险的研究大部分是以男性为研究对象。而女性饮酒频率低、量少,关注度低。以往的研究发现,女性如果大量饮酒与男性一样会增加患癌风险。但最新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酒精的损害。即使是中低程度的酒精摄入也会增加乳腺癌发病危险,每天饮用仅5~10克的酒精,乳腺癌发病危险增加15%;每增加10克酒精摄入量,乳腺癌发病危险增加10%。许多女性平时不喝酒,但逢年过节或聚会,会发生一次性过量饮酒,研究表明偶尔过量饮酒也同样会增加显著妇女乳腺癌的风险。因此从预防乳腺癌的角度,建议女性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像拒绝烟草一样拒绝酒精。
  7. 专家意见:同意。
  解释说明:有研究发现,婚后未生育,或在35岁之后才生育、生育不哺乳或很少哺乳的人,乳腺癌风险会增大;过早进行性生活、性伴多、多生育、过早生育会增高宫颈癌的危险。因此,作为女性,应该多了解健康生殖生育知识,保持健康安全的性生活,合理安排生育,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时间,以减少未来患癌的风险。
  8. 专家意见:不同意。
  解释说明:医学研究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明确病因。不安全的性生活不仅会增加感染性病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加感染HPV的危险,这也是我国城市30~49岁女性宫颈癌高发的主要原因。而在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宫颈癌高发的原因是卫生条件落后导致女性普遍感染HPV。
  9. 专家意见:不同意。
  解释说明:确实,许多女性对参加体检并不热心,甚至故意逃避检查,原因是不愿裸露身体,反感侵入性检查等。还有许多女性不愿意为体检付出时间,或者对费用顾虑重重。其实,女性做体检非常重要。以癌症为例。其从发生、发展到变为“浸润性癌”,一般会经历比较长的“疾病前驱期”,使得我们有机会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之,从而获得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有根治癌症的机会。女性常见的乳腺癌和宫颈癌等,如果诊断时为早期,绝大部分都能获得治愈。而癌症早发现关键在于定期体检。
  TIPS
  对于广大女性来说,参加体检的渠道有很多,比如单位组织的定期体检,许多单位还增加了针对女职工的体检项目。配合体检医生认真对待每一次体检和每一个体检项目非常重要,这些体检对于早期检查出常见肿瘤很有好处。对于退休的女性来说,还可以参加一些免费的筛查项目。比如,上海市的妇女病“两病筛查”项目、“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等,以及各区县老年人体检项目,都可以获得免费防癌筛查的机会。除此以外,因各种原因去医院就诊,也是获得机会性筛查的一个好途径。
其他文献
专家简介  任宏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  医疗专长:擅长胃肠疾病的诊治,熟练操作胃镜、肠镜和内镜下治疗。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问:近来,我总是感觉反酸、烧心,尤其是餐后1小时,特别不舒服。我是不是得了胃食管反流病?需要做胃镜吗?  任宏宇:胃食管反流病(简称GERD)是一种由于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反食等不适症状的消
前些时候,美国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CSPI)发布了一份公告,宣称在可乐中发现了大剂量的4-甲基咪唑,每听可乐(约340克)中4-甲基咪唑含量最高可达153微克,可乐再次遭遇“致癌危机”。  可乐:放弃比坚守更明智  可乐: 是否存在“致癌物质”  4-甲基咪唑为何物 焦糖色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提供可乐颜色,酱油、醋中也都含有,尤其是颜色深的,比如说老抽或是熏醋等。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对6万多名有生育史的妇女调查分析发现:哺乳能将其发生乳腺癌的风险降低25%。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来说,如果哺乳期超过3个月,其发病风险将降低近50%。     长此以往,中国妇女都有给婴儿哺乳的好习惯。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和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为保持美丽身材,不愿意亲自给婴儿哺乳。其实,不哺乳,首先对婴儿的健康发育不利,其次对女性自身的乳腺健康
夏天里,气温高,很多人脚癣发作。脚癣患者都抱怨这个病难治,却不知其中有些奥妙……  天热又发病:脚癣难治原因解密   上海皮肤病性病医院教授 乐嘉豫  乐嘉豫 上海皮肤病性病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院长,从事皮肤病性病临床工作50余年,诊疗经验丰富。卫生部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疑难皮肤病例的病理实验诊断,性病临床实验诊断与诊治。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所著,主要记述其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活动。其中有些言论具有深刻的哲理性,至今仍作为成语或警句而被频频使用。   孟子十分注重修身养性,他总结的一些养性、养生之道,流传甚广,如“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要培养自己的宏大、刚强、正直之气。; “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志是气的主导,气则充盈于体内。志达到了什么境
提起口腔颌面外科,可能很多读者会感到有些陌生。不过,若提起唇裂、腭裂、口腔肿瘤、颌面损伤、涎腺肿瘤、淋巴结炎、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疾病等,相信大家一定有所耳闻。通俗地说,口腔颌面外科是研究和治疗口腔、颌面部疾病的一门学科。口腔颌面部疾病不但会导致患者生理上的病痛、容貌的畸形、更可导致语言、吞咽、咀嚼、呼吸功能等一系列口腔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造成双重打击。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医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都或多或少会出现腰背酸痛、容易抽筋等现象,这是骨骼中钙质流失的表现。一时间,补钙几乎成为了“骨骼健康”的代名词。但是,骨骼健康到底是不是只需要补钙就足够了呢?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通过传统补钙,对骨骼健康只做了2/3的功课。这种认识越来越得到专家们的认同。  1/3骨胶原,骨骼“强 韧”的秘密  那么,骨骼健康另外1/3的秘密是什么呢?我们看到,每个人的骨骼由无机物和有机物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嘌呤、高蛋白饮食大量摄入,患痛风的人数日益增多。得了痛风,除了饮食控制之外,往往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以控制病情。然而,许多病人缺乏药物治疗痛风的基本常识,以致走入用药误区,伤害身体健康。  误区一 乱“消炎“  生活实例  马先生今年50岁。近日他参加朋友聚餐,回家当晚出现左侧足趾疼痛不适。第二天,他发现疼痛部位为红、肿,皮肤温度升高,下午开始发热,体温达38.40
隆冬季节,气温下降,人体的新陈代谢变慢,抵抗疾病的能力也相应降低。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适应能力减弱,多种疾病容易在冬天复发或加重,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如何从容应对冬季“心”危机,平安过冬?听听专家的建议。  冬季,从容应对“心”危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 黄高忠(教授) 高聪聪  冬天,心脏“危机四伏”  心血管病之所以在冬天高发,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首先,冬季气候寒冷,人体交
生活实例  80岁的王大爷腰部酸痛有十几年了,3个月前打了个喷嚏,之后就觉得从腰部到右臀部直到右足总是窜着痛,而且越来越重,近2个星期来痛得只能卧床休息。儿女们把王大爷送到医院一查,原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开刀。但老人家这么大年龄,又有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以前还有过脑梗,怎么办?  经过骨科、心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和一段时间调理后,王大爷的血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