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学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涉海类高校在开展留学生教育方面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特色优势。本文在阐述涉海类高校在发展留学生教育特色的基础上,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指出其在开展留学生教育存在留学生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等弊病,提出加速学校的改革,提高国际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对策建议,以推进我国涉海类院校的国际化教育进程。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国际化;创新强校工程
作者: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88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中外教育交流日趋密切,留学生教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关注的主题。一些高校尤其重点高校将留学生总数和学历留学生的规模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中,中外大学频繁的合作使得留学生教育的层次和形式变得丰富。而高层次留学生的规模和质量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将会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高达254705人,其中北京市77,706人;上海市50,557人;广东省20,940人;天津市19,076人;浙江省17,461人;江苏省17,425人;辽宁省16,694人;山东省13,770人;湖北省11,535人;福建省9,541人。如何发挥高等教育的综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层次来华留学生教育己成为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及各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涉海类高等院校来讲,由于留学生教育工作起步晚,教师、教学设施等必需的办学条件尚不完善,又不能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更难以得到学生交流项目的扶持。在这种形势下,尽管来华接受高等教育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除部分语言专业院校和综合类院校外,大多数院校由于知名度不高等原因很难在留学生规模上有新的突破。因此,要想从汉语培训着手来发展留学生教育,必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这对刚起步的涉海类高等院校的留学生教育极为不利,同时也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涉海类高等院校,要搞好留学生教育工作,只有依靠自身特色优势,充分利用自身在水产养殖、航海技术、海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专业或学科特色优势,积极开拓高层次留学生教育的新渠道,逐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深造,才能促进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涉海类高等院校发展留学生教育的特色
(一)学科专业特色明显
特色优势是涉海类高等院校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基础。涉海类高等院校留学生教育与综合性大学留学生教育相比,尽管存在专业面窄,生源有限,实验、实习课耗资较大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是其自身的特色优势在于专业特色。“水产养殖”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是广东海洋大学老牌名牌专业。水产养殖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积淀了厚实的学术基础和鲜明的学科特色;师资和实验条件相当成熟,是开展留学生教育的最好基地,对南亚、东南亚、东盟极具引力。
(二)地缘优势明显
涉海类高校一般处于沿海区域,交通便利。利用广东海洋大学所在的粤西湛江市政府已经缔约的友好城市、姐妹城市等优利条件,扩大展留学生生源地。开展政府问、学校问的合作。例如,澳大利亚的凯恩斯、杰尔顿,美国的大西洋城,南非的伊莱姆比,俄罗斯的谢尔普霍夫,厄瓜多尔的桑博龙东等都是湛江多年的友好城市。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促进广东海洋大学与这些城市达成国际协议、合作项目等推动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三)生源集中
主要以东南亚的越南和马来西亚为生源地。留学生来自汉字文化圈国家,学习汉语的难度相对较低。
三、广东海洋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问题剖析
(一)广东海洋大学来华留学生基本情况
自广东省高等教育厅同意湛江海洋大学从1999年9月1日招收国外留学生到现在,共有留学生45人。具体信息如下:
从留学生的国别分布来看,韩国占68%,越南占24%,马来西亚、乌克兰、巴基斯坦、加纳分别占2%。
从留学生的层次来看,语言交换生占67%,学历生占33%。
从留学生的专业来看,汉语占67%,水产占29%,音乐占2%,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占2%。
从广东海洋大学留学生情况一览表中可以看出,无论从留学生的生源地、专业、类别及规模上,都远远滞后于广东省内高校留学生教育水平。留学生教育起步晚,底子薄,步履维艰。水产养殖学和汉语是两个支柱专业。学生人数少,本科生都是自费生,而学习汉语的都属于校际交换生。无论从留学生的生源地、专业、类别及规模上,都远远滞后于广东省内高校留学生教育水平。
(二)留学生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涉海类高校各部门“大外事”观念弱
长期以来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留学生教育产业化关注不够、研究不足,长期受传统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学校的办学形式、管理模式、培养方案、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还相对封闭,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和开放度。学校的外事工作主要局限于接待来访和出访及聘请外教。存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只是外事部门的任务,尤其发展留学生教育,就是外事处的工作,与其他学院、部门无关的狭隘观念。
2、国际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对来华留学生教育与国家关系、地区稳定和长远利益认识不到位。表现在总体规划与战略部署缺乏,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大等方面。缺乏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留学生教育管理观念。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管理运行局面尚未形成,学院之间的优势共享、错位竞争没有做到。出现多人管理,实质无人管理的局面。
3、综合实力不强,教育投入有限
从总体上看,高校的综合实力不强,不是国家直属的211院校和985工程”院校。教育经费短缺,尽管政府在教育经费的投入数额每年都会增加很多,但是伴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加剧,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赶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师资力量总体呈现出下坡的趋势,生师比上升到17:1,沉重的教学负担分散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资金严重不足,学校招收留学生现有机制不足以调动二级学院的积极性,造成院系和教师参与国际化教育的热情不高。 4、特色优势专业没有得到发挥
涉海类高校招收留学生,没有发挥海洋、水产、食品等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对留学生教育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吸引留学生学习的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院系尚无一个专业的留学生培养方案,所谓留学生培养方案就是中国学生培养方案的翻版,仅仅在个别课程上做了增减。据往届留学生反映,广东海洋大学的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到就业时还是缺乏能力又得从头学习。
5、留学生国际化程度不高,缺乏吸引优势
对留学生来源地分析看,涉海类高校的留学生来源地以亚洲留学生为主,其中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周边国家的留学生人数最多,而欧洲、美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没有,说明当前涉海类高校的留学生教育仍然具有很大的区域性,留学生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教育竞争力不强。从留学生学习类型来看,都是自费留学生,说明在吸引留学生教育上缺乏学校、学科吸引优势,不能提供奖学金、学费等占据了很大的影响因素,其他如教学、师资、学习影响力等无吸引优势。
6、双语师资不足成为制约留学生教育的瓶颈
涉海类高校师资队伍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评价手段等方面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尤其增设国际教育课程和双语教学方面严重不足,双语教师有限的数量成了招收留学生制约瓶颈,致使留学生只能接受汉语专业学习或短期汉语培训。据统计广东海洋大学双语教师共计36名,平均到66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平均0.5个双语教师。
7、招生主动性差,宣传渠道少。
由于学校在对外宣传教育及留学生经费投入资金不足,缺乏合作途径,制约了学校国际化进程的开展。在留学生招生与宣传上,采取坐等和守株待兔方式,缺乏走出去主动宣传的意识,尚未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招生宣传网络体系,使得外国学生对我校及留学相关事宜知之甚少。
四、涉海类高等院校留学生教育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是广东省“创新强校”一级指标,因此,全校上下更新理念,统一认识,把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一级指标列入“三大行动计划”、“协同培养平台”与校“创新强校工程”。
政府部门应站在与时俱进的高度上进一步加强对本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宏观指导,利用已经缔结的国际友好城市,对于本市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给出更多的指导意见,并帮助不同类型的学校编制出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采取措施动员全社会支持关心外国留学生教育,要外事、外贸、旅游部门更多参与这项工作,将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湛学习以及湛江教育服务贸易视作湛江进出口业务来对待,形成全市有关部门、行业通力协作的良好局面。同时也应采取促使在全社会形成较好的语言环境。
涉海类高等院校针对留学生的政策对于本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留学生教育发展战略,政策规划和策略制定的滞后性,影响了湛江市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作为湛江市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本地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宏观政策的研究,把来湛留学生教育放到湛江市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中加以统筹规划。把制约来湛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比如:奖学金、人身财产安全、住宿问题、人身权益等问题提上日程,湛江市教育主管部门应在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之上,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经验以及教育理念,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在通过严格的论证之后,完善来湛留学生教育社会化政策法规制度
(二)健全和完善国际化管理机制和制度
1、学校、外事部门、学院、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学校——顶层设计——机制保障——引领与主导作用
学院——人才培养过程实施——主体作用
外事部门——对外联络服务——部门协调——枢纽作用
相关部门——管理与服务——支持与保障作用
下图。
2、成立国际化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广东海洋大学外事工作管理办法。废止湛江海洋大学外事工作规定,废止湛江海洋大学关于外籍教师教学管理规定。制定新的广东海洋大学教师/学生交流管理规定,广东海洋大学外籍专家与教师工作管理制度、广东海洋大学外国专家/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广东海洋大学留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和留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安全管理规定、广东海洋大学留学生招收与管理机制等办法。健全的体制,使各部门职责分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管理局面。
(三)加大引智力度,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的综合实力是吸引学生生源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样也对留学生教育实用。高校的综合实力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学科建设、科研能力等方方面面,它既包括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也包括学校软件设施的建设,它是一所高校地位和能力的表现,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这其中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吸引留学生来湛学习、推进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对留学生教育质量问题的提高是包含多层面多内容的,不仅包括对留学生汉语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大学的整体教学体系、教学质量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学历教育在留学生教育中的比重也逐年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也己成为增强高校综合实力的关键。
加大外聘教师的力度,拓宽外籍教师聘请渠道,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从聘请语言外教向专业外教拓宽。逐步实现单一聘请向团队引进的转变。力争英文授课应覆盖人文、社科、工程、自然等各个学科,以训练学生的外语水平。通过开设英语授课班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英语应用水平,不仅有利于实现留学生与课堂教学课程问无语言障碍衔接,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留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定期聘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为留学生教学工作营造国际化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是发展留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对于吸引留学生学习、推动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多和学历教育留学生比重的逐年提高,教学质量己经成为留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取决于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高校师资队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人才,在提高教育综合实力,特别是在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应把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要加快建设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造就一批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者,吸引和聘请高水平教学人才,通过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外学习深造、接触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加强专业教师的英语能力,融入全球离不开跨语言文化交流,没有语言的交流,就没有教育的交流。外语课程的设置,是我校提升办学水平,实现教育国际化的一个着力点。 (四)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
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吸引留学生来湛江就读,关键在于能够满足其教育服务发展的需求和产品,其核心便是课程,了解留学生的需求并以此为导向制定满足其需求的留学生课程体系是发展和提高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关键。采纳国外课程模式和结构,结合广东海洋大学水产、食品、海洋等特色与优势学科,借助东盟优势,扩大特色专业留学生的规模,在学校内部实现本土的国际化。涉海类高校应在巩固中文、等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积极提高在经济、法律、工商管理及其他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的培养和开展;对留学生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和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和留学生的个体差异推出多元化、多选择的学科专业项目和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在满足留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湛江的特色与现实发展,可设立一些相关的体验课程和选修课,如增加对湛江历史的课程的设置、开设社会体验课程,通过旅游、到本地人家做客等形式感受湛江的风土人情和优美风景,使留学生亲身体验到湛江的魅力所在。
(五)协同培养,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应根据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需求从四方面加大投入:1、对外招生宣传的差旅与资料费用;2、留学生生活、学习条件配置;3、双语教师培养;4、国际性学科及课程建设:加强调研,科学规划。招收留学生方面:一是把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充分把握全球汉语热的机遇,利用文学院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优势,成立汉语语言文化培训中心大力推动语言生来华留学。二是充分利用广东海洋大学水产、食品、海洋等特色、与优势学科借助东盟优势扩大特色专业留学生。协同培养方面:加快现有国外高校的课程对接,尽快实施3-5个专业的本科2+2、3+1和3+1+1本硕连读项目平台。就以上两方面把握好两个面向:面向东南亚诸国招收留学生,面向发达国家协同培养。
(六)拓宽渠道,加强宣传
1、优化外联处校园网页。2、学校主页增加国际交流栏目。3、改变“株待兔型”招收留学生模式为“走出去,请进来”等多元化主动出击方式;根据需要编印一批招收留学生宣传资料。政府的信息渠道畅通对于外国学生了解湛江非常关键,例如,在湛江政府网站中开辟留学湛江专栏、针对鼓励来华、来湛留学的相关政策、信息进行解读,在中英文网页中的政府信箱,应全天24小时开通,设置专门人员及时对来信进行释疑解惑。
综上所述,促进湛江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高校、政府、社会的密切配合,在教学、管理、服务中应各负其责,在具体事务中应本着大局为重的思想,齐抓共管,建立起一个和谐团结文明的留学环境,共同致力于留学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湛江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水平,与广州等城市相比还存着一定的差距,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湛江市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和留学生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湛江市高校留学生教育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只要高校、政府密切配合,一定能实现湛江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和谐、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国际化;创新强校工程
作者: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88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中外教育交流日趋密切,留学生教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关注的主题。一些高校尤其重点高校将留学生总数和学历留学生的规模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中,中外大学频繁的合作使得留学生教育的层次和形式变得丰富。而高层次留学生的规模和质量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将会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高达254705人,其中北京市77,706人;上海市50,557人;广东省20,940人;天津市19,076人;浙江省17,461人;江苏省17,425人;辽宁省16,694人;山东省13,770人;湖北省11,535人;福建省9,541人。如何发挥高等教育的综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层次来华留学生教育己成为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及各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涉海类高等院校来讲,由于留学生教育工作起步晚,教师、教学设施等必需的办学条件尚不完善,又不能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更难以得到学生交流项目的扶持。在这种形势下,尽管来华接受高等教育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除部分语言专业院校和综合类院校外,大多数院校由于知名度不高等原因很难在留学生规模上有新的突破。因此,要想从汉语培训着手来发展留学生教育,必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这对刚起步的涉海类高等院校的留学生教育极为不利,同时也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涉海类高等院校,要搞好留学生教育工作,只有依靠自身特色优势,充分利用自身在水产养殖、航海技术、海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专业或学科特色优势,积极开拓高层次留学生教育的新渠道,逐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深造,才能促进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涉海类高等院校发展留学生教育的特色
(一)学科专业特色明显
特色优势是涉海类高等院校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基础。涉海类高等院校留学生教育与综合性大学留学生教育相比,尽管存在专业面窄,生源有限,实验、实习课耗资较大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是其自身的特色优势在于专业特色。“水产养殖”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是广东海洋大学老牌名牌专业。水产养殖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积淀了厚实的学术基础和鲜明的学科特色;师资和实验条件相当成熟,是开展留学生教育的最好基地,对南亚、东南亚、东盟极具引力。
(二)地缘优势明显
涉海类高校一般处于沿海区域,交通便利。利用广东海洋大学所在的粤西湛江市政府已经缔约的友好城市、姐妹城市等优利条件,扩大展留学生生源地。开展政府问、学校问的合作。例如,澳大利亚的凯恩斯、杰尔顿,美国的大西洋城,南非的伊莱姆比,俄罗斯的谢尔普霍夫,厄瓜多尔的桑博龙东等都是湛江多年的友好城市。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促进广东海洋大学与这些城市达成国际协议、合作项目等推动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三)生源集中
主要以东南亚的越南和马来西亚为生源地。留学生来自汉字文化圈国家,学习汉语的难度相对较低。
三、广东海洋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问题剖析
(一)广东海洋大学来华留学生基本情况
自广东省高等教育厅同意湛江海洋大学从1999年9月1日招收国外留学生到现在,共有留学生45人。具体信息如下:
从留学生的国别分布来看,韩国占68%,越南占24%,马来西亚、乌克兰、巴基斯坦、加纳分别占2%。
从留学生的层次来看,语言交换生占67%,学历生占33%。
从留学生的专业来看,汉语占67%,水产占29%,音乐占2%,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占2%。
从广东海洋大学留学生情况一览表中可以看出,无论从留学生的生源地、专业、类别及规模上,都远远滞后于广东省内高校留学生教育水平。留学生教育起步晚,底子薄,步履维艰。水产养殖学和汉语是两个支柱专业。学生人数少,本科生都是自费生,而学习汉语的都属于校际交换生。无论从留学生的生源地、专业、类别及规模上,都远远滞后于广东省内高校留学生教育水平。
(二)留学生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涉海类高校各部门“大外事”观念弱
长期以来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留学生教育产业化关注不够、研究不足,长期受传统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学校的办学形式、管理模式、培养方案、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还相对封闭,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和开放度。学校的外事工作主要局限于接待来访和出访及聘请外教。存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只是外事部门的任务,尤其发展留学生教育,就是外事处的工作,与其他学院、部门无关的狭隘观念。
2、国际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对来华留学生教育与国家关系、地区稳定和长远利益认识不到位。表现在总体规划与战略部署缺乏,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大等方面。缺乏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留学生教育管理观念。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管理运行局面尚未形成,学院之间的优势共享、错位竞争没有做到。出现多人管理,实质无人管理的局面。
3、综合实力不强,教育投入有限
从总体上看,高校的综合实力不强,不是国家直属的211院校和985工程”院校。教育经费短缺,尽管政府在教育经费的投入数额每年都会增加很多,但是伴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加剧,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赶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师资力量总体呈现出下坡的趋势,生师比上升到17:1,沉重的教学负担分散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资金严重不足,学校招收留学生现有机制不足以调动二级学院的积极性,造成院系和教师参与国际化教育的热情不高。 4、特色优势专业没有得到发挥
涉海类高校招收留学生,没有发挥海洋、水产、食品等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对留学生教育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吸引留学生学习的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院系尚无一个专业的留学生培养方案,所谓留学生培养方案就是中国学生培养方案的翻版,仅仅在个别课程上做了增减。据往届留学生反映,广东海洋大学的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到就业时还是缺乏能力又得从头学习。
5、留学生国际化程度不高,缺乏吸引优势
对留学生来源地分析看,涉海类高校的留学生来源地以亚洲留学生为主,其中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周边国家的留学生人数最多,而欧洲、美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没有,说明当前涉海类高校的留学生教育仍然具有很大的区域性,留学生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教育竞争力不强。从留学生学习类型来看,都是自费留学生,说明在吸引留学生教育上缺乏学校、学科吸引优势,不能提供奖学金、学费等占据了很大的影响因素,其他如教学、师资、学习影响力等无吸引优势。
6、双语师资不足成为制约留学生教育的瓶颈
涉海类高校师资队伍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评价手段等方面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尤其增设国际教育课程和双语教学方面严重不足,双语教师有限的数量成了招收留学生制约瓶颈,致使留学生只能接受汉语专业学习或短期汉语培训。据统计广东海洋大学双语教师共计36名,平均到66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平均0.5个双语教师。
7、招生主动性差,宣传渠道少。
由于学校在对外宣传教育及留学生经费投入资金不足,缺乏合作途径,制约了学校国际化进程的开展。在留学生招生与宣传上,采取坐等和守株待兔方式,缺乏走出去主动宣传的意识,尚未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招生宣传网络体系,使得外国学生对我校及留学相关事宜知之甚少。
四、涉海类高等院校留学生教育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是广东省“创新强校”一级指标,因此,全校上下更新理念,统一认识,把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一级指标列入“三大行动计划”、“协同培养平台”与校“创新强校工程”。
政府部门应站在与时俱进的高度上进一步加强对本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宏观指导,利用已经缔结的国际友好城市,对于本市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给出更多的指导意见,并帮助不同类型的学校编制出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采取措施动员全社会支持关心外国留学生教育,要外事、外贸、旅游部门更多参与这项工作,将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湛学习以及湛江教育服务贸易视作湛江进出口业务来对待,形成全市有关部门、行业通力协作的良好局面。同时也应采取促使在全社会形成较好的语言环境。
涉海类高等院校针对留学生的政策对于本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留学生教育发展战略,政策规划和策略制定的滞后性,影响了湛江市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作为湛江市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本地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宏观政策的研究,把来湛留学生教育放到湛江市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中加以统筹规划。把制约来湛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比如:奖学金、人身财产安全、住宿问题、人身权益等问题提上日程,湛江市教育主管部门应在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之上,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经验以及教育理念,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在通过严格的论证之后,完善来湛留学生教育社会化政策法规制度
(二)健全和完善国际化管理机制和制度
1、学校、外事部门、学院、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学校——顶层设计——机制保障——引领与主导作用
学院——人才培养过程实施——主体作用
外事部门——对外联络服务——部门协调——枢纽作用
相关部门——管理与服务——支持与保障作用
下图。
2、成立国际化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广东海洋大学外事工作管理办法。废止湛江海洋大学外事工作规定,废止湛江海洋大学关于外籍教师教学管理规定。制定新的广东海洋大学教师/学生交流管理规定,广东海洋大学外籍专家与教师工作管理制度、广东海洋大学外国专家/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广东海洋大学留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和留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安全管理规定、广东海洋大学留学生招收与管理机制等办法。健全的体制,使各部门职责分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管理局面。
(三)加大引智力度,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的综合实力是吸引学生生源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样也对留学生教育实用。高校的综合实力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学科建设、科研能力等方方面面,它既包括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也包括学校软件设施的建设,它是一所高校地位和能力的表现,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这其中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吸引留学生来湛学习、推进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对留学生教育质量问题的提高是包含多层面多内容的,不仅包括对留学生汉语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大学的整体教学体系、教学质量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学历教育在留学生教育中的比重也逐年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也己成为增强高校综合实力的关键。
加大外聘教师的力度,拓宽外籍教师聘请渠道,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从聘请语言外教向专业外教拓宽。逐步实现单一聘请向团队引进的转变。力争英文授课应覆盖人文、社科、工程、自然等各个学科,以训练学生的外语水平。通过开设英语授课班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英语应用水平,不仅有利于实现留学生与课堂教学课程问无语言障碍衔接,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留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定期聘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为留学生教学工作营造国际化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是发展留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对于吸引留学生学习、推动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多和学历教育留学生比重的逐年提高,教学质量己经成为留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取决于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高校师资队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人才,在提高教育综合实力,特别是在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应把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要加快建设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造就一批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者,吸引和聘请高水平教学人才,通过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外学习深造、接触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加强专业教师的英语能力,融入全球离不开跨语言文化交流,没有语言的交流,就没有教育的交流。外语课程的设置,是我校提升办学水平,实现教育国际化的一个着力点。 (四)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
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吸引留学生来湛江就读,关键在于能够满足其教育服务发展的需求和产品,其核心便是课程,了解留学生的需求并以此为导向制定满足其需求的留学生课程体系是发展和提高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关键。采纳国外课程模式和结构,结合广东海洋大学水产、食品、海洋等特色与优势学科,借助东盟优势,扩大特色专业留学生的规模,在学校内部实现本土的国际化。涉海类高校应在巩固中文、等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积极提高在经济、法律、工商管理及其他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的培养和开展;对留学生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和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和留学生的个体差异推出多元化、多选择的学科专业项目和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在满足留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湛江的特色与现实发展,可设立一些相关的体验课程和选修课,如增加对湛江历史的课程的设置、开设社会体验课程,通过旅游、到本地人家做客等形式感受湛江的风土人情和优美风景,使留学生亲身体验到湛江的魅力所在。
(五)协同培养,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应根据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需求从四方面加大投入:1、对外招生宣传的差旅与资料费用;2、留学生生活、学习条件配置;3、双语教师培养;4、国际性学科及课程建设:加强调研,科学规划。招收留学生方面:一是把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充分把握全球汉语热的机遇,利用文学院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优势,成立汉语语言文化培训中心大力推动语言生来华留学。二是充分利用广东海洋大学水产、食品、海洋等特色、与优势学科借助东盟优势扩大特色专业留学生。协同培养方面:加快现有国外高校的课程对接,尽快实施3-5个专业的本科2+2、3+1和3+1+1本硕连读项目平台。就以上两方面把握好两个面向:面向东南亚诸国招收留学生,面向发达国家协同培养。
(六)拓宽渠道,加强宣传
1、优化外联处校园网页。2、学校主页增加国际交流栏目。3、改变“株待兔型”招收留学生模式为“走出去,请进来”等多元化主动出击方式;根据需要编印一批招收留学生宣传资料。政府的信息渠道畅通对于外国学生了解湛江非常关键,例如,在湛江政府网站中开辟留学湛江专栏、针对鼓励来华、来湛留学的相关政策、信息进行解读,在中英文网页中的政府信箱,应全天24小时开通,设置专门人员及时对来信进行释疑解惑。
综上所述,促进湛江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高校、政府、社会的密切配合,在教学、管理、服务中应各负其责,在具体事务中应本着大局为重的思想,齐抓共管,建立起一个和谐团结文明的留学环境,共同致力于留学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湛江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水平,与广州等城市相比还存着一定的差距,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湛江市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和留学生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湛江市高校留学生教育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只要高校、政府密切配合,一定能实现湛江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和谐、持续、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