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看图说话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加强说话写话训练,能有效地发展
儿童的语言,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从教学内容上看,看图说话写话是高年级作文的起点,是作文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说话;写话
众所周知,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图说话是最初步的作文训练,是低年级作文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
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基于上述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从图入手,激发兴趣,千方百计让学生说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抽象说教,避免课堂气氛的枯燥和单调,为此教师应该努力采用直观形象的图画启发学生,用导语、故事、游戏、活动等形式激发起学生看图说话的兴趣。如看图说话《树叶画》,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制作各种精美的树叶剪贴画,并且把优秀作品用
来布置黑板报。课中调动全体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同学的羡慕,自然会纷纷举手发言介绍自己的作品。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怎样把自己的作品介绍得有条理,并让大家略作数分钟的准备,然后让各自再说一遍,这叫“自我提升”。此外还可以交换着说,同学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
这可以叫“互动提升”。必要的话可对同一说话对象,不妨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让学生自说和互说。这样,每一次重复实际都是一次提升,而每次提升又都能转化为成功感,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这为同学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第二堂课做出了铺垫,不断激发起看图说话的兴趣。
二、启发学生思考和想像
想像是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创造能力的重要智力因素。按顺序看图,用语言把图画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这仅仅是完成了看图说话教学任务的一部分。要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就要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展开丰
富的联想。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对图画展开丰富的想像,在看图说话、写话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提问式”、“谈话式”教学。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广泛设想的情境,引导学生把观察的和想像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思考和想像,一般是指对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的观察来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对话;通过对眼前活动场面的观察想像事态发展的前因后果;通过对静止不变画面的观察来想像活动画面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人情人境,表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才能挖掘图画中蕴含的潜在意义。在第三册《拔河比赛》这幅看图说话、写话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对整个拔河比赛场面进行细心观察,抓住烘托画面的重点部分,从运动员、拉拉队等人物的动作、情态、心理活动、语言、场内气氛、比赛结果展开丰富的想像。这样的语言表述才能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看图写话能力提高
如果想要提高看图写话的能力,仅仅停留在课本上或者单元测试中的一单元一次的练习,是不够的。因此,要多给孩子创造看图写话的机会, 当然也得给孩子乐写想写的环境。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做有心人,既要多方寻找图片,也要依靠广泛阅读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1,立足文本,拓展写话空间。低年级的教材大多数都是图文并茂,进行写话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1)词串写话。如《识字6》卜下),可引导学生边看图边用上其中的词串“一方鱼塘、一座果园、一块稻田、一畦秧苗”等,写一、两句话: “星期天,我到乡下奶奶家玩。我看见一座果园,旁边有一方鱼塘。”当然,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用上更多词语串,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2)给图配文。一、二年级课本中的插图、口语交际的情境图、课文的插图等都可以给它们配上一句(一段)优美的文字,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练习。如一年级下册“读读背背” 的插图,可让学生观察春天大自然美丽的景色,结合插网,用“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回大地”等词语写话。难度可视学生而定,也可采用比赛形式,看谁用得多、用得好;还可以结合本单元练习中口语交际的
情境图,以“春天来啦” 为题写一段话。笔者还曾经利用孩子们的《品德与生活》中插图来进行写话训练。
2,大量阅读,鼓励个性表达。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阅读是写话的基础,写话是阅读的结品。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可以介绍优秀的图画书。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并非仅仅是图加文字。精美的图画书既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也可以通过书中的文字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除此之外,课文也是学生习作最好的范本。低年级的课文文质兼美, 富有儿童情趣,都配有活泼的画面,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背。当然, 阅读积累不能局限于看,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此,笔者规定每个学必须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好词好句抄录下来,积累并能运用。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课外阅读坚持得比较好的孩子,写话能力明显强于不爱阅读的孩子。在教学写话时,应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精彩片段应用于写话中,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练笔,鼓励学生把看到、听到、想到的事随时记下来, 特别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从“异” 字人手。学生写 来的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是生动的、有趣的,充满了孩子对这个世界认知,写满了他们的善良和活泼,那一句句天真烂漫的话语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欣喜若狂。
结语:
总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取恰当方式,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将为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训练过渡到中高年级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但看图写话教学不能孤立进行,必须和整个的语文教学,即识字、写字、说话、阅读等教学活动密切联系,掌握指导方法,才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从看图说话到作文写作——小学语文作文漫谈-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2012(1)
[2] 小学语文看图说话教学浅探 -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 2011(12)
[3] 插图:开启低年级学生写话大门的一把钥匙 -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2012(7)
儿童的语言,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从教学内容上看,看图说话写话是高年级作文的起点,是作文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说话;写话
众所周知,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图说话是最初步的作文训练,是低年级作文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
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基于上述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从图入手,激发兴趣,千方百计让学生说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抽象说教,避免课堂气氛的枯燥和单调,为此教师应该努力采用直观形象的图画启发学生,用导语、故事、游戏、活动等形式激发起学生看图说话的兴趣。如看图说话《树叶画》,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制作各种精美的树叶剪贴画,并且把优秀作品用
来布置黑板报。课中调动全体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同学的羡慕,自然会纷纷举手发言介绍自己的作品。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怎样把自己的作品介绍得有条理,并让大家略作数分钟的准备,然后让各自再说一遍,这叫“自我提升”。此外还可以交换着说,同学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
这可以叫“互动提升”。必要的话可对同一说话对象,不妨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让学生自说和互说。这样,每一次重复实际都是一次提升,而每次提升又都能转化为成功感,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这为同学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第二堂课做出了铺垫,不断激发起看图说话的兴趣。
二、启发学生思考和想像
想像是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创造能力的重要智力因素。按顺序看图,用语言把图画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这仅仅是完成了看图说话教学任务的一部分。要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就要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展开丰
富的联想。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对图画展开丰富的想像,在看图说话、写话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提问式”、“谈话式”教学。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广泛设想的情境,引导学生把观察的和想像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思考和想像,一般是指对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的观察来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对话;通过对眼前活动场面的观察想像事态发展的前因后果;通过对静止不变画面的观察来想像活动画面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人情人境,表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才能挖掘图画中蕴含的潜在意义。在第三册《拔河比赛》这幅看图说话、写话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对整个拔河比赛场面进行细心观察,抓住烘托画面的重点部分,从运动员、拉拉队等人物的动作、情态、心理活动、语言、场内气氛、比赛结果展开丰富的想像。这样的语言表述才能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看图写话能力提高
如果想要提高看图写话的能力,仅仅停留在课本上或者单元测试中的一单元一次的练习,是不够的。因此,要多给孩子创造看图写话的机会, 当然也得给孩子乐写想写的环境。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做有心人,既要多方寻找图片,也要依靠广泛阅读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1,立足文本,拓展写话空间。低年级的教材大多数都是图文并茂,进行写话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1)词串写话。如《识字6》卜下),可引导学生边看图边用上其中的词串“一方鱼塘、一座果园、一块稻田、一畦秧苗”等,写一、两句话: “星期天,我到乡下奶奶家玩。我看见一座果园,旁边有一方鱼塘。”当然,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用上更多词语串,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2)给图配文。一、二年级课本中的插图、口语交际的情境图、课文的插图等都可以给它们配上一句(一段)优美的文字,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练习。如一年级下册“读读背背” 的插图,可让学生观察春天大自然美丽的景色,结合插网,用“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回大地”等词语写话。难度可视学生而定,也可采用比赛形式,看谁用得多、用得好;还可以结合本单元练习中口语交际的
情境图,以“春天来啦” 为题写一段话。笔者还曾经利用孩子们的《品德与生活》中插图来进行写话训练。
2,大量阅读,鼓励个性表达。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阅读是写话的基础,写话是阅读的结品。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可以介绍优秀的图画书。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并非仅仅是图加文字。精美的图画书既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也可以通过书中的文字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除此之外,课文也是学生习作最好的范本。低年级的课文文质兼美, 富有儿童情趣,都配有活泼的画面,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背。当然, 阅读积累不能局限于看,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此,笔者规定每个学必须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好词好句抄录下来,积累并能运用。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课外阅读坚持得比较好的孩子,写话能力明显强于不爱阅读的孩子。在教学写话时,应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精彩片段应用于写话中,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练笔,鼓励学生把看到、听到、想到的事随时记下来, 特别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从“异” 字人手。学生写 来的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是生动的、有趣的,充满了孩子对这个世界认知,写满了他们的善良和活泼,那一句句天真烂漫的话语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欣喜若狂。
结语:
总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取恰当方式,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将为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训练过渡到中高年级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但看图写话教学不能孤立进行,必须和整个的语文教学,即识字、写字、说话、阅读等教学活动密切联系,掌握指导方法,才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从看图说话到作文写作——小学语文作文漫谈-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2012(1)
[2] 小学语文看图说话教学浅探 -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 2011(12)
[3] 插图:开启低年级学生写话大门的一把钥匙 -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