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龙之脉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xf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口洞: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石室
  高山遍布的重庆有一个叫做冉家沟的小村庄,那里种植水稻与烟草,地方很僻静,我们把冉家沟作为探险附近洞穴的长期补给与落脚点。在桐梓镇洞穴系统中,有很多未解大型山洞之谜正在等待着人们来揭开。地下洞穴顶部是数以千计的钟乳石,下面则是如森林密布般的石笋。上百万只蝙蝠、热带洞穴雨燕与其他昆虫、两栖动物、蛛型纲等200种动物长期生长在这片黑暗的通道里面,共同构成复杂的洞穴生态系统。尽管洞穴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并且据考察有超过250万年的地质历史,但是囿于遥远地下环境的种种挑战,使得我们对于地下洞穴的掌握还是知之甚少。聊以欣慰的是,由于美国洞穴探险家艾琳·林奇所在的红玫瑰洞穴探险俱乐部近十年以来的努力,艾琳·林奇得以逐渐拼接出该地区地下洞穴的地质与生态情况。艾琳·林奇作为一名美国女性,她自己一人在中国总共发现了超过150公里长的洞穴;红玫瑰探洞俱乐部由来自各国的地下洞穴爱好者组成并专门探索中国的地质地形状况,这个俱乐部总共发现了超过370公里长的洞穴,且发现了现今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自然石室—云梯石室。
  从冉家沟村到泉口洞入口,大约需要走一个小时的徒步路程。尽管队伍全部重装前行,但是由于是下坡路,所以向下移动的速度远比我们当初开始进驻冉家沟村时容易许多。接下来,从泉口洞到云梯石室是一个沿着地下暗河逆流而上的行程,大约需要三个小时。这期间,我们要沿着垂直的绳子往上攀爬,同时要经过巨大的深水潭区。而当地的天气与季节是决定我们从泉口洞能否顺利到达云梯石室的关键因素。还好,我们选择的日期避开了雨季,由于雨季那种潮湿的季节还没有来临,因此除了前段路程需要游泳与涉水通过深潭以外,洞穴其余的路段还算是十分干燥的。不用说,为了保持接下来探险途中衣服的干燥,在需要游泳与涉水的路段,我们选择在各自视线见不到的地方脱光衣服,然后裸体通过深潭!这是一场非常令人不舒服并且寒冷刺骨的经历,因为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地下洞穴脱过衣服。接下来,我们顺利通过了洞穴那片深水区域,马上各自穿上了干燥与温暖的衣服,重新整装出发。
  我们携带的很多探洞与拍照装备,多数需要自己背负,当然有时也可以偶尔借助一下逆流而上的洞穴溪流的漂浮作用,但是将装备放在快速流动的溪流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小心谨慎,要注意避免这些装备与水下石灰岩尖锐的棱角以及周围岩石墙壁的刮蹭。
  进入最后700米路段,要依靠绳降的方式进入。我们下降到30米的时候,眼见洞穴顶部在视野中变成一个至少有直径50米宽的圆弧形状。随着我们的继续下降,整个洞穴顶部完全消失在一片黑暗之中,当我意识到有一个很大的石室出现,下降的刻度仪与身边吹过的冷风,提醒了我这是一个极其深而又宽广的石室。同时,石室底部巨石遍布,回声逐渐增强,这使我意识到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云梯石室(Cloud Ladder Hall)—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石室。
  我们先将装备放到一个巨大的石头斜面上,然后依次进入了一片漆黑的云梯石室。虽然我的腿受伤了,身体疲惫不堪,呼吸也是上气不接下气,然而当我进入石室时,刹那间所有的痛苦与不愉快的感觉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借助带来的光源,我们被眼前所见到的巨大的地下景观所深深震撼,并且无法想像首批探险者当初发现云梯石室时应该是多么的震惊!之所以将它取名为云梯石室是因为这个巨大的石室有着独立的小气候系统,石室内部云层的多少取决于当地不同的时间与地表的温度。此刻,巨大的云层盘旋在石室顶部,直至进入漆黑的上层,真是壮观无比。不过我随后很快意识到在这个云梯石室进行拍照摄影也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云层太厚,人造光源很难穿透它照射到墙壁。
  在云梯石室,我们团队分成若干个小组。其中有一个测量小组选择殿后,怀着发现通道的希望,他们进入了石室附近一个小的洞穴里面。在地下洞穴,我们对于水源问题并不担心,由于当地的喀斯特溶岩地形有很多水滴从石灰石的缝隙中滴落下来,只要我们将这些水滴收集起来,重新过滤或加热后就可以饮用。
  在那里,我们连续进行了八个小时的测量、取样拍照等工作。随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我们就开始起身返程。地面出口在一个陡峭的悬崖边上,不太好走。长时间的探洞已经弄得我们个个精疲力竭,但是仍然需要身负重装在崎岖的道路中前行。不过,还好这毕竟属于返程,一想到很快就可以回到冉家沟村并在那些由泥土和木头搭建的小房子里吃到一碗热腾腾的饭与痛快地喝上一杯凉爽的啤酒时,心头就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出的激动与兴奋。其次,在地下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之后,一旦重新返回地表,人体感官猛地将会变得非常新鲜:所看到的颜色比以往更生动,气味也比以往更浓烈,声音也感觉比以往增大许多。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新鲜感觉逐渐会褪去。此外,返回途中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以防走错路,由于稻田中的很多小路很难辨别,再加上此刻的我们早已筋疲力尽,所以在稻田之间众多平行的小路间,一不留神就会走错。果不其然,我们有两名队员毫无察觉地进入了错误的小路。不过最终,我们还是都安全到达了冉家沟村。
  在云梯石室与泉口洞附近探洞的任务中,我们有了一些令人兴奋的新发现。由于前期曾经进过洞,所以我们可以用全新的视角来探索这段漆黑的通道。选择冉吉村作为大本营,是因为它距离地下洞穴相对较近,这样我们可以有时间探索前期遗落下的洞穴中未发现的其他通道,可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地下周边洞穴的研究。
  为了庆祝地下探洞过程中的一些新发现,美国队员放起了烟花。当时正赶上周末,吸引了很多村子里的孩子与大人们来围观。于是,大家都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这美妙的时刻。这是以一种伟大的方式来记住我们当时所在的那个地方,同时,这也表达我们对这个偏远地方当地人的一种尊重。
  这里有必要再次提起美国洞穴探险家艾琳·林奇,她的梦想是将此次探险之旅测量得来的数据整合到该地区地下洞穴数据库中,从而在总体上研究该地区的地下水文与地质情况。要实现艾琳·林奇的梦想,首先要弄清楚这些地质的重要连接点,其次要向当地人多请教。艾琳·林奇非常清楚一点,那就是这个研究进程必须加快,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扩张,崎岖的山谷所临的空间正在日益受着挤压。位于长江北部喀斯特岩溶地形的重庆目前是一个拥有超过700万居民的大都市,它的发展速度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城市。几年前,艾琳·林奇开始探索武隆县的洞穴时,当时最短的路径也需要两天才能渡过长江支流,并且为了到达泉口洞的入口,当时的探险队还需要比现在多花七个小时。而如今,原先崎岖的山路现在早已成为平坦的水泥路。   接龙地区:布满裂缝、石窟与洞穴
  稍有遗憾的是,整个团队在这个地区的探洞收获并没有我们开始所期望发现的那么多,因此我们决定向另外一处地点进军,也就是接龙乡地区。在此之前,我们在那儿探过洞,但是并没有进行深入挖掘。于是,我们探险队需乘坐三个小时的客车,后面还跟着一辆载着满车行李的面包车。随后我们到达了集结地接龙,把所有的装备背在身上,而艾琳·林奇的探险队需要先行一步,因为他们要为大部队寻找合适的住宿。
  经过近几年的发现和开发,中国境内的探洞取得了深入的发展。对于外国人来说,我们则步入了一种新领域和新挑战。然而当地人对我们都很热情,当他们了解到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以及我们正在寻找什么之后,每天都会跑来告诉我们当地人所知道的一些巨大的洞穴洞口。其中,有一位老农民甚至亲自作为向导带领我们到一个叫做盖洞的洞穴去探寻,后来那个洞口成为了我们此次出行最大的发现。该地下洞穴长度超过四公里,遗憾的是由于在那个洞穴里面我们时间不够用了,以至于留下了许多还未探寻的通道,那些通道通往漆黑的地方,一直伸进山脉的最深处,在那里我们仍然可以听到呼呼的风声,没人知道那些通道会通往哪里。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叫做汽洞的洞穴。该洞穴被一条地下暗河分成两条岔口,其中的一条通道布满湿泥,另一条通道有河水流过,里面有许多没有眼睛的盲鱼。这些穴居动物常年累月生活在这里完全适应了黑暗环境,似乎过得非常开心。
  整个团队在接龙地区待了大概有两周时间,我们团队的目的是想大致了解接龙地区的地下洞穴情况以及未来探险的可能性。从我们目前所发现的情况来分析,很明显接龙这个地区布满裂缝、石窟与洞穴。有些我们已经发现的洞穴已被当地人用于硝酸盐矿业开发,因为在有些洞穴入口处我们发现了当地人们使用过的旧灶台与挖掘硝酸盐的坑迹,显然,这些大型洞穴已被当地人知道,并且相应的开采设施也都建立起来了。对于其他的小洞穴,如果有凉风或者微风吹过的话,我们就很重视,因为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它意味着这些小洞穴很可能与某个大洞穴相通连,并且很有可能这些小洞穴才是庞大地下迷宫的关键解码所在。
  2013年在桐梓镇英美联合探险队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超过13公里长度的地下洞穴通道。除了新发现洞穴的长度以外,那些洞穴里面的景色包括美丽的溶洞与干裂的原始洞穴表面也都是非常迷人的。探索新洞穴通道,始终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感觉,因为洞穴的美妙是不能依靠卫星来发现的,也没有什么办法来知道漆黑的通道中会有什么将出现在你眼前,更没有办法知道下一个通道的转角会在哪里。在中国,把精力投入探洞领域,这是一项令人兴奋并且肾上腺激素迅速飙升的事情,因为几乎不太可能还会有很多人将能够再次回到我们曾经去过的洞穴内部,同时,我敢打赌:登上月球的人远比探索洞穴的人要多很多。
  户外探险提示
  关于探洞摄影技巧
  洞穴摄影的确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由于洞穴完全没有光线,所有光源都要依靠人来带进洞穴,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还不得不将相机放在一些高难度位置上。记忆犹新的一次经历,是我在一个叫做苗坑的巨大竖井中拍照(苗坑靠近武隆县,位于重庆武隆天星乡境内)。该竖井深达509米,相当于吉隆坡双子塔的高度。当时是晚上,我挂在一根细绳上,处于距离顶部300米、地面200米的位置,同时还需要将相机三脚架固定在竖井周围的岩石上。由于竖井巨大的回音,队员间直接沟通是不可能的,所以团队都使用PMR无线电对讲机来互相交谈。幸好我是坐在一个便携坐式PETZL护具上,有了它我可以在悬挂的状态下处于一种相对舒适的状态。这对我来说真的很不错,因为我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将注意力放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拍照。当时三脚架被搭在岩石上并以水平状态延伸出来,只需将上部位置旋转一下,以便相机镜头指向竖井中央,然后锁定住相机。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拍照了,拍照时,可以调在手动B挡位置,打开相机快门、闪光灯,接着关闭快门,这样理论上保证相机不会移动。拍摄过程中,尝试不要去想万一镜头盖、衣服、手套等东西掉下去会怎么办,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深度眩晕。没来中国之前,我就想到拍天星竖井的照片会令我眩晕,但没有想到的是,在实际情况下这种眩晕感觉竟是如此独特。
  我痴迷于洞穴尤其是大型洞穴拍照,经常会选择在岩石与水结合的地方进行取景。关于相机防护,我会用一些混合容器与防水盒来包裹相机镜头等贵重设备,并且,每次触摸相机前,都会用小毛巾先将手擦拭干净,以确保污垢和泥浆不进入相机按钮、刻度盘与闪光灯等这些精密的相机部件之内。
  关于时间
  由于探洞需要,人们往往要在地下野营好几天。这是一种奇怪的经历,因为洞穴里没有黑夜与白天的说法,也没有黎明与黄昏的区别。在地下,时间观念是丢失的,所以不管是所谓的几点钟,只要地下露营者感觉累了就会睡觉。
  关于吃喝
  吃:如果要准备热饭或者提高团队气氛的话,需要借助气罐点燃烛光般微弱的火焰来实现。
  喝:所有的干净水源,通过石灰石过滤下来水流或水滴来进行收集。
  关于地下露营体验
  因洞穴不同,其相应的露营体验也各异。比如,在马来西亚姆鲁国家公园的地下洞穴,那里的平均气温约23℃,那种情况下的露营绝对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一般而言,对于经常探索各类洞穴的人士来说,可能会宁愿选择睡地下,因为这里远离所有的昆虫叮咬、极端炎热与潮湿雨林的困扰。在洞穴里,你能听到的是远处的滴水的滴答声音与金丝燕在洞穴中飞舞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在这里你可以睡个好觉,完全不用为安全担心,作为探险者,我们经常会将某件东西放在途中,然后返回时再将它带走,因为很少有人会愿意冒险来到地下。
  特别提醒
  探洞危险系数较大,需要极强的专业探险知识和经验,如果是新手,请一定在专业人士和向导的带领和指导下进行,否则可能面临危险,这一点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提名:谢谢和菜菜  提名理由:  他们是一对普通的情侣,却有着过人的勇气和执着的信念,2010年他们放弃了原有的稳定生活,双双辞掉工作,从此带着他们共同的梦想踏上了环球旅行之路。从2010年3月17日开始到2011年1月结束旅行时,一共走了10个月,花费四万块钱,经过18个不同的国家(包括中国),穿越整个亚洲大陆来到非洲的埃及,往返超过六万公里。他们从初出国门的菜鸟一路历练成为了背包旅行达人,而他
土生土长在加拿大的我一直对世界各地的少数民族满怀好奇之心。尤其是历经千百年的世事沉浮之后,依然保持着独有传统的民族,更是强烈地吸引着我的脚步,让我欲罢不能。台湾,深山秘境,执守着传统的民族令我神往很久。前后三年的台湾生活,让我得以近距离地与当地少数民族接触,去感知他们的生活与传统。这些民族甚至没有成文的历史,一切都是通过口耳相授流传下来的。而很多的民族故事正像那些民族本身的文化一样,正在逐渐被遗忘
乘船出海的浪漫水上生活是无数人的向往,更是许多孩子所幻想的奇妙“海盗”生活体验。近几年来。风靡欧美数十年的邮轮假期也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欢迎。所谓路上为旅水上才是游。数万吨的邮轮宛如一座移动的水上城堡,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最完美的旅游方式,而这种度假方式对于那些既想让孩子玩得尽兴,大人自己又能放松休息的家庭来说,好处更是显而易见。  行李箱只需打开收起一次,晚上航行海上,白天到岸,
奔跑在多瑙河畔  从空中俯瞰布达佩斯,多瑙河缓缓地流趟在布达与佩斯之间,镜头从国会大厦直接拉到火车站,观众还未来得及看清楚国会大厦的哥特式建筑就已经开战了……这是电影《碟中碟4》的开场画面。  布达佩斯不是一个美得特别张扬的城市,它低调内敛、大气有张力,如果你能在这里停留三天以上,会发现这个城市有你想要的每一面。这里有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有茜茜公主的十年爱恋,有裴多菲吟诵的“生命诚可贵,爱情
Garmin佳明助阵北京国际铁人三项赛  2013年9月19~21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铁人三项比赛将在北京丰台区隆重举行,该赛事是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美国旧金山“逃离恶魔岛铁人三项赛”分站赛之一,是目前亚洲地区的惟一分站赛,也是这项世界知名的国际赛事首次落户亚洲。全球导航顶尖品牌Garmin(佳明)作为本次赛事赞助商以及该赛事运动腕表惟一指定品牌,将携多款GPS运动腕表在现场进行展示,感兴趣的朋友
1. 可以没有一切,不能没有旅行保险  虽然省钱是旅行的一大乐趣,但惟一不能省的就是旅行保险!有些时候,它能够帮助你在困难无助的时候绝处逢生,给你继续前行的信心。  一份好的旅行保险,应该至少包含与旅行地消费水平相匹配的医疗险、人身意外险和旅行证件遗失险三种。不少规模大的保险公司辟有全球求助热线,方便其客户在保险效期内获得专业的救援指导和及时的服务,在选择保险时,有求助热线的保险公司的产品应该优先
不要说自己英文不好。我在巴厘岛遇到几个最多只有小学英文程度乃至不会一句英语的中国人自由行东南亚,能凭借着身体语言准确地点到煎蛋要到大蒜,并且和英文发音难过猜谜的司机砍价能力好过我太多。  不要说因为结婚了有孩子所以无法出远门,我在瑞士旅途中结伴同行的马来西亚小夫妻的女儿刚满四岁,但是他们每年必定出国游玩,也有未来全家同行的打算。  不要说签证难办。作为一个无房无资产的单身女性,我无视旅行社“你绝对
“六年前我还讨厌运动,胖、懒,去洗手间都想打车去。那年我用两个月减肥25斤后,在小区里开始跑步时,从未想到过未来有一天,我会奔跑在地球上最大的沙漠,与来自38个国家的140名跑者竞赛,在高温和无助中,自负重,250公里,度过艰难的七天比赛。也从未想过菜鸟的我,单日最好成绩达到第53名,也未想过我的装备创造了最轻的纪录,更未想过跑步这件事情,多年来潜移默化地改造着我,而我却不曾察觉。”2012年10
每一条路线,都藏着骑行者的人生故事。他们有着不一样的起点,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是都选择了单车出发,看看这个世界。  骑行之美,不仅在于自然风光,更在于一路上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的交流。也许美景终将在记忆里淡去,但是人们的笑脸和帮助,却会铭刻心间。  以下路线,是他们记忆里的珍藏,而分享,是为了让更多人找到一个出发的理由。  天地广阔,山河壮丽,“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OUTDOOR:你为什么想当摄影师呢?  Henrik Sorensen:25年前,那时候我还是个高中生,可我已经决定学习新闻专业了。尤其是新闻摄影,我很着迷。后来慢慢的面临择业,我脾气有点急,缺乏耐心,精力过剩坐不住凳子,这些特点做别的工作也许都是障碍,可我要是去当摄影师,它们就是我的本钱。  这些本钱没有白费。我发现自己慢慢可以通过并不会说话的图像来讲述新闻事件,这很神奇。后来,我创作的题材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