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逸之态 不朽之作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书法沿着宋元传统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繁荣,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明代前期书法,以“三宋”“二沈”(沈度、沈粲)成就较大,解缙以楷书胜。同时在皇家的提倡下,楷书上法晋、唐,以二王为范本,近学元代诸家,形成盛行一时的“台阁体”。明代中期,是吴门派绘画活跃时期,同时也是其书法艺术的兴盛期。当时许多文人书画家集中在江、浙一带,特别是苏州地区,有“天下书法归吾吴”(王世贞《艺苑卮言》)之说。沈周、文征明、唐寅、王宠、陈道复既是画家,又是书家。他们的书法上追晋唐,一变“台阔体”的面貌,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时至明末,书坛上旧有的审美规范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和挑战。倪元璐、黄道周、张瑞图等人异军突起。他们以一种纵横凌厉、酣畅洒脱的气势,一扫温文尔雅、甜美柔媚的书风,使书法原先的古典纯静秩序开始瓦解,在书坛掀起了一股引人注目的革新浪潮。毫无疑问,他们是这场变革浪潮中的先行者,首当其冲者张瑞图则是这一革新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张瑞图(1570年—1641年),字长公,又字无画,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福建晋江人。
  张瑞图幼负奇气,聪颖过人。小时候家里穷,每晚要到白毫崖“借光”读书。日需费用仅靠其母机杼纺织供给,常以大麦粥充饥。年轻时,一面执教谋生,一面参加科举考试。张瑞图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五经子史都采用手写熟读,即一面抄写练习书法,一面研读理解文义。为诸生时,每晚选择书中的一个题目,演绎成文。他文恩敏捷,一挥而就。翌日,文章不胫而走,喧传府县二学,由此文名大噪。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举于乡。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殿试进士及第。初授翰林院编修,历宫至詹事府少詹事,天启六年(]626年)迁礼部尚书,晋建极殿大学士入阁,加少师。
  张瑞图入仕后,正是宦官魏忠贤专擅朝政之时,他趋附魏患贤进退于“阉党”之内,屡获迁升,平步青云。虽在经世治国方面毫无作为,但反而因其精擅书法而得到魏忠贤赏识, “忠贤生祠碑文,多其手书”。为当时士人所耻。崇祯继位,惩治魏逆阎党,因故入逆案,坐徒3年,后赎为民,身名俱损。崇祯三年(1630年)被遣归。继而遁迹江南,隐于晋江青阳故里。遂学禅定而求安心之道,经常往白毫庵中与僧人谈论禅理,寄情于诗文书画。生活恬淡,优游田园林壑,忘情山水,以诗文翰墨自娱,留下大量书法和诗歌作品。
  从张瑞图表现来看,他并不具备作为一个政治家或庙堂重臣所应有的能力和素质,虽与魏忠贤有牵连,但并并魏忠贤死党,也没有助纣为虐,非祸国乱民之臣。实际上,张瑞图也是很矛盾的,毕竟是儒学中人,多是出于政治功利考量,图谋仕途升迁,含有政治投机性质,并作出于内心的虔诚和对魏忠贤的敬仰,而只是一个依靠科举成功而入仕途的“文学侍从之臣”。尽管如此,张瑞图的“阉党”帽子一直戴在头上却是不争的事实。虽人品不足论,但他的才能在艺术上却获得了充分的发挥和表现。山水学黄公望,骨格苍劲、点画清逸。特别是书法,还是得到社会的首肯,取得了卓然出众的成就。
  我们从以下的作品中来领略其与众不同的书风。
  1 草书杜甫古体诗《高都护骢马行》《瘦马行》诗卷,纸本,纵25.8cm,横456cm,共52行,款署“果亭瑞图”,钤白文“张瑞图印”一方。清梁章钜题签为“明张长公书骢马诗卷真迹”。梁章钜(1775年—1849年),字茝中、闳林,号茝邻,晚年自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清初迁居福州,自称福州人。擅于作诗,精于鉴别金石书画,勤于笔记,长于考订史料。此卷流传有绪,曾入南海徐子远家。卷尾有清人刘楚英跋:“右张公草书骢马、瘦马二诗,真迹藏于南海徐子远太守处。太守需次桂林,余于同治戊辰冬及庚午冬两次借观,反复展玩,深喜此老下笔如风樯阵马,所向无前。每转必折。每折必劲:笔虽偃而锋甚圆,墨不赘而气自舒。具此神力,祝希哲、文征仲皆当退避三舍,可宝也。同治辛未春花朝前二日,中江刘楚英书于桂林宵廨之得助楼。”钤“蜀人楚英”“拙生”白、朱文二印。(戊辰为1868年,庚午为1870年,辛未为1871年。)刘楚英(1815年—?),字湘芸,一字香郧,又字拙生,四川中江人。道光辛卯举人,历官梧州知府。
  草书杜甫古体诗《高都护骢马行》《瘦马行》诗卷,全幅行气连贯,各字大小变化不大,每行四五字不等,用笔跳荡振动,节奏感强,给人以龙腾虎跃、生机勃勃之感。其笔法的奔逸精到。正如跋语中所言:“此老下笔如风樯阵马,所向无前。每转必折,每折必劲:笔虽偃而锋甚圆,墨不赘而气自舒。”这在明人书法中是别创一格的。
  2 行书无言诗轴,绢本长164.5cm宽45.7cm,款署:“白毫庵瑞图”,钤“瑞图”“书画禅”朱文二印。张瑞图以舒朗跌宕的章法、奇崛变化的结体、轻陕爽得的线条、丰厚强劲的力感、动荡宽博的气势,给人的视觉以强烈的审美冲击力,形成了以奇、逸为特征的总体表现风格。
  张瑞图虽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并称“晚明四家”,然他的书风与邢、米、董三家迥然有别,而与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诸人创立的奇崛狂逸风貌颇为相似,共同在钟、王之外另辟蹊径。行草这个书体的高度成熟,是以王羲之《兰亭序》出世为标志的,其用锋变化之丰富、微妙,早已成为经典。张瑞图所开创的奇逸书凤,是自帖学以来从未有过的。能在赵孟頫书风的笼罩下,以直率自然的挥运,不拘常规的用笔,大写意的气势表现动荡时代,力矫颓靡的时弊,抛弃中和、优美的姿态与规范,结体支离欹侧。张瑞图这种另辟蹊径,对我国书法艺术的丰富和发展是有贡献的。张瑞图的创新表明书法中一种审美趣味和审美模式的转换,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的转型。这种文化的转型丰富着书法的形式,也推动着书法形式和内涵的创新发展。在他的影响下,其后的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亦为一时风气所趋,力振摩刻之风,颇能振聋发聩,开启了晚明书坛革故鼎新的先河。张瑞图所创之书风的重要意义在于他树立起一种反叛性的旗帜。这足见张瑞图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突出地位。
  清人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有一句很准确的概括,即“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闢蹊径。”陈振濂在《历代书法欣赏》中认为,张瑞图“反叛于传统的温文而雅之旨,强调激烈的尖锐跳荡意识。抛弃历来被尊为戒律的藏头护尾的藏锋一说,以笔锋的大胆坦露与表现意识为后人一开眼界。这不仅是单一的技巧变革,而更集中地反映在审美价值观的变迁上”。
  
  张瑞图反柔媚而走向极端,一味硬倔,过分外露,少含蓄文雅之气。清代梁巘在《评书帖》中说: “张瑞图得执笔法,用力劲健,然一意横撑,少含蓄静穆之意,其品不贵。”笔势矫键跌宕,锋芒凌厉,方笔多于圆笔,一扫元明俏媚之书风,虽未入神,已属不朽之作,给后世书家以启示,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作者针对现代语文教学片面强调理性分析而不重视学生朗读感悟的现象,指出朗读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法。古代学者指出“因声求气”的吟诵之说,认为文以意为主,因声则可求气,从而达到阅读目的,不仅能帮助读者通过朗读把握作品意蕴,而且能帮助读者通过文章赏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与个性修养。本文对此进行了举例分析,阐明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 朗读 语文教学 三维目标    现代语文教学向来
作为一部享誉全球的好莱坞大片——《当幸福来敲门》所讲述的是克里斯如何由一位普通的推销人员,成为成功的投资经纪人的艰辛历程。不论是受到妻子的背叛,还是面临破产和无家可归等诸多艰难困苦,所有这些都未将其打败。他依然保持着自我的乐观和奋发,唯一与之相伴的是他年幼的儿子,他朝着自身目标不断奋斗和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应有的幸福。该影片以克里斯·加纳这一主人公的努力历程,坚持追寻幸福为基线,同时,配合
马忠贤  1955年生于安徽宿州,现为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199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2001年由国家教育部、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1985年,中国画《三顾茅庐》入选全国青年美术展。1989年,中国画《远古的幽灵在呼唤》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展。1992年,中国画《鸿门宴》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1
[摘要] 美国梦工厂的动画片《蜜蜂大电影》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蜜蜂向人类讨回公道的法庭交锋和在生态灾难面前的反思,是站在生态整体主义立场上,思考大自然各种关系的和谐、平衡。影片以主人公的自嘲、蜜蜂类比人类社会和机智风趣的对话语言等方面入手形成了让观众喜爱的幽默喜剧风格。  [关键词] 自然动画 《蜜蜂大电影》 生态主义 喜剧  doi:10.3969/j.issn.1002-6916.
新中国水彩画,经1954年北京全国水彩速写展激活,1962年京沪两地名画家座谈会促进和当时《美术》杂志社的推介,以及1963年北京“英国水彩画三百年作品展览”的直观冲击,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了第一波高潮。黄铁山、朱辉、殷保康、张举毅四位画家正是20世纪60年代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属30后一代,是伴随新中国成长的画家,有较深厚的学院训练基础,人物、静物、风景兼擅。他们在新中国早期水彩画传统
摘 要: 阅读理解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与其他学科相比,对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本文从培养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热情;创造各种条件增加阅读量,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两个方面阐述农村中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出可从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方面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 农村中学 阅读理解 能力培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摘 要: 本文作者对兰州大学和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13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在研究主题方面,两所大学都比较注重高等教育政策、院校管理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兰州大学更注重课程设计的研究,且有19.75%的非高等教育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是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层次方面,国家、地区和院校是其最主要的研究层次,其中国家层次的研究占到一半以上。
摘要: 目前,许多国家将幼儿社会教育提上了重要日程,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教育中均渗透着社会教育的相关内容。本文基于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将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异同,以期对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启示。  关键词: 中日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比较    一个国家公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社会群体是否和谐、国家是否
1895年,一个具有现代特色的“新中国画”艺术家——陶冷月诞生了,他的祖籍就是集中国水乡之美的昆山周庄。  陶冷月(1895年-1985年),原名善镛,字咏韶,号镛、宏斋、五柳后人、柯梦道人等。陶氏祖上多耆宿,如陶煦、陶焘、陶然等。陶冷月涉足艺术,完全是意外。冷月儿时,父亲怕他课余顽皮,给他纸笔以约束他,谁知冷月竟能连画几小时而不厌烦,于是从祖父陶冶孙学画。冷月上完师范后任小学教师,授课之余,勤奋
【摘要】沈从文的小说给人一种诗意美,然而在根据沈的小说改编的三部电影中,却很难体会到那种田园牧歌般的诗意美,改编者在改编小说时,将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丢弃,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徒有躯壳!  【关键词】风格 主题 沈从文 小说 改编    沈从文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乡土作家。他笔下的充满人性美的湘西世界打动了无数的观众。因为沈先生,给充斥着“赶尸”、放蛊奇谈的湘西世界带来不一样的风景。同样。由于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