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英语新教材在广泛使用,提高广大中学生听力水平,已逐渐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但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中最令人头痛的仍然是听力问题,英语听力能力难以提高。
  【关键词】 教学目的;语音知识和词汇量;提高听力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英语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显著,英语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位置。听力教学既是一种语言学习,又是一种技能的培养,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听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技能,它也为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毕业论文网
  一、听力的含义
  听力是领会言语含义的一种能力,听者要对听到的语言信号进行复杂加工,使之成为与说话者的原意相符合的信息而保留在短时记忆中,是对所听内容的理解力,它是人们进行交流活动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听力是一种迅速正确地辨音解意、理解语义并对听到的信息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消除紧张的情绪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树立信心。情感是求知的载体,没有情感,就没有求知的热情。有些学生在听力课时,往往无所适从,情绪低落,产生恐惧心理,教师对他们心理上的微小变化,要及时给他们松弛神经,减轻心理负担。要当好他们的心理后盾,多多热情,切忌冷漠;多多鼓励,切忌打击;多多赞扬,切忌指责;多多微笑关怀,切忌疾言厉色。让他们轻装上阵,以便发挥正常的听力水平。
  记得在教初一新生时,班里有位叫李强的学生,平时很害羞,上课时害怕老师提问,很不自信,有一次课堂上我问他:What’s your number?他紧张回答成I’m Li Qiang.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卑自我封闭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最大心理障碍。这一心理障碍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对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极为不利。教学中应从提高心理素质入手,不遗余力地培养他们积极主动适应环境。
  三、强化语音教学、掌握必要的语音知识和词汇量是学好听力的基础
  我国学生受汉语发音习惯的影响,发音时肌肉活动如果不到位,容易出现走调和跑调现象。如发长元音和短元音时,长短区别不明显。教师应当利用英语语音图,给学生详细讲解发音规则,口形的变化。语调也是我国学生学习语音的难点。汉语里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说起话来每个字都很清楚。还有节奏、连读、升降调等,都要给学生重点讲解。学生的语音语调好了,听起来困难就小了。而且准确的语音不仅是口语的基本要求,也是听力理解的前提条件。大脑中的单词、句子发音与原文录音发音一致时,大脑才会正确地去判断、理解。所以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语音的准确性。英语中48个国际音标和常见的字母组合发音必须人人过关。另外,学生听力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词汇量多少也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知道语言是由单个的词汇组成的信息。如果学生的词汇量太少,学生很难把握句子的意思。如果学生的词汇量多,而发音有困难,也会一知半解,把握不了句子的意思。因而努力扩大词汇量,强化语音教学会对提高听力理解有很大帮助。
  四、加强听力技巧性方面的指导
  1.听前预猜
  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后的练习进行预猜。在听之前,让学生迅速浏览一遍练习,捕捉有用的信息,以便更准确的猜测。
  2.抓主题句、关键词
  (1)主题句。听对话时,要求学生关注答句。因为大多数对话材料中,绝大部分内容都由后说话者以回答的形式予以表达:
  A: 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B: I usually do my homework.
  在二者的对话中,A常以疑问句或叙述句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或引出问题;而B则对A的话题做出回答解释,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因而B的回答是对话的重点所在。
  (2)关键词:要求学生注意听力材料中的实义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抓住关键词,有利于对语义的理解。
  3.作简化笔记
  要求学生边听边记,特别是数词即使听懂也要立即记下。例如:学生的身高、体重、年龄,人名、地名、日期等要及时用符号记下来。听对话如此,听短文更要让学生记笔记。
  4.捕捉信号词
  在听力过程中,信号词的作用不可低估。如果我们想迅速准确地听懂材料,必须能够抓住信号词。因此,告诉学生常用的信号词,在听时要特别注意,以便于理解所听内容。
  (1)表示思路转向的信号词,常用:but、however、yet、although等。
  (2)表示顺序排列的信号词常用:first、second、third、then、next、last、finally、before、after等。
  (3)表示因果关系的信号词常用:because、as、for、since、so、asaresult等。
  掌握听力技巧有利于提高听力水平,但英语听力技巧训练不能孤立进行,要与英语其它技巧的训练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5.利用各种途径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教师也可以在班里选择语音较好的同学自制对话让其他同学欣赏,获取信息;我们也可以多参加“英语角”活动,提高英语实际水平;也可以经常与同学用英语交流提高口语水平,课堂上多用英语回答问题;课余时间利用收音机、电视机收听英语节目,从而提高用英语能力。
  五、结束语
  “听是攻克英语城堡的突破口”已经成为许多英语专家和英语教师的共识。近几年我国英语教学研究的成果表明:提高学生听力,对增强学生的语感,扩大课堂语言信息交流的密度,获取高效率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其他各项能力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将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冠心病作为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康复的全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冠心病发生后产生以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为主的
【摘 要】 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中学英语教学平时训练、阶段性考试、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都是必考内容之一。从考试结果来看,听力测试部分一直是众多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加强对听力教学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本文将从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听力教学存在的困难、听力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听力教学常用的训练方法作以阐述。  【关键词】 中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2  化学工业流程题,是根据化学课程与教学的评价要求,将化学工业实际流程、方法、技术和设备等要素根据所要评价的学生的知识储备及其认识发展阶段水平进行简化处理后用清晰、简洁、明确的、能够符合学生阅读理解基本能力的流程图将其表示出来,并根据该化学工业流程中所涉及的与化学课程及其评价目标相关的知识进行设问后编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2  老師为人师表,传道授业,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成长,老师是做树人的工作。怎么样树人?老师除了要有丰富的学问知识,还要懂得怎么教,掌握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教科研就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下面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说一些对教育的感悟。  一、学校教育的等级分化  现在是全民教育、重视教育、知
期刊
根据光突发交换(OBS)网络核心节点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分析了OBS网络核心节点的数据信道调度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标记可抢占调度算法(LPSA),并讨论和分析了算法的实现过程
【摘 要】 备课既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又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新课标下的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学習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从课程的设计,还是从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一切都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关键词】 备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创设情景;作业布置和批改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知识经
【摘 要】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乐于在课堂上“说”,以提高课堂效益最优化。  【关键词】 课堂;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爱说不爱说,都必须要求学生能说会说。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有效的鼓励学生说。尤其对于那些不愿张嘴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叫醒他们的嘴巴。  一、巧设情境激起学生想说的
期刊
【摘 要】 生物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学实验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设计关键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高考中,生物实验以实验设计题、对生物学现象进行原因分析的题不断出现,这就意味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学校要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关键,而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引领教师走“科研兴校”之路。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喜爱搞教学研究,但脱离教学实际,虽有教研论文等成果见诸报端,教学效果却不佳;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狠下功夫,教学质量名列前茅,但不能将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