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行,小学美术教师既要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又要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还要学会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条件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学中将个性充分的表现、体现、展示出来,从而获得真正落到实处的个性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个性;培养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学生的个性进行保护是符合现代社会基本特征的,也是对学生尊重的重要体现形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小学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会受到自身个性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施以适当的引导来对学生的个性施以保护,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个性提供更好的发展可能。
一、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崭露个性
就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个性构成较为复杂,既包含了学生对问题理解的个性化,又包含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理解的个性化,还包含了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展现出来的独特个性。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完全呈现并充分表达出来,就必须竭尽全力的去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圍中做到真正的放飞自我,从而将其个性完完全全的展示出来。如果小学美术课堂教师仅由教师主宰,那么课堂教学氛围将沉闷到令人窒息,课堂也因此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学生既不会涌现出新奇的想法,也不会表现出有何种不同,这样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均会受到阻碍。因此,教师必须从平时教学的细节做起,同学生建立起较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将真实的自我进行完全的展示,以便学生的个性能够在不断地展示中获得创造性的发展。
二、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张扬个性
小学美术教学是环环相扣的,教师需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适宜场所。我们这里仅以教学中的示范环节为例,进行深入探讨,以便弄清楚学生的个性如何在精心设计的教学中得以张扬。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教画、学生临摹”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基本就只有教师提高的示范作品,在长期的临摹中绘制出来的只是教师作品的简单复刻,逐渐失去了自己原有的个性,作品就与失去了灵性的工业印刷品无二,毫无丝毫创新可言。这样的示范,只是让教师完成了单纯的自我展示,却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之中,使学生原本天马行空的想象被扼杀在襁褓之中,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失去个性,在美术学习中只会一味地去对教师的范作进行机械的临摹,不会去进行想象,不会去进行创作,也不会获得有效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在传统示范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颠覆式创新,将示范教学变得更为开放,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符合学习需求的示范引导,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示范中去,令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更好的发展,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有效的启发,从而促使学生的个性获得更好的发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设计时,并不要求考虑得万无一失,而是要找准相应的重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即可。要求教师将示范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启发和诱导之上,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来学习未知的或未掌握的知识,对于一些学生已经掌握或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知识就无需示范,以此来使学生的想象力能在教学中得以放飞,从而使学生独具特色的个性得以完全张扬出来。
三、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条件来引导学生,使学生突出个性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格外注意学生的个性培养过程,要学会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条件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个性予以有效突出。
首先,小学美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使学生的个性得以真正的发挥出来。具体来说,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欣赏主要是围绕着教材来进行的,重点对教材中的图片、教师收集整理的图片、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等来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主动的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才能将自己的真实意见予以充分的表达,才能慢慢开始学会从多角度来观察某一作品,才能获得更为丰富的欣赏体验,才能在教学中对知识进行更具个性化的深入理解。
其次,小学美术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使学生的个性得以顺利的彰显出来。具体而言,学生的个性往往可以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创作美术作品的形式来予以体现。为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进行精心的设计,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去,以便让美术作品成为学生个性体现的重要承载形式,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在多样、开放和包容的环境下更好的突出个性。
最后,小学美术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业”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个性予以表达。具体就是当学生的个性展示获得了合理的评价之后,学生会在较长时间内沉浸在喜悦之中,并开始萌生出让自己所创作作品得到教师和同学更广泛认可的想法。可是,在对学生作品施以评价的时候,为让学生作品中具有的个性得以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其中一部分可以通过师生的深入发掘可以展现出来的,还有一部分则是需要创作作品的学生进行解释说明来予以展现的,特别是一些匠心独运的构思,需要教师先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再进入到常规的综合评价环节。唯有这样,小学美术教学才会因学生的个性而多彩、出彩、精彩。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逐步转变对学生的培养观念,通过教学氛围的营造、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的一切可利用条件,来让学生的个性展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之中,使美术教学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契机,让学生渐渐开始把个性的表达当做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美术;个性;培养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学生的个性进行保护是符合现代社会基本特征的,也是对学生尊重的重要体现形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小学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会受到自身个性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施以适当的引导来对学生的个性施以保护,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个性提供更好的发展可能。
一、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崭露个性
就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个性构成较为复杂,既包含了学生对问题理解的个性化,又包含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理解的个性化,还包含了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展现出来的独特个性。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完全呈现并充分表达出来,就必须竭尽全力的去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圍中做到真正的放飞自我,从而将其个性完完全全的展示出来。如果小学美术课堂教师仅由教师主宰,那么课堂教学氛围将沉闷到令人窒息,课堂也因此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学生既不会涌现出新奇的想法,也不会表现出有何种不同,这样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均会受到阻碍。因此,教师必须从平时教学的细节做起,同学生建立起较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将真实的自我进行完全的展示,以便学生的个性能够在不断地展示中获得创造性的发展。
二、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张扬个性
小学美术教学是环环相扣的,教师需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适宜场所。我们这里仅以教学中的示范环节为例,进行深入探讨,以便弄清楚学生的个性如何在精心设计的教学中得以张扬。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教画、学生临摹”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基本就只有教师提高的示范作品,在长期的临摹中绘制出来的只是教师作品的简单复刻,逐渐失去了自己原有的个性,作品就与失去了灵性的工业印刷品无二,毫无丝毫创新可言。这样的示范,只是让教师完成了单纯的自我展示,却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之中,使学生原本天马行空的想象被扼杀在襁褓之中,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失去个性,在美术学习中只会一味地去对教师的范作进行机械的临摹,不会去进行想象,不会去进行创作,也不会获得有效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在传统示范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颠覆式创新,将示范教学变得更为开放,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符合学习需求的示范引导,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示范中去,令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更好的发展,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有效的启发,从而促使学生的个性获得更好的发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设计时,并不要求考虑得万无一失,而是要找准相应的重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即可。要求教师将示范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启发和诱导之上,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来学习未知的或未掌握的知识,对于一些学生已经掌握或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知识就无需示范,以此来使学生的想象力能在教学中得以放飞,从而使学生独具特色的个性得以完全张扬出来。
三、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条件来引导学生,使学生突出个性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格外注意学生的个性培养过程,要学会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条件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个性予以有效突出。
首先,小学美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使学生的个性得以真正的发挥出来。具体来说,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欣赏主要是围绕着教材来进行的,重点对教材中的图片、教师收集整理的图片、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等来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主动的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才能将自己的真实意见予以充分的表达,才能慢慢开始学会从多角度来观察某一作品,才能获得更为丰富的欣赏体验,才能在教学中对知识进行更具个性化的深入理解。
其次,小学美术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使学生的个性得以顺利的彰显出来。具体而言,学生的个性往往可以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创作美术作品的形式来予以体现。为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进行精心的设计,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去,以便让美术作品成为学生个性体现的重要承载形式,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在多样、开放和包容的环境下更好的突出个性。
最后,小学美术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业”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个性予以表达。具体就是当学生的个性展示获得了合理的评价之后,学生会在较长时间内沉浸在喜悦之中,并开始萌生出让自己所创作作品得到教师和同学更广泛认可的想法。可是,在对学生作品施以评价的时候,为让学生作品中具有的个性得以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其中一部分可以通过师生的深入发掘可以展现出来的,还有一部分则是需要创作作品的学生进行解释说明来予以展现的,特别是一些匠心独运的构思,需要教师先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再进入到常规的综合评价环节。唯有这样,小学美术教学才会因学生的个性而多彩、出彩、精彩。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逐步转变对学生的培养观念,通过教学氛围的营造、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的一切可利用条件,来让学生的个性展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之中,使美术教学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契机,让学生渐渐开始把个性的表达当做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