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课后变革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21785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所研究的教学改革不仅应涉及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更应该涉及到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课前与课后。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课前; 课后; 变革【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43-02
  新课程标准的诞生有力地推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进展,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更是课改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深化。随着课改理念的进一步深入,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也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吸引着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承担着基础教育改革课程实验的广大教师。通过近两三年来的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已如火如荼,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是否应该把目光也投射到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开发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兴趣的课前与课后?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1课前课后变革的理由
  任何事情都是相关联的。课堂教学应该毫不夸张的将其前的准备阶段与其后的课后延伸纳入自己的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链接式的统一体。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它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过程,还包含了课堂教学的前后,既然这个过程中的中间环节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个过程中的前一部分(课前)和后一部分(课后)有什么理由还走老路呢?但现实的教育教学中还确实存在有“只顾课堂走新道,课前课后老一套”的做法。故实行课前课后的变革应与课堂变革一样迫在眉捷,这是理由之一。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极其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课程目标之间的联系及延伸、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重视学生自身通过参与、合作或独立完成所获得的体验,并力图把这种体验变成学生自己所能积累下来的一种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课前课后参与活动所获得的体验同样和在课堂上参与活动所获得体验一样重要。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成功,课前课后变革十分重要,这是理由之二。
  教育改革说到底就是人培养人理念上方式上的变革。新课改理念必须由一大批首先理解、接受课程改革理念的“人”去推广,只有这批人把自己理念上的事做好了,才有可能运用这个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才有可能培养出新课程目标里所描述的“四有”新人。那么这些培养人的人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将课前课后的变改纳入改革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也就是,新型的研究型的教师必须懂得变革课前课后这两个教学环节。这是理由之三。
  新课程在教学指导中已指明了方向,如英语PEP教材课前准备就推行了TPR热身与师生对话的活动,大大改变了以前那种僵硬单一的朗读与背诵的状况,突出了语言学为所用、学为交际的特点。再比如课后作业多以活动形式出现,像自己结伴演练小故事;给爸妈当小老师,教他们说点英语,把班级里的进步讲给家人、朋友听听等等,这些作业无疑在引领着课后的大变革。如此,这些成功的实践性较强的案例应成为我们进行课前课后变革的理由之四。
  2非变革的课前课后状况回顾
  课前课后其实是相对而言的,通常的思维是课前为课堂教学做准备,课后只是巩固一下课堂教学的效果。其弊端是形式单一、目的单一,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手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与新的课程要求及不相称,也不可能很好地实现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
  如,课前老师拿出上节课的生词卡或句子卡片高高举起让学生一一念出。然后开始新授课。
  再如,“上课”、“老师好”、“同学们好”、“坐下”问候之后,老师让同学把课本打开,读一遍上节课内容,读完开始新课。
  以上两个例子现在看来似乎好笑,但在早几年的公开课教学中却比比皆是,何况平时的教学呢?
  至于课后情况无独有偶,那些机械性、单一性、重复性的作业让学生为作业而作业,可想而知学生能得到什么样的体验?要是一个大人天天用同一种形式做同一件事情,都会有不耐烦的时候,何况是自制力都尚未形成的小孩子?
  以上种种情形其实依然有它的市场,部分老师自身就缺乏激情,喜欢按部就班图个省事,一谈起创新改革就嫌麻烦。这部分老师实在不喜欢变革课前课后两个阶段的做法,更没有兴趣甚至没有能力改革课堂教学了。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整体步伐,使我们的孩子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岂能坐以待毙?
  3课前课后变革的思考与思路
  3.1课前变革。 课前变革主要由学生的课前准备来体现,课前准备包括两个部分,上节课课后的一切活动或部分活动就可以被视为后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另一个阶段,就是新授课或者本节课展示新内容之前的那一段所开展的活动也应该被视为本节课的课前准备,通常情况下,我们只重视上课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而把它称为课前准备,无论怎样划分课前时间段,我们都可以做如下变革:
  3.1.1给予学生动手动脑,选择多种形式的机会,突出多样化;
  3.1.2给予学生参与完成汇报结果的机会,突出任务化;
  3.1.3给予学生发表言论、展示才艺的机会,突出个性化;
  3.1.4给予学生合作交流,加深交往的机会,突出合作化;
  3.1.5给予学生创造、创新的机会,突出实践化;
  3.1.6给予学生利用资源,整合知识的机会,突出综合化。
  例如:结合开放活动型作业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制作手工,板报,贴画等任务性、实践性活动围绕教学内容完成作业。允许学生独立完成,也允许学生找小伙伴以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随时都为学生提供展示作业成果的机会。展示的时间、地点可以放开,课前可以,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室内可以,室外也可以,听、说、读、写、说、画、演、唱不拘一格,只要不偏离教学主题就行。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尽情地开动脑筋尽情地展示自己了,这正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好体现,同时,充分体现了上面六个特点。
  3.2课后变革。 课后改革具体地来说就是把学生从过于繁重的课后单一型的抄写型的作业中解救出来,同时把学生引向对课堂知识的引申实践与进一步地探索中,使孩子们体会着,快乐着,使孩子们在身心愉悦的情形下,巩固知识,提升自我,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后变革体现在两个阶段:第一,下课前老师做小结与布置作业这一环节。第二就是完成课后作业准备下一节课汇报展示这个阶段,从时间上可延伸到下一节课开始为止。
  就第一阶段而言,常常被学生甚至被老师忽略。其实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重要环节,优秀教师的优秀课例通常就是抓住这一环节来展示聪明过人的一面。如第二届全国英语优质课省一等奖获得者田湘军老师执教的Where Is It?一课,他在课堂小结时就注意到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在课后作业中顺理成章地把运用所学发挥特长融入实践性的作业——创作儿歌留给学生,铃声未响,学生便跃跃一试,一展身手。这样,学生的创作激情确实被调动了起来。到了第二节课,老师的喜悦、学生的成功自然将尽收眼底。这说明,课后小结确实要朝着利于学生行动起来的方向发展。
  再拿课后的第二阶段来说,大多数老师都认为比较难以控制,不好妄加论断。不过我们有3个法宝可以试出课后作业的成功与否:(1)老师是否精心设计了作业;(2)教师设计的作业是否给予了学生充分施展与发挥的空间;(3)对作业结果的评价是否中肯、展示是否充分。这三点,可以成为检验老师教学效果的标尺,同时也是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理完成作业、体验成功的积极性的“护身符”。
  综上所述,课前课后的变革已势在必行,我们每一位从事教学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该尽早认识到这一点,把对孩子的爱与智慧融入到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尤其要尽快实现课前与课后的大变革,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顺利地开展,并取得长足的实效。
其他文献
教学考核方法非常重要,考核方法是否合理,决定能否客观的评价学生,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是一体化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就一体化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提出了几点想
【摘要】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单词和课文教学来说,却是最枯燥无味的。让初中生容易记忆、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成了初中英语教师的一大挑战。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语法教学中进行了几点尝试,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尝试Attempts to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SHI Wan
【摘要】一百多年前,化学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地位非常低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研的发展是离不开化学的发展。试问,若没有先进的化学材料,神九能飞是天吗?除了科研,其实化学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化学与医药、食品、建材、信息等等都有关系,试问,这几样东西现代人几个离得了?所以化学很重要。  【关键词】化学; 食品; 生活; 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
原生质体能够克服性细胞的不亲和障碍,进行远缘的体细胞杂交,还可直接摄取外源的DNA、细胞器、病毒、质粒等,是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的理想受体。本试验以普通红豆草无菌苗子叶和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深入研究了红豆草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条件。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红豆草下胚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系。诱导培养基:MS+2mg/L 2,4-D + 0.6mg/L 6-BA,其出愈率为94.5%;增殖培养基为: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38-02  在笔者近二十年来的教学生涯中,一直从事农村中学英语教育教学,深切体会低差生是困扰农村英语教学整体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所以如何帮助并成功转化低差生是我们广大农村英语教师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所做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和感悟供各位同仁共勉。  1农村初中英语低差生的成因  1.1
期刊
本研究主要针对宝钢主厂区三种不同功能区(办公区、车间防护区、厂区游园)的道路绿带不同配置模式,在植被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生态效益、美学效益、经济投入
本试验选取成年纯×伊马、奥×伊马、俄×伊马和汉诺威马为样本,测定细分体尺、不同肢体角度,对细分体尺、体尺指数、各体尺比例及肢体角度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对以上指标与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38-01  情商(情绪情感智慧)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新罕布尔大学)和彼得·萨洛维(耶鲁大学)于1990年首先提出,但并未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直至1995年,由时任《紐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比智商更重要》一书,才引起了全球性的研究与讨论,他由此被誉为“情商之父” 。
期刊
【摘要】在转变英语后进生的教育教学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老师就要主动走进后进生并与他们沟通情感, “教贵情深,教贵攻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疏导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后进生学习困难与智力因素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家校合作,共同监督,帮助后进生抵御外界诱惑,为学生营造宁静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后进生; 师生关系; 心理疏导; 抵制诱惑【中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37-01  在现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會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