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之浅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123_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37-01
  在现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會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对比,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鲁迅先生的文章在初中课本中选入多篇,都是重点讲读课文,主题深刻、语言精炼、篇幅较长,如果按照教学常规的串讲模式,面面俱到地罗列知识,学生会不胜其烦,影响教学效果。这堂课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性。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
  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我在上《口技》一课时,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同桌互相协作表演。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学生,调动各种因素,让课堂充满光彩,使学生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说明文在教学中通常被认为内容单调,形式呆板,缺乏情趣。我在上《羚羊木雕》一文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查字典比赛、集体复述传说故事、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等课堂活动,教学形式轻松活泼。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培养。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例子”,提炼语文知识,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知识是教不尽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便可以自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素质。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尤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在讲授艺术性较强的课文时,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教师,怎样把自己的学生教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英语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成为英语教师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英语;教学;质量;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35-01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活动过程。目前使
教学考核方法非常重要,考核方法是否合理,决定能否客观的评价学生,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是一体化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就一体化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提出了几点想
【摘要】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单词和课文教学来说,却是最枯燥无味的。让初中生容易记忆、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成了初中英语教师的一大挑战。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语法教学中进行了几点尝试,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尝试Attempts to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SHI Wan
【摘要】一百多年前,化学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地位非常低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研的发展是离不开化学的发展。试问,若没有先进的化学材料,神九能飞是天吗?除了科研,其实化学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化学与医药、食品、建材、信息等等都有关系,试问,这几样东西现代人几个离得了?所以化学很重要。  【关键词】化学; 食品; 生活; 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
原生质体能够克服性细胞的不亲和障碍,进行远缘的体细胞杂交,还可直接摄取外源的DNA、细胞器、病毒、质粒等,是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的理想受体。本试验以普通红豆草无菌苗子叶和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深入研究了红豆草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条件。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红豆草下胚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系。诱导培养基:MS+2mg/L 2,4-D + 0.6mg/L 6-BA,其出愈率为94.5%;增殖培养基为: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38-02  在笔者近二十年来的教学生涯中,一直从事农村中学英语教育教学,深切体会低差生是困扰农村英语教学整体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所以如何帮助并成功转化低差生是我们广大农村英语教师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所做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和感悟供各位同仁共勉。  1农村初中英语低差生的成因  1.1
期刊
本研究主要针对宝钢主厂区三种不同功能区(办公区、车间防护区、厂区游园)的道路绿带不同配置模式,在植被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生态效益、美学效益、经济投入
本试验选取成年纯×伊马、奥×伊马、俄×伊马和汉诺威马为样本,测定细分体尺、不同肢体角度,对细分体尺、体尺指数、各体尺比例及肢体角度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对以上指标与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38-01  情商(情绪情感智慧)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新罕布尔大学)和彼得·萨洛维(耶鲁大学)于1990年首先提出,但并未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直至1995年,由时任《紐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比智商更重要》一书,才引起了全球性的研究与讨论,他由此被誉为“情商之父” 。
期刊
【摘要】在转变英语后进生的教育教学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老师就要主动走进后进生并与他们沟通情感, “教贵情深,教贵攻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疏导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后进生学习困难与智力因素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家校合作,共同监督,帮助后进生抵御外界诱惑,为学生营造宁静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后进生; 师生关系; 心理疏导; 抵制诱惑【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