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xia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和实施创新教育,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性,也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陶行知先生认为:人人都有才,但不等于人人都是人才。“创新教育”就是教人发明创造,教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肩负着这项神圣而义不容辞的重任,我们当竭尽全力使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得到开发和利用,只有这样,学校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焕发出活力,也才能真正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语文在各学科中占据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把握这一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迁移思维,就是在圆满完成了“定向”思维教学,即教书育人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前题下,依据相同或相反或相似的因素,将学生的“定向”思维迁移到新课题、新问题、新事物上,使学生经过求同求异等多种思维,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迁移思维的方式,可以帮助你掌握更全面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种积极有效的思维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勇气。鼓励学生勇于“设疑”,要养成设疑的思维习惯,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处生疑”,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想象力是智慧的翅膀,它可以为发展学生创造思维提供更多的素材,也可使学生获取课本以外的大量信息,从而唤醒大脑中沉睡的潜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新情景,以趣促思,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激起创造思维的浪花。学生情趣上处于兴奋的状态,就会想象驰骋,思路开阔,就会充分利用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和经验重新加工改组新的形象,同时也易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构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而交流能激发人的思维和创造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创造能力的培养过程。而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好奇心强,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表达得更好,必须理解得更深。因此,在培养学生“说、写”能力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体会,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学会分析、综合、比较等多种思维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具体、生动、有序,也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师生互换教学法,教师走下讲台,把学生请上讲台,通过让学生质疑问难、分析讲解,“教然后知因”,从而激起学生钻研知识的兴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要让学生拥有创造的欲望,学会批判地吸取。我们教师必须从家长式教育走向民主式教育,从传授式教育走向引导式教育,从应试性教育走向素质性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教育现状,让中国与世界接轨。这样,才会使学生从小就具备自发创新的学习精神,从此远离“高分低能”的畸形现状,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一个新时代的“四有”新人。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其他文献
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延伸和精炼,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运用微课教学,为提升学生的课后复习效率,加强数学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提供了保障.初中数学复习课中引入新兴的微课辅导模式
摘要:本文从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界定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军事文化文学典籍的英译现状,分析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译介到西方的现状,旨在把我国灿烂的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发扬光大。  关键词:文学典籍;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英译  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过程。在文化翻译的领域,基于文学典籍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翻译引起广泛关注,翻译爱好者以及评论家等较多关注
本研究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充分考察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在农业贸易领域的合作现状,进而深入剖析中哈两国在农业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
一、实验课题  动手操作,发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提出  1.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而小学生的认识是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因此,要解决学科性质与学生认识
研究主题:1、多媒体教学不一定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法。  2、创造性的整合教材,将例题教学与练习结合起来,更充分的利用例题。  教学科目: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套圈游戏》  近段时间,公开课、示范课似乎都离不开多媒体。有教师认为,如果不用多媒体课件,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在别人看来一定会大打折扣,意味着自己也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由此,我们能够看到,有的课堂我们看不到老师的作用,一味的用课件贯穿一节
摘要:兴趣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优化导课,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设疑激思,在愉悦中学到新知识,巩固学习兴趣;将历史知识与现实联系,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发展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中学历史 兴趣 培养  一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它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孜孜不倦地
【摘要】美术课教学在偏远农村初中由于地理、经济条件原因,常不被重视,为此,我们应立足农村特有的资源,从实际出发,挖掘地方教学潜力,如民族服饰、方古建筑、农村的山山水水、瓜果蔬菜等。从这些入手培育学生对美的认识与兴趣。各种美术硬件的不断完善和多媒体教学的到来,与之整合,把美术教学变劣势为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育的新路子。  【关键词】农村资源 挖掘潜力 艺术 感受美 策略 教学   
美术为少年儿童打开了现实世界中美的境界,孩子们在接触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在美的陶冶下形成着高尚的品德情操,树立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念。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的智力可以得到更加健全的发展,美术对儿童的视觉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平衡发展,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儿童绘画应是由儿童通过自身的观察思维所想到,通过自己的表现语言反映到画面中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