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对检验工作人员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i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血液检验;检验工作人员;影响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70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91-02
  从采血员、标本员到上机人员,血液学检验人员都是HBV等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部分国家均发布了有关文件,也制定了相应保护措施。但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中,首先应明确:因为某个血样病毒感染性情况不明,在工作中必须假定所有血样都具有感染性,严格施行保护措施,不存侥幸心理。
  1 使用安全性优异的血液学检验用品
  追求安全性、保护检验人员及患者的健康,是近年来血液学检验用品设计和生产的趋势。欧美一些先进国家、各大医疗器械公司,在检验中普遍采用安全性领先的产品,提高工作质量。以采血器材为例,本世纪40年代,真空采血技术被发明,利用真空管中预置真空自动定量吸血。典型的真空采血系统由双向无菌针头、持针器和各种真空管三部分组成,与多种血液学检验仪器配套,直接上机,构成全封闭系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检验人员在采血、标本运输、处理、上机以及废物弃置等检验过程中各个环节与血样产生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可能。BD公司在40年代率先推出商品型真空采血系统-VACUTAINER○R后,不断改进其安全性,先后推出以血清凝胶管(SST)及血浆凝胶管(PST)为代表凝胶管,利用惰性凝胶,将血清或血浆与血细胞分离,实现一管操作,减少与血样接触。80年代,BD公司安全管盖(HEMOGARDTM)問世,其由原有的橡胶管塞及塞子外新设计的塑料罩组成。塑料罩与橡胶塞形成双井形凹陷结构,防止手指与管塞顶端及尾端附着血液接触,也减少了管塞拔出时血样外溅的可能。当年,安全管盖获得了全美最佳工业设计大奖。近年推出的安全锁定装置(SAFETYLOKTM),采血完毕,无需再从持针器上取下针头,将套袖向上一推,即可将针头封闭于套袖中,然后一起弃置,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针头造成的损伤。
  2 洗 手
  与患者和血样接触后,经常洗手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常规洗手,用肥皂及自来水冲洗就已经足够,无需使用消毒液。不提倡使用消毒纸巾。使用消毒纸巾,不用水冲,不能充分稀释或冲去手上的污染物。经常洗手可以在洗手后擦一些护肤品,以保护皮肤。
  NCCLS建议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洗手:
  2.1 当手上沾有肉眼可见的血迹时。
  2.2 工作完成后及离开实验室前。
  2.3 脱手套后。
  2.4 在饮食、吸烟、化妆、换隐形眼镜及上厕所前。
  2.5 在任何需要手与粘膜、眼睛或破损皮肤接触前。
  3 戴手套
  戴医用乳胶手套可以为检验人员提供很好的保护。乳胶手套尽管不能避免针头造成的机械损伤,但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皮肤与血液的接触。而且,当针头造成意外损伤后,乳胶手套还可以起到一种阻挡、封闭作用,减少进入伤口的血量,从而降低感染可能。
  乳胶手套应为一次性医用产品,不可反复使用,应从质量过关的厂商购买,使用前后应检查是否有肉眼可见的破损。使用中如手套沾上血或因理化因素出现破损时,应及时更换。因为HBV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染,使用实验室中的电话或电脑时,应摘手套。
  CDC建议采血员应戴手套,并且在给下一个病人抽血时,应更换手套。尽管很多采血人员戴手套感觉手感不好,对静脉触摸不满意。但是,考虑到HBV、HIV感染的严重后果以及这种不便可以通过练习克服,CDC的建议还是利大于弊的。如患者有明确的HIV或HBV感染时,可戴双层手套或特制不锈钢丝网手套,严防针刺意外。
  CDC规定,以下情况,采血员必须戴手套:
  3.1 采血员手部皮肤有破损时。
  3.2 给不合作的患者抽血时。
  3.3 皮肤穿刺采血时(如采指头血时)。
  3.4 新采血员培训时(既可保护学生又可使学生习惯戴手套采血)。
  4 清除血迹
  真空采血系统为全封闭系统,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采血、标本运输、标本处理中血样外溅的机会。但是各种操作意外也可能发生,造成血样对环境的污染。如使用传统注射器——试管方式采血,试管无盖,系统开放,血液学检验过程中血样污染环境的机会大大增多。无论采用何种系统,一旦出现血样污染,即应使用医用消毒剂,清除血污。具体清除步骤如下:
  4.1 清除前应先戴厚乳胶手套,有条件时可以穿保护服。如果血污中带有碎玻璃或其它利物,应先将其扫除,切毋用手接触。如果血污太多,可考虑穿不透水的胶鞋。
  4.2 用手纸、纱布或纸巾等吸干血迹,以增加消毒剂的效力。
  4.3 清洗污染面,并吸干。
  4.4 使用中效至高效医用消毒剂消毒表面。消毒液应保留足够的时间。
  4.5 可吸干消毒液或令消毒液自干。
  4.6 用水冲洗表面并擦干防滑。
  4.7 将所有废弃物置于专用容器,按医院有关规定统一弃置。
  5 针头的使用与弃置
  针头损伤是职业性HBV和HIV感染最重要的原因,使用针头时要格外小心。在检验过程中,原则上应尽量减少使用针头、减少对针头的操作。使用传统注射器——试管方式采血时,采血员往往处于一种两难境地。采血后,如果不摘掉针头,将血直接由注射器推入试管,往往由于血液通过针头时压力过大,造成溶血,血样质量不能保证。如果将针头摘掉后再推血入试管,就不得不用手对针头进行操作,危险性很大,人员安全不能保证。推荐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多数真空采血系统厂商均提供专用针头弃置容器。采血后,血样已在真空管中。一手拿持针器,针头可以轻松地在专用针头弃置容器的凹槽内取下,针头自动落入坚固的容器内。这样,血样的质量和人员的安全均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6 实验室的常规管理
  实验室应宽敞、整洁,实验室内应禁止饮食、吸烟等活动,外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应对本室人员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制定书面安全规定,并监督实施。严格按照医院有关规定弃置实验室废物。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医院能否运用科学的管理,提高医院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医院只有在强化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包括成本核算在内的经济管理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医院内部推行全成本核算,努力降低医疗成本。医院全成本核算是按经济规律管理医院,是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运
[摘要]体育舞蹈是融舞蹈艺术与体育健身运动为一体的高雅文体活动,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提高身体素质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其内涵,并分析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高校 体育舞蹈 教学方法    二十一世纪,随着“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的思想逐步深入到人们的学习生活中,高校体育课程也在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如足球、羽毛球、篮球等课程内容,已不能充
[摘要]目的 为进一步探究小儿高热惊厥的对策,探讨采取急救措施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分析24例高热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结果 通过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采用急救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降温、及时控制惊厥以及改善组织缺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2例得到治愈,2例明显好转。结论 加强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对策,降低危险发生率,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幼儿转危为安,也有利于防止一系列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