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故事对经典童话的解构与重构——以大卫·威斯纳《三只小猪》为例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fenh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卫·威斯纳的绘本《三只小猪》改编自经典童话故事,其运用拼贴、图文交互、留白效果及读者互动等图像叙事手法对童话故事进行了解构与重构,改变了原作道德教化的价值内涵,表达了尊重儿童个性发展与培养自我独立能力的全新寓意,《三只小猪》的解构与重构让故事拥有了更多的艺术价值.而作者颇具颠覆性的改编背后则受到了生活环境、教育观的发展,以及“后现代”社会氛围等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
其他文献
从文明视角审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命题,需要将其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文明转型的宏大历史视野中去考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文明转型的中国方案,实质是构建一种新型文明观.新型文明观新在人类优先的理念,新在以人类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合作共赢为内容的公共性超越资本逻辑的私人性原则和民族国家的特殊性原则,新在以共赢多赢原则取代零和博弈的你输我赢原则,新在以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互鉴、包容、对话取代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文明固化论、文明隔阂论.这种新型文明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唐代及北宋时期的洛阳私家园林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名盛一时,有“天下名园重洛阳”之美誉.唐代洛阳私家园林“宏大壮丽”,北宋洛阳私家园林“精致写意”,普遍规模小.唐宋时期洛阳私家园林作为北方园林的代表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江南园林,而且影响了邻国的园林发展.
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原则.恩格斯将唯物辩证法主要概括为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是恩格斯对唯物辩证法体系最初步的探讨.但是,恩格斯未对概括出的辩证法三大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具体的说明,就使得三大规律作为辩证法体系的主要内容受到多方学者的诘难与批判,它的真正内涵被许多学者误解.事实上,尽管恩格斯并未直接说明三大规律之间的具体联系,但从恩格斯的主要文本中,能够直接找到相应的证据,来说明三大规律之间的彼此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开展乡村微景观打造建设工作应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民俗特色文化融入微景观打造建设中,体现乡生活独特的文化氛围,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微景观生态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提高乡村地区的风貌、经济、生态发展,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增强村民创建意识,确保从设计到建设再到维护的系统性,重点把握乡村微景观合规化治理的整体性.同时,要从根本上理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和乡土民族文化互相结合,打造出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乡村微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