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英语教师应把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新的理念引入教育教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积极探寻对策,以提高高中英语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存在问题对策
一、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英语教学语言环境缺失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适当的语言环境。对生活在母语中的学生来说,缺少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并不需要为了交流而去实践所学的外语,也不必因购物消费等生活需求而产生语言障碍,这一切完全可以用母语沟通,既直接又便利,英语学习的社会环境缺失。在课堂学习上,受文化熏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难完全摆脱母语的束缚,表现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汉语式英语,以汉语的特点来套用的英语语序、语音、用词等现象,很少有全部用外语的教学,英语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缺少。在家庭中,应用学习的氛围更加罕见,即使是有英语背景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交流中也很少用英语和孩子沟通,英语学习的家庭环境缺失。因此,对中国学生而言,其是在母语充斥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这对于学习语言重在交流的英语来说,缺少语言环境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学生人数多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难以因材施教 。
在一个统一的大班中,学生人数多,其英语知识基础和英语能力水平自然也参差不齐。由于班型大,人数多,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个学生,无法及时改变教学风格来适应个体学生,课堂上有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消化不了”,而有的却“吃不饱”。 结果就造成了差生好生都对老师的教学感到不满意,以致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教学效果受到极大影响。
3.师生比例过大,师生关系冷淡,缺少互动。因为空间有限,学生人数多,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学习,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和体现。在大班型中,教师关注的学生人数增加,每个学生得到的关注份额就相对减少。因此学生与老师的接触和交流就会变少,学生会感到与老师有距离感 ,师生关系冷淡。 课堂上,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压抑和无聊。 学生不能有效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能被动的学习。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被忽略,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 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学习动机。
二、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1.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改的基础是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成为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师生互相学习。做到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主体,重新认识高中英语的目标与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2.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学习氛围
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课堂仍是学生接触英语的最主要途径。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好带头作用,用英语组织教学。高中生已有一定的词汇积累,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场景。课堂是一个交流场所,教师应把教材上的死英语变成现实中的或英语,提供各种场景,让学生参与课堂情境对话,活学活用。这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记忆深刻,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实践能力。第三,教师还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3.重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性学习
所谓的自主性学习, 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发挥主动性 ,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 ,自主解决学习问题的学习方式。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复, 教师的课堂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引路者,而非知识的讲解者。 初中英语教学的内容浅显易懂, 学生只要根据老师教授的方式完成单词的识记和相应的任务, 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农村学生自尊心强 ,性格内向 ,学习的时候缺乏主动性。 进入高中后,教师首先应根据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 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自我反思和总结。 同时根据教学目标, 将学习的时间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4.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教学内容。高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因而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性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成功感。首先对于内向的学生来说应该给予他们一个和谐的、没有威胁的课堂学习环境 , 同时在提问时应该主动去找这些学生答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外向的学生应该耐心的教导,同时通过一些任务的布置锻炼他们严谨的思维能力。其次对学生学习英语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在安排座位方面应该将他们进行搭配,成绩好的带成绩差的,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能力,发挥主体作用。
结束语:
教师永远教不完学生所有的知识,学生也永远做不完所有的题目。但只要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他们就能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去学习更多,掌握更多,这也更加符合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终身学习。如果学生只是为了应付日常的考试,那么在考试后他们还会有多大兴趣再拿起课本学习更多呢?因此,我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现在的日常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学习,在兴趣中学习。这样,我们英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词汇教学也才能得以更加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7)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点感悟[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06)
[3]张正川,肖巍.课改进程中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02)
[4]谈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现状.误区和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关键词:高中英语存在问题对策
一、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英语教学语言环境缺失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适当的语言环境。对生活在母语中的学生来说,缺少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并不需要为了交流而去实践所学的外语,也不必因购物消费等生活需求而产生语言障碍,这一切完全可以用母语沟通,既直接又便利,英语学习的社会环境缺失。在课堂学习上,受文化熏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难完全摆脱母语的束缚,表现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汉语式英语,以汉语的特点来套用的英语语序、语音、用词等现象,很少有全部用外语的教学,英语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缺少。在家庭中,应用学习的氛围更加罕见,即使是有英语背景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交流中也很少用英语和孩子沟通,英语学习的家庭环境缺失。因此,对中国学生而言,其是在母语充斥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这对于学习语言重在交流的英语来说,缺少语言环境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学生人数多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难以因材施教 。
在一个统一的大班中,学生人数多,其英语知识基础和英语能力水平自然也参差不齐。由于班型大,人数多,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个学生,无法及时改变教学风格来适应个体学生,课堂上有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消化不了”,而有的却“吃不饱”。 结果就造成了差生好生都对老师的教学感到不满意,以致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教学效果受到极大影响。
3.师生比例过大,师生关系冷淡,缺少互动。因为空间有限,学生人数多,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学习,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和体现。在大班型中,教师关注的学生人数增加,每个学生得到的关注份额就相对减少。因此学生与老师的接触和交流就会变少,学生会感到与老师有距离感 ,师生关系冷淡。 课堂上,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压抑和无聊。 学生不能有效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能被动的学习。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被忽略,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 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学习动机。
二、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1.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改的基础是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成为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师生互相学习。做到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主体,重新认识高中英语的目标与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2.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学习氛围
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课堂仍是学生接触英语的最主要途径。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好带头作用,用英语组织教学。高中生已有一定的词汇积累,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场景。课堂是一个交流场所,教师应把教材上的死英语变成现实中的或英语,提供各种场景,让学生参与课堂情境对话,活学活用。这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记忆深刻,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实践能力。第三,教师还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3.重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性学习
所谓的自主性学习, 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发挥主动性 ,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 ,自主解决学习问题的学习方式。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复, 教师的课堂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引路者,而非知识的讲解者。 初中英语教学的内容浅显易懂, 学生只要根据老师教授的方式完成单词的识记和相应的任务, 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农村学生自尊心强 ,性格内向 ,学习的时候缺乏主动性。 进入高中后,教师首先应根据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 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自我反思和总结。 同时根据教学目标, 将学习的时间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4.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教学内容。高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因而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性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成功感。首先对于内向的学生来说应该给予他们一个和谐的、没有威胁的课堂学习环境 , 同时在提问时应该主动去找这些学生答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外向的学生应该耐心的教导,同时通过一些任务的布置锻炼他们严谨的思维能力。其次对学生学习英语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在安排座位方面应该将他们进行搭配,成绩好的带成绩差的,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能力,发挥主体作用。
结束语:
教师永远教不完学生所有的知识,学生也永远做不完所有的题目。但只要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他们就能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去学习更多,掌握更多,这也更加符合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终身学习。如果学生只是为了应付日常的考试,那么在考试后他们还会有多大兴趣再拿起课本学习更多呢?因此,我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现在的日常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学习,在兴趣中学习。这样,我们英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词汇教学也才能得以更加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7)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点感悟[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06)
[3]张正川,肖巍.课改进程中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02)
[4]谈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现状.误区和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