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的课例感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embl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外出听了几节以“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为主题的数学课,让我受益匪浅,它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把我拉入思考的领地,感觉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定学”和“以学定教”即教学为教师的教服务还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是根本,把握不好就容易出现教师的教不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就会成为成为一节低效的课。昔日曾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年轻教师在教学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课时,这位教师可没想到课开始后,学生对题目:“3个球放进2个杯子里,有(3 ,0)和(2, 1)两种放法,结论是总有一个杯子至少放进了2个球”,这一结论很多学生不理解:不是有的杯子里一个也没有吗?总有一个杯子至少放进了0个球,0比2小,至少数应该是0不是2呀。面对学生难以理解的是至少数——总有一个杯子放进至少几个球的迷惑。这可怎么办呢?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在有许多听课教师和学生面前,这位教师在瞬间紧张后平静的说了一句话:“是这样吗?”就直接强调结论是总有一个杯子至少放进了2个球。不再管学生的反应如何,就投入到后面的教学中。纵观以上情况,都是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学,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设计教学,教学情况可想而知了。实际上这就是“以教定学”和“以学定教”两种观念教学的较量。
  以前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成了课堂上最理想预定教案的演绎,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设的答案为止。一个“强加的结论”一来感觉好像制住了这一有关脸面的突发事件,维持了课堂纪律,使课堂教学继续下去,二来自搭了下台之阶,维护了尊严,变守为攻。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教定学”,没有铺垫,没有前测,图省事,教师的教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为自己的教服务。一上课教师照本宣科地直接教学,依据先前的经验,出现学生回答错误,或不能跟着教师的设计思路走也是意料中的事。事实上,没有这样的相关知识作为铺垫和建构,学生很难理解“总有一个杯子放进至少2个球”,就是我们成年人遇到这样的问题也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何况是小学生呢?何况他们在没有任何相关知识作为铺垫时,难怪会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况。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和需要出发考虑问题,自认不难理解,因此教学中没有预设铺垫和建模的环节,导致学生总结不出总有又一个杯子至少放进了2个球,更说不上为什么。可是学生们那一双双迷惑的眼睛带给我们无尽的思索,留给学生的是一种长久的困惑,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长期下来,试想: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可以说这样的教学——“以教定学”是失败的教学。
  我们教师往往固守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对教学中的每个过程、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于是就无法放开自己,常常被教案这只“无形的手”所牵制,始终挣脱不了它的束缚。实际上,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已大大增多。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等,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合理地改变教学设计,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 如一位老师教学“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原本想遵循备课设计,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再一步步归纳得出9的乘法口诀。可没想到课刚开始,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老师,‘9的乘法口诀’我会背。”随后,许多学生都附和着说自己也会,有的甚至还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呢?虽一下子愣住了,但马上做出了一个决定:抛弃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就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调整教学流程。于是说:“你们真厉害,连乘法口诀都会背,不错!那么,有不会背的吗?”果然,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于是他抓住契机说:“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9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课堂一下子沸腾了。有的指着书上的插图教着,有的用身边的小棒教着,有的索性拿自己的手指比划,还有的干脆直接背口诀来记……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些学生“教”的方法是否可行,单这一转变就使学生由“学数学”变为“教数学”,学习热情直升到极点。试想,假如老师在那位学生说出实话后,就立即加以呵斥、批评;假如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改变,课堂上又怎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还会不会出现先前的杯子里至少放进了0个球的尴尬。这样的教学设计时基于学生学习上的考虑——“以学定教”,这个有价值的“意外”合理地改变教学设计,但是教学理念却不同,前者以师为本“以教定学”,后者却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二者教学效果迥然不同。
  小学数学课要走向生本,营造“生本课堂”,要“以学定教”,更要顺学而导;要不失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忘老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始终信奉:“教育的一切意义皆在于学生的发展!”只要心中有这样的信念,小学数学教学这条路,不管是“羊肠小路”还是“阳光大道”,我们都会走对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钾通道在Aβl-40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探讨JNK信号转导通路在Aβl-40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钾通道与JNK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阿尔茨海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要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不仅需要智力因素,还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结合这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些做法。   一 、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农村小学的语文口语交际课基本上就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死课”,有的甚至被忽略,非常的尴尬,这是完全与课程标准完全相悖的。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更生动有趣呢?  一
期刊
摘要:教学细节是教学中一些不易查觉细末之处,关键之点,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如果把课堂比作一首乐曲,那么细节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把握好教学细节,就能提高教学境界,提升教学品位;把握好教学细节,使课堂教学在“生成”中充满灵动,展放美丽。因而缔造出一堂高效率的课。  关键词:教学细节 课堂 激发 学生 扑捉   课堂是由无数个教与学的细节共同完成的,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
摘要:英语既是我国的第二语言,也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初中英语是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学生口语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其今后英语学习好坏,因此,必须在初中阶段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展开阐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 教学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需以培养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