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考第一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008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人有很多优点,比如说专业知识好、学习出色、干活努力,毛病相对少一些。众所周知还有4个字是蒋南翔校长非正式提出来的,广为流传,即“听话出活”。团结友爱,同学活动比较活跃,工作好找,出国申请比较容易,这些都是优点。但是所有这些优点都隐含着缺点,我可能为了让你有较深的感受,会说得比较极端。
  
  不要总想着考试得第一
  
  在校期间,我认为很多同学都存在两个盲点:一是学习非常刻苦,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遗憾的是所学的基本都不是以后用得到的东西。
  你进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进入大学只是为了获得好的教育,学到更多的生存本领,以后能够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那么你们从清华毕业出去以后,随便找个工作,待遇一定都不会很差。如果一定要想你来大学是干什么,这就引出了第二个误区,同学们太重视成绩。
  我认为在清华培养自己,不能总是拿国家考试标准来要求自己。虽然国内这些考核制度有一些道理,举例来说,牛顿在中国别想找到教职,因为第一,他不是博士,在中国不是博士是不能在重点大学教书的,更不要说当教授。为什么牛顿当时没有博士学位就能在剑桥大学任教?因为他能干所以能够得到提拔。而中国的体制不一样,你一定要照着规定来做,但是也不能一味盲从,否则只会耽误了自己。
  清華大学计算机系50周年系庆的时候,我说:千万不要把目标定为考全班第一。为什么?当第一名你会痛苦一辈子。以后每年同学一聚会提的就是当年谁考第一,现在混得那么差。第二名是谁没人记得的。
  有一个 “二八定律”的说法:花20%的精力可以达到80%的效果,如果要达到最后20%的效果要花费80%的精力。意思是,你要是够聪明的话,就花20%的精力去达到80%的学习成绩,把80%的时间拿出来做其他想做的事,用剩下80%的时间硬抠那20%的学习成绩对于你的人生是极大的浪费。我不是说考85分就满足了,还是要争取考好,但是不要一味地说我的目标就是学习。
  
  那剩下80%的时间做什么?
  
  首先,可以做课外活动,比如参与社团。如果你什么都不会可以学,说不定你会在某方面变得很厉害。
  其次,可以跟其他学校的同学联系。经常跟清华人在一起是好事,但是会觉得很单调。因为清华人都很像,走的道路也差不多,但如果是其他学校的同学那就很不一样了。
  第三,看书。我建议大家看英文原著,不要看翻译的书。如果没有钱买原版书,我建议在网上看国外的报纸。阅读新闻是了解外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外语的最好手段之一。
  第四,如果是搞研究的,想攻读硕士、博士的,我建议你们看国外知名大学中知名科系的实验室的研究项目,网上有不少信息。国内外搞研究的,我有一个最大的体会是,在国外问一个博士是干什么的,他会从底向上,先说细节再说大的领域概念;而中国的博士生,是从上往下说,先说大的领域概念,但说到细节,他往往不清楚他到底在搞什么。
  第五,听讲座。把在清华举行的各种讲座打分,平均值一定会高过你上课的平均值。听50场讲座,可能只有6场让你觉得学到了东西,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很大。
  本文来自宫力在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举办的“财富论坛”演讲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刘璐
  
  关于我:在十年时间里,我在三个职业跑道中不断变换跑道,当然这十年间是有重复的。
  首先是研究学术,我做得比较好的可能是写文章、当编委。我在国际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三个大会中当过主席,在所有相关的杂志中都当过编委。
  其次在工业界,进入跨国公司Sun。Java平台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在里面。当时Java有三四个主要的模块,我是其中一个模块的负责人,算起来在工业界里也差不多待了10年。
  再次是创业。在硅谷耳濡目染,看着别人创业,多多少少也想试一下。10年来我参与过十几家公司的创办,投过资,也做过共同创始人,也做过顾问。其中有比较成功的,有做到资产几十亿的公司。
  
  宫力
  
  北京谋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CEO
  
其他文献
对于观众而言,电影是一个梦。电影天生具有完美的感召力,这让电影成为接收思想的有利媒介。对于创作者而言,电影同样是一个梦,一部影片的内容其实就是一个艺术家将自己的梦中活动加以丰富的表现。电影让好莱坞变成一个让人信以为真的大都会。如今,好莱坞的梦工厂已经成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条,好莱坞的创作者娴熟地用自己讲故事的方法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向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经久不衰也体现在文化的昌
百褶裙——织女们的泡沫童话  天刚蒙蒙亮,就隐约听见院落里传来说话声,辛勤的织女们早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简单地收拾过后,我就准备进入妇女们的生活去一探究竟。彝族人是好客的,这不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表明了来意后,妇女们都腼腆地接受了我的加入,很主动地和我聊起了天。  她们所织的裙子就是传统彝族女人们最常穿的百褶裙,这种裙子穿上身非常俏美高贵,但它的质地厚重,做法相当复杂耗时,是织女们用腰机一推一收辛
2005年,我们从西南边陲的小山城里的同一所高中毕业,她去了毗邻的昆明,我去了北京。她上的二本,我进了“985”。我们的人生走向似乎从此不同,至少在那时看来,我应该走得更为长远。  2006年3月,她开始着手准备英语四级,问我要不要一起。我说社团工作忙,大二再考。她说好!  2007年3月,她说她准备过六级,问我要不要一起,我说我才开始准备过四级。她说她的计算机过了二级C语言,问我过的是哪一级,我
学长帮忙体  网络上流行的一种文体,其句式主要结构为“……学弟啊,学长只能帮你到这了,剩下的自己加油吧!”可能青涩的感情是每个人成长所必级的阶段,看到现在的“小朋友”重复当年的场景,那年的心情便又回到自己脑海,于是心头一紧,共鸣非常。  晚自习后,在图书馆14楼等电梯,前面站着一对儿学弟学妹也在等电梯。电梯来了,男生悄悄伏在女生耳边说:“今天我可以亲你吗?”女孩害羞地看了他一眼:“不行。除非你走楼
摘 要: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15种公文种类中,有“命令(令)”“决定”“通报”3类文种具有表彰奖励功能,如何选择是困扰公文学界和公文写作者的一个难题。文章提出依据发布机关权限、奖励性质、发布范围选择嘉奖令,依据表彰目的、性质、程序选择决定或通报,并纠正滥发命令、用通知代替决定或通报、通知与通报杂糅、决定与通报混用等错误应用。  关键词:公文;表彰;规范  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
摘 要:《民国时期明清档案整理研究》是历史档案学研究方面又一力作,拜读后颇有感想。总结阐述著作主要特点:构建历史事实,史论相佑;提炼理论方法,辩证论述;剖析整理意义,审视档案学的产生;总结研究成果,彰显档案精神。  关键词:民国时期;明清档案;整理  最近,收到上海师范大学张会超博士惠赠大作《民国时期明清档案整理研究》(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12月出版),拜读后颇有感想。  张会超是我
认识颜小兽是在和另一个豆瓣友邻碰面的小聚会上。隔着熟知的二次元ID(网络游戏)在线下碰面的感觉很奇妙。那天,她听到了她引以为豪的娃娃音和有着固定频率的爽朗笑声。后来约她访问才知道,其实她很早就开始混迹网络,现实中的工作也都是网络带给她的机会。她形容自己的职业探索路径像漫无目的的自助游,一直在混沌中沿着一条隐约的线上下求索。  混迹网络  千禧年的时候颜小兽14岁,家里有了第一台电脑。和那个年代的大
2年前,我来到多伦多开始了留学生活。这段生活让我发现了书本知识的局限,大学里死磕的专业书不能帮我找到工作,也不能帮我融入社交圈子。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我希望能告诉大一的自己,请走出校门,去见见这个真实世界。  即使是在“童言无忌”的大一,与人交往的技巧也很重要,不管是课堂演讲还是课外打工,表达能力决定了分数和薪水的高低。在大学时,经常有些英文教授的课程需要Presentation。我并不喜欢上这种
我在写这几部大家都知道的小说之前也写了大量小说,只是知道的人比较少。从1986年到1991年,我在创作初期写作的是军旅小说。尽管我挖空心思写身边的生活,可怎么写水平都一般般,没有多少人看,淹没在文学的大潮中。后来,我决定要写一些别人没有写过的东西,另起炉灶。  我确实有过比较秘密的经历——曾经在情报单位工作过很短一段时间。(这些过去我是绝对不说的,但现在我已经过了保密期。)这份工作说起来神秘,其实
在职场,清华人的盲点就是虽然能力很强,但是不能吃苦,希望人家把什么事都给准备好。毕业生进的多是大型跨国公司,待遇很不错,但这也隐含着危机。比如你去了英特尔,突然英特尔宣布上海裁员2000人,那你可能就要面临失业。在就业道路上你会遇到很多陷阱,但我想这也是可以摆脱的。我上学那时候,学校的南大门贴着标语:清华,工程师的摇篮。学一门手艺,工作有很高的收入是挺好的。但你有没有思考为什么要上清华?要有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