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w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日常管理中发现,相比中国学生,来华留学生是一个心理问题更为频发的群体。本文从西安外国语大学留学生的真实典型案例出发,分析留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高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的若干建议,以期建立系统、完善、科学的来华留学生心理干预机制。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6-0111-02
  随着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来华留学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文化,往往会因为种种的不适应,导致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某些由于观念、习惯、法律等原因导致的误会,极有可能造成留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更加影响提高国家亲和力。
  一、西安外国语大学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典型案例
  (一)文化适应导致心理问题
  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来华留学生在华学习、生活期间必然会碰到诸多的障碍、不适应,与中国人的交往中会遭遇误解、纠纷,部分留学生会因为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得出中国人不友善的结论,进而联想种族、肤色等偏见,出现困惑、恐惧甚至仇视,从而不愿意与周围人交往,失去对汉语的兴趣。2012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某知名法国商校交换学生A,女生,法籍非裔,20岁,在法国学习成绩优秀。来华后,在校外租房中,认为房东隐瞒了房屋无暖气的事实,双方发生了激烈的语言和身体冲突。双方报警后,A在派出所多次声称房东辱骂她黑鬼,具有强烈的种族歧视嫌疑,侵犯了她的法律权益,要求请律师起诉房东,承担法律责任。但是种族歧视在法国法律条款可以入罪,而中国法律对种族歧视几乎没有处罚规定。经过此事,A认为中国人缺乏诚信,喜欢骗人,歧视黑人。在随后的在华学习生活中,A感觉周围的中国人都盯着看她,都在评论她的肤色。她对汉语的兴趣越来越弱,对课堂也渐渐失去兴趣,缺勤嚴重,越来越孤僻,并出现了抑郁倾向。一学年交换学习结束后,A挂科严重,没有拿到学校毕业证书回国。在这期间,学校管理人员对其分别实施了谈话、朋辈心理辅导、文化融入等多种心理干预措施,收效一般。
  (二)语言障碍导致心理抑郁
  面对新的语言环境,来华留学生特别是那些母语为非英语的国家留学生,例如泰国,虽然文化体系上属于东方体系,但是作为近代东南亚唯一免遭殖民奴役的国家,具有独特的泰国文化和民族特性。泰国学生由于语言障碍,与其他留学生和老师沟通困难,加之饮食等方面原因,逐渐造成心理问题。2013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接收了当年唯一一名泰国学生B,女生,18岁,性格内向羞怯,父母为其申请了四年本科生。B来校学习后,发现学院同学来自世界各国,自己既不会讲汉语,也不会讲英语,泰语又无法和周围任何人交流。上课听不懂,课后也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于是逐渐对汉语产生了排斥,基本不来上课,也不外出,总待在宿舍看电视剧。因为不习惯中国的饮食,还经常生病,思乡心切,性格也变得郁郁寡欢。学校对其分别实施了谈话、亲友监管心理干预措施,收效良好。
  (三)情感挫折引发心理障碍
  来华留学生都处于豆蔻年华,感情丰富,性情奔放,在陌生的环境急切希望找到感情的寄托,得到情感的释放。但是,由于宗教信仰、文化差异、性格等原因,难免会出现感情问题,部分留学生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2015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籍学生C,男生,26岁,汉语言本科生,性格内向偏执。在中国女朋友提出分手半年时间里,C一直跟踪骚扰前女友,多次擅自闯入前女友家中,威胁她,如不同意复合,就伤害她的父母,甚至用剪刀自残、自杀。前女友不堪骚扰,报警,并向学校求助。C在学校学习成绩较好,但是行为怪异,有时上课不经允许高声回答提问,往往问一些与当堂课程无关的生僻问题,如果老师不能马上解答,就会当众嘲笑老师。平时在学校独来独往,与其他外国学生不来往。学校对其分别实施了谈话、亲友监管、文化融入、专业心理咨询等心理干预措施,收效一般。
  (四)重大变故引发精神障碍
  2013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某知名法国商校交换学生D,男生,22岁。D自从来华学习,缺勤严重,抑郁沉闷。一天在校外所租房屋内,D头撞墙自残,摔打屋内设施,头部及手上多处受伤,要求学校协助他去西安的国际医院看精神科。经了解,D来华学习前几天父亲突然重疾去世,他抱着父亲,眼睁睁看着父亲闭眼逝去,从此这一场景日日在他脑中复现,痛苦不堪,逐渐出现了精神幻觉。学校对其分别实施了谈话、朋辈辅导、协助医院就诊治疗等措施,收效甚微。
  二、西安外国语大学留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一)来华留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1.分级谈话
  针对留学生的心理问题,西安外国语大学长期实行分级谈话制度。第一级是班主任谈话,班主任与本班留学生接触、相处时间最长,对留学生情况比较了解,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在心理干预过程中融入师生情谊,解决留学生的轻微心理问题。第二级是留学生辅导员谈话,如果学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可能引发违反校纪校规行为,则由留学生辅导员谈话。留学生辅导员管理工作经验丰富,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可以提供更为专业的心理辅导。第三级是学院书记谈话,学院书记具有数十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能够敏锐判断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并迅速做出相应决策,解决留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或者精神障碍。
  2.朋辈心理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指同龄辅导员对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基于文化认同以及情感亲疏远近,往往容易信任和依赖本国学生或者亲密朋友。在留学生管理中,西安外国语大学建立了“重要联络员”制度,将留学生按照国别、班级、交际圈等标准划分为不同群体,在各个群体选拔综合能力强、人缘好的留学生担任“重要联络员”,进行朋辈心理辅导,以老带新,以老助新,收效甚佳。   3.亲友监管
  在留学生发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情况下,可能引发违反校纪校规被学校开除,或者违法犯罪等严重后果,必须及时联络并告知留学生的父母、中介机构或者临时监护人。学校会及时让留学生父母、中介机构、亲友等受委托监护人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共同疏导,共同监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文化融入
  很多留学生心理问题都是语言障碍和文化不适应产生的。学校为让留学生快速提高汉语水平,融入中国社会,接纳中国文化,在每学期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搭建促进中外学生交流的平台,比如:举办外国留学生迎新晚会,组织外国留学生参加学校的运动会,组织留学生参加学校大学生的英语角并组织中国学生参加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角”等活动,促进来华留学生与在校中国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加快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缩短来华留学生“文化调适”的不良反应,在课余文化集体活动中降低和减少来华留学生“文化调适”的不利因素,通过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和集体活动,促进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融合和文化适应。
  5.专业心理咨询
  学校设置有专门的心理咨询科室,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以及心理咨询设施,该心理咨询中心给全校学校提供免费心理辅导,当然也对留学生开放。在每次遇到情况严重的留学生心理问题时,学院都会推荐留学生去心理咨询中心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但是鉴于心理咨询师只掌握英语一门外语,专业所长是中国学生心理问题咨询与辅导,对非英语国家的外国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难以达到预设的效果。此外,留学生对专业心理咨询比较排斥,往往否认自己存在心理问题。
  (二)现有心理问题干预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学生主体是中国学生,留学生更像是杂牌军,以一种独立管理模式游离于学校主体之外,形成一种“体外循环”现象。学校往往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中国学生管理,心理咨询中心每学期都会通过一整套的筛查制度,筛查中国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然后全程监测学生心理问题的发展,在相应的阶段提供相应专业的心理辅导,努力将学生心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但是,这一整套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和监测制度都不适用于留学生。二是专业程度不够。学院各项解决留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从根本上来讲是一整套刚柔相济的管理措施,而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面对留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往往显得无计可施,收效甚微。学校针对留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更多地是以经验主导,情感劝导为主。
  三、高校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建议
  (一)情感疏导,建立留学生聊天室
  留学生远赴中国留学,独自一人身处异国他乡,既有对新环境新文化的恐惧和焦虑,也有浓厚的思乡情绪。在中国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留学生聊天室,聊天室可以分为语言辅导、生活帮助、问题申诉、谈天说地、心理辅导等几个模块,由不同的留管干部、专业教师、“重要联络员”负责,每周安排与学院领导聊天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排查和监测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让留学生对学校教学与管理、日常生活困难、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意见和困惑在交谈中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疏解留学生的思乡情绪。
  (二)将中国学生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机制拓展到留学生
  我国各高校针对中国学生已基本建立起了完善的心理輔导机制,包括问题学生筛查制度、心理辅导制度、跟踪监测制度等,能够较为准确地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予以疏导解决。应该在全校层面重视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要将心理咨询工作覆盖到留学生,而且应该配备专业咨询师专门从事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和研究,对留学生心理问题咨询师的聘用条件要远高于中国学生,必须具备多语种交流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海外心理学专业学习经历等条件。
  (三)多种举措,让留学生尽快适应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
  文化不适应是引起留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高校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帮助留学生尽快了解中国社会,认识中国文化。很多留学生在国外听到过有关中国的很多负面的或者不真实的信息,或者在中国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会对中国社会、中国制度和中国人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认识。高校应当通过文化课程、文化体验活动和中外交流活动,让留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社会,消除误解。同时,在文化活动和中外交流活动中,可以促进留学生与他人交往,构建起在中国的交际圈,让他们找到归属感,获得周围人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陆应飞主编.来华留学教育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6,4.
  [2]张芳芳,张永怡.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研究[J].科教导刊,2016,3.
  [3]王家麟,徐珊,沈洪兵.南京市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社会科学版)[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4,10.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度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国内高校的追捧,在大学教育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取得卓越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部分高校以全复制模式进行推广,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合理的管理、监管、考核等制度,导致出现一定的混乱。本篇论文针对本科生导师平台在国内高校的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将书院制作为搭建本科生导师平台的突破口,对本科生导师平台搭建提出了新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书院制 本科生导师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发展水平已成为各学校教师关注的热点。在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教学方式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乐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求,达到开发智力,培养素质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 朋友  [中图
摘要:本文从家庭、友情、爱情、价值观缺失的角度对主人公西奥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从身份认同感寻找的角度探索西奥进行自我实现的过程,发现家庭、友情、爱情、价值观认同感的缺失会导致人们对自身的不认可;而找回自我,自我救赎能够实现认同感的找回。  关键词:身份认同 《金翅雀》 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I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20-02  《金翅雀》是唐娜耗时十
[摘要]幼儿园是儿童的乐园,然而有时与危机相伴,尤其是近年来,触目惊心的幼儿园突发事件屡见不鲜:幼儿受到伤害,家长对幼儿园失去信任,社会上对幼儿园舆论不断,幼儿园的信誉受到质疑……怎样改变这一现状,本文主要从查找安全隐患的原因、消除安全隐患的方法两方面来改变这一现状,重拾家长、社会对幼儿园的信任。  [关键词]幼儿园 安全隐患 安全意识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英语教材中课文是教学的依据,除了具有语言功能以外,还承载着话题和写作结构等多方面的功能信息。作为英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和合理整合教材的写作资源,为学生的写作活动提供写作素材、篇章结构的构建、文体的范例以及表达技巧, 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教材 整合 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4-0203-01  在当前
[摘要]对于大学生而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校期间,要经历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的入学适应问题、如何更好地度过大学时光的问题、择业与创业等心理困惑问题等。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必须在课程体系建设上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从本校学情出发,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之能够真正做到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
[摘要]利用科学专业的手机程度依赖量表(MPAI)和孤独感测量量表(UCLA),对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四个维度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强迫性和冲突性与孤独感达到显著相关水平;手机依赖社交增益和强迫性维度上得分越高的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越高。  [关键词]大学生 孤独感 手机依赖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
[摘要]诚信这一重要的道德概念,有着深远的价值和意义。大学生诚信教育关乎未来国民的综合素养和整个国家的生存发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既要从社会层面突破,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也要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层面转变教育途径、管理评价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信用管理体系 失信惩戒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16
[摘要]现在整个社会都处于巨大的转型之中,在这其中的新闻媒体当然也不能独善其身。电视媒体要做的不是在这种转型中全身而退,而是主动参与,在改革和转型的大潮中奋力成长。目前在我国社会中随着公民意识的成长,公众会把电视媒介看做是实现公民权利、参与社会建构的利器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向前推进,电视媒体自身在适应和融入这种变化的同时,更要自觉地参与到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生工作中去。  [关键词]新媒体 电视
摘要:本文针对内蒙古华电乌达热电机组大修过程中#1发电机穿转子提出了实施方案,描述了施工的背景情况,对各岗位人员职责情况、穿转子的技术要求、穿转子工序以及控制措施做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穿转子 起吊 工序  中图分类号:TM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247-01  一、施工概况  内蒙古华电乌达热电有限公司#1发电机组由山东济南发电设备厂生产制造的1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