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意识的养成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0206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学习的基石。因此,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史料的运用。而史料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运用、解读,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发展以及实证精神的养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概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其中“史料实证”要求学生“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1]。史料是重构与再认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新投入使用的统编历史教材中,文字、图片史料明显增多,这充分说明了史料学习的重要性,也是我们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和实施的重点内容。
  “历史知识学习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记忆和复制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探究历史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评价。”[2]尤其是面对刚接触历史、尚不具備认识复杂历史问题的初一新生,虽然他们对历史学习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对基本历史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缺乏研读专业史料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去解读历史现象,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注重历史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历史方法的传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3]5-6因此,史料教学应该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帮助学生内化学史、治史方法的有效途径。据此,笔者根据统编历史教材的新变化及新课标的要求,以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一课为例,谈谈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养成的教学策略。

一、甄选微观史料 加深历史概念理解


  “史料是构成历史认识和历史解释的基石,史料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同情理解、探究能力和质疑精神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因此,好的历史课堂应该建立在史料实证基础上,做到言必有据,事皆可证,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史实。新课标要求“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3]12,可见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教科书中只是简单提及“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这就给学生在理解上造成很大的困难:1.什么是国家? 2.为什么夏朝的建立就标志着早期国家产生了?针对这两个难点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设计。
  材料一:国家和前国家社会氏族组织最大的不同,是公共权力的出现。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庸物,比如监狱和各种强制设施等。
  ——《浅谈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中的要素》
  问题:从材料一中能看出,需要具备怎样的要素才能被称之为国家?
  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展示材料。
  材料二: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十四年》
  材料三:筑城(内城墙)以卫君,造郭(外城墙)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淮南子·原道训》
  材料四: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监狱名),使至此。”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五: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
  ——《史记·夏本纪》
  问题:分析以上四段材料,夏朝都有哪些机构和制度?
  首先,根据材料的阐述,让学生知道国家的组成要素,明白国家和氏族组织的区别;然后,根据材料分析夏朝建立后设置的机构和制度,由此得出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这样不仅水到渠成地解决了这个微观历史问题,而且潜移默化地体现了史料的价值所在。
  我们的教材囿于篇幅限制,对于知识点的叙述都比较抽象,导致学生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史实。因此,根据教学要求,我们需要精选微观史料,变抽象为具体,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而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树立起从史料中理解历史概念的意识,明白史料分析对于解释历史史实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

二、甄选细节史料 培养严谨治学态度


  细节“可以使逝去了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史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5]。细节往往是具体的、生动的,细节的讲述可以让历史“活”起来,以小见大,让学生感受更真实的历史。因此,基于细节的史料教学,也是有效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讲到西周建立时间时,大家往往会忽略一个书本细节的表述:夏朝建立时间为“约公元前2070年”,商朝建立时间为“约公元前1600前”,而西周建立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少了一个“约”字,这有何科学依据呢?笔者就西周建立时间表述的准确性这个问题,进行了适当拓展。首先在时间轴上列出夏、商、西周的建立时间,然后提问:“请同学们注意看时间轴,西周建立的时间和夏、商有何区别?”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然后再提问:“西周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是如何确定的呢?有何史料依据?”一方面引导学生要注重书本细节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强调要基于史料,寻找历史证据,从而养成基于史料的实证态度。于是,笔者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件青铜器——利簋(见图1)。
  通过讲解利簋内部铭文记载的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使学生知道天文学家根据铭文中“甲子日”的记载,从而印证了《尚书· 牧誓》所记“时甲子昧爽”和《逸周书· 世俘解》所记载的“甲子朝”的正确性,并由此计算出武王伐纣的确切日期为公元前1046年。而且根据记载,牧野之战一天之内就结束了,所以西周建立的时间也是公元前1046年。通过文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的相互印证,贯彻了“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史学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了更真切、更饱满的历史。同时,传递给学生的是历史课堂的科学性,历史表述的规范性、严谨性,使历史学习的实证意识与求真、求实态度融为一体。“求真、求实……应该是平时课堂教学坚守的底线。”[6]而这种严谨、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必将对学生以后解决类似问题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不论你是气质MM还是野蛮俏佳人,你的生日里都潜藏着一定的辣基因,用你的出生月份即可找到属于你的辣妹类型。    1/2月——生姜MM:愈久愈浓烈的闷闷女  辛辣度→2甘甜度→3   本性:个性文静内敛的你,外表有一种冷冷的气质。在众人面前,你似乎不擅长表现自己,也不是最抢眼、给人印象鲜明的那一个,因此别人总觉得你闷闷的。其实你相当念旧,相当重感情,只要是朋友的问题,你一定会尽全力帮助对方。朋友和你
快考试了,正在图书馆用功看书的你忽然一抬头,瞥见邻座的人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你觉得这个离座的人的桌上应该是怎样的光景呢?   A. 桌上只放着一本合着的书。  B. 桌上两旁都叠着一排书,另有一本书摊开在桌上。  C. 桌上倒放着一本摊开的书。  D. 桌上散放着书与文具。  测试结果解析:  选择A:你爱管闲事的指数是10%  你平常看起来就是一副冷漠又事不关己的样子,不大愿意去管别人发生什么事,
我是一只流浪猫    人们都这么叫我。  就像就在昨天,我还有家。也许不是昨天吧?我想了很久想不起来了……  现在真的很想念那个家了。甚至想念那个每次都把我抓得很疼很疼的小主人,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宁肯被她抓也不会躲藏起来了,只要让我回家……还有她的妈妈,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宁肯被她打死也不会逃了,只要让我回家……  白天,我瑟缩地躲在地下室的窗栏里面,动也不敢动,外面好多小孩子追逐嬉戏。但他
3月末4月初。  天气刚刚温暖起来,阳光很明媚,洒在哪里都不那么刺眼。然后,下了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  这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夕夕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倒春寒吧?大雪把阳光拦在天际,微微地露出一点光,空气变得异常地寒冷,我想即使阳光照射下来也会被冻结的。  于是,我用这忽然而至的一切作为我和他的开始,又或者说是我暗恋他的开始。我忽然想到一个词,呵,天灾人祸。    那个晚自习,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坐在
莲,  说不清是为什么,总感觉我们的昨天已经变得好遥远。走廊的阶梯再不是几米间的距离。它们被时间放大得无限漫长。  我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海南岛的秋天总是来得很慢很慢。不过我相信再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很多穿着单薄的长袖衫,晃在校园里的少男少女们吧。    莲,  秋天是个伤感的季节,她会让我觉得很压抑。  有时候,看着枯黄的树叶一片一片掉落下来,堆积成厚厚的一堆,会很悲伤,莫名的想哭。  我
鱼儿安静地躺在岸边,不再像刚才那样跳动挣扎,因为鱼儿已经没有力气了。粗重的喘气声清晰入耳,鱼儿半闭着眼睑,倦意像潮水此起彼伏地涌来,鱼儿的意识也一点点慢慢消退。鱼儿想:明天,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上帝温和的笑脸……  第二天,当阳光在平静的水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时,鱼儿缓缓睁开惺忪的双眼。鱼儿很意外,自己还活着。“你醒了。”很冷漠的声音,他是水。鱼儿的救命恩人。  昨天,一个男孩在金鱼店买下鱼儿,本想
1    城市的天空冰蓝如玉。仰起脸,大朵大朵的流云棉花糖一样晕乎乎地从头顶滑过。两个女孩坐在一株合欢树下的石凳上吃冰淇淋。风,四面八方,“扑扑”地吹来吹去。瘦瘦的女孩闭上双眼,空气里,游荡着浅浅花瓣香和街角咖啡屋溢出的咖啡豆香。  猫咪,你,准备好了吗?身边高挑的女孩问。猫咪睁眼——一愣。下个月的省舞蹈比赛啊。高挑的女孩站起身,她叫蓝豆,我姑姑从巴黎给我带了条冰蓝的公主舞裙,蓝豆说着,双腿叉开,
(一)    盛夏的某一天下了很大一场雨,杨未说,出来吧,我们见见面。  我在电话这头嗯嗯啊啊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拒绝理由,好吧,我只能答应。  挂了电话我就开始翻箱倒柜起来,因为我记得初中同学录里似乎有杨未给我的留言,该死,三年没见,竟有些记不起他当年的模样了,折腾了好半天之后,我终于在一堆微微泛黄的书底下发现了那本已压得变了形的同学录。轻轻翻开的瞬间,心底的往事突然就莫名其妙地被杨未那些稚嫩
1. 最色的汉字“姦”   这个字读“奸”,奸的异体字。《说文》解释为“私”“窃”的意思。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个字充满了暧昧的情调。   2. 最滑的汉字“鱻”   三条鱼,味道鲜美。这个字读作“鲜”,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3. 最闹的汉字“猋”   这个字读做“标”。三条狗纠缠在一起,象形字,表示狗奔跑的样子,引申一步
人类的文学以诗歌开篇,它最能表达人类质朴的感情和纯真的心愿。诗歌里有最真的人性、最善的灵魂、最美的人生,是最精粹的文学样式。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和其他种类的文学。”诗歌中散发出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在于能否让学生考试得高分,不在于能否帮助他出国留学,而在于对他的综合素质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