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疫情;主题班会;初一年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7-0011-04
【活动理念】
近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已经打响,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在全民抗疫的浪潮中,有满满的正义与感动,也充斥着不少人性中的丑恶:如假口罩、假信息、生活用品中的假货等等,日渐猖獗。当造假变成风气,那不仅是对抗疫战斗的极大干扰,而且无疑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
本次心理班会课通过展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会上的造假现象,剖析造假的原因、造假的危害,对孩子们的心灵造成冲击,再通过游戏分析拒绝造假的措施。最后,让孩子们给造假者写一段话,既是写给造假者,也是写给未来的自己,在心中建立一个真善美的价值体系,在对抗疫情的战斗中获得自身心灵的净化。
【活动目标】
1.了解与理解:了解疫情期间社会上的造假现象,认识到造假的社会危害。
2.尝试与学会:学会从小事做起,拒绝各种造假。
3.体验与感悟:感受打假的正义感,培养一生拒绝造假的决心。
【活动准备】
学生收集的资料和图片若干、气球和彩色纸片若干、透明盒子、细针一根、火柴一盒、橡皮泥一盒、打火机一个、战“疫”小卫士卡片40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破冰游戏——口是心非
1.教师: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同学提问,问的问题只有两个答案:是与否。另一个同学快速作答。要求是:答的时候,用摇头或点头表示正确的答案,嘴里说的却是错误的答案。
教师:你是女生吗?
学生(男):(边摇头边回答)是的。
教师:你是咱们班的一员吗?
学生:(边点头边回答)不是。
2.教师与某同学进行游戏演示。
全体学生参与体验。
3.教师:通过玩这个游戏,你们有什么感悟?
学生可能的回答:
(1)嘴巴总是会忍不住说出正确答案,说假话很难。
(2)说假话不难,但用眼神掩饰说假话很难。
教师总结:口是心非,说假话,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精神要十分集中,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长期下去,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所以我们要为人坦荡,心口如一。
设计意图:通过破冰游戏,活跃课堂气氛,缓解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同时用“口是心非”这一游戏让孩子们知道说假话是一件不好的事,也为接下来的谣言事件做铺垫。
二、活动1:口舌之快——假话乱“疫情”
1.教师:刚才,我们谈到说假话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是却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在前一阶段疫情蔓延时,以散布谣言为乐,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疫情时期为什么谣言四起?
2. PPT展示材料:
材料一:由于某媒体篡改院士采访原话,改成“猫狗会感染疫病”,造成居民恐慌,2020年1月30日凌晨,天津和苑·国和园小区已有饲主为了避免被感染,将自家狗摔到楼下惨死,上海嘉定区上海汽车城附近也摔死了五只猫咪,警方已介入调查。
材料二:2020年1月25日,聊城人的朋友圈和微信群突然大量转发一则信息:“今天下午四点到四点半不要出门,飞机洒药,请相互转告。”经记者核实,该信息无依据,是假的,请市民不要信谣传谣!
材料三:有谣言称,目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已破10万?针对记者提问,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表示,“从目前报告数据来讲,我第一次听到您说的10万个病人的数据,目前我们的数据每天都在进行实时更新,如实向全国、全球公告”。
3.分组讨论“疫情时期为什么谣言四起?”预测学生可能的答案如:
(1)造谣者抱着好玩、闹事的态度对待疫情,态度不严肅。
(2)造谣者本身素质不高,容易断章取义,可能也不是故意的。
(3)政府信息公布不及时,容易让造谣者钻空子。
(4)群众盲目跟风,容易越传越偏,可能和心理焦虑也有关系。
4.教师归纳总结:疫情期间谣言四起,确实与造谣者个体认知能力局限、个人修养有关,但也不能仅停留于造谣者本身,比如与某些地方行政部门一开始的信息不透明、不及时也不无关系,当今自媒体的复杂环境和群众的盲目从众心理也是一大助力。谣言并不可怕,在真相面前,它是不堪一击的。但是对于恶意制造谣言引起社会秩序混乱的,就要给予严厉的打击。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最新的谣言材料,引导学生从造谣者本身、政府、社会环境三个角度去分析谣言四起的原因,多角度直面言语上的造假,让学生明白不造谣、不传谣的重要性。
三、活动2:一起来找茬——假货乱“疫情”
1.游戏:一起来找茬——PPT展示对比图片,分别为正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分辨真假。
教师:看来大家的打假能力相当了得,再来看看两幅3M口罩图片,这次你还能辨别吗?
学生:不能。
教师:PPT展示真假口罩辨别方法,明白打假的第一步是辨别。
2.出示PPT:假口罩事件案例
2020年1月23日,金华执法人员查获一批3M假货口罩。除掉已经发走的口罩外,在现场标有3M的口罩足足有2.5万余只。而这些假货发往的目的地居然是一线重灾区武汉等地。浙江义乌口罩作坊的生产环境非无菌车间,工人不戴口罩、不戴正规手套,现场卫生环境糟糕。这批假3M口罩更是发往各地,有人前去阻拦还发生了争执,预估将有近700万只假口罩流入市场。
教师:这实在是民之痛,国之悲,道德之沦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7-0011-04
【活动理念】
近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已经打响,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在全民抗疫的浪潮中,有满满的正义与感动,也充斥着不少人性中的丑恶:如假口罩、假信息、生活用品中的假货等等,日渐猖獗。当造假变成风气,那不仅是对抗疫战斗的极大干扰,而且无疑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
本次心理班会课通过展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会上的造假现象,剖析造假的原因、造假的危害,对孩子们的心灵造成冲击,再通过游戏分析拒绝造假的措施。最后,让孩子们给造假者写一段话,既是写给造假者,也是写给未来的自己,在心中建立一个真善美的价值体系,在对抗疫情的战斗中获得自身心灵的净化。
【活动目标】
1.了解与理解:了解疫情期间社会上的造假现象,认识到造假的社会危害。
2.尝试与学会:学会从小事做起,拒绝各种造假。
3.体验与感悟:感受打假的正义感,培养一生拒绝造假的决心。
【活动准备】
学生收集的资料和图片若干、气球和彩色纸片若干、透明盒子、细针一根、火柴一盒、橡皮泥一盒、打火机一个、战“疫”小卫士卡片40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破冰游戏——口是心非
1.教师: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同学提问,问的问题只有两个答案:是与否。另一个同学快速作答。要求是:答的时候,用摇头或点头表示正确的答案,嘴里说的却是错误的答案。
教师:你是女生吗?
学生(男):(边摇头边回答)是的。
教师:你是咱们班的一员吗?
学生:(边点头边回答)不是。
2.教师与某同学进行游戏演示。
全体学生参与体验。
3.教师:通过玩这个游戏,你们有什么感悟?
学生可能的回答:
(1)嘴巴总是会忍不住说出正确答案,说假话很难。
(2)说假话不难,但用眼神掩饰说假话很难。
教师总结:口是心非,说假话,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精神要十分集中,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长期下去,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所以我们要为人坦荡,心口如一。
设计意图:通过破冰游戏,活跃课堂气氛,缓解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同时用“口是心非”这一游戏让孩子们知道说假话是一件不好的事,也为接下来的谣言事件做铺垫。
二、活动1:口舌之快——假话乱“疫情”
1.教师:刚才,我们谈到说假话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是却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在前一阶段疫情蔓延时,以散布谣言为乐,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疫情时期为什么谣言四起?
2. PPT展示材料:
材料一:由于某媒体篡改院士采访原话,改成“猫狗会感染疫病”,造成居民恐慌,2020年1月30日凌晨,天津和苑·国和园小区已有饲主为了避免被感染,将自家狗摔到楼下惨死,上海嘉定区上海汽车城附近也摔死了五只猫咪,警方已介入调查。
材料二:2020年1月25日,聊城人的朋友圈和微信群突然大量转发一则信息:“今天下午四点到四点半不要出门,飞机洒药,请相互转告。”经记者核实,该信息无依据,是假的,请市民不要信谣传谣!
材料三:有谣言称,目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已破10万?针对记者提问,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表示,“从目前报告数据来讲,我第一次听到您说的10万个病人的数据,目前我们的数据每天都在进行实时更新,如实向全国、全球公告”。
3.分组讨论“疫情时期为什么谣言四起?”预测学生可能的答案如:
(1)造谣者抱着好玩、闹事的态度对待疫情,态度不严肅。
(2)造谣者本身素质不高,容易断章取义,可能也不是故意的。
(3)政府信息公布不及时,容易让造谣者钻空子。
(4)群众盲目跟风,容易越传越偏,可能和心理焦虑也有关系。
4.教师归纳总结:疫情期间谣言四起,确实与造谣者个体认知能力局限、个人修养有关,但也不能仅停留于造谣者本身,比如与某些地方行政部门一开始的信息不透明、不及时也不无关系,当今自媒体的复杂环境和群众的盲目从众心理也是一大助力。谣言并不可怕,在真相面前,它是不堪一击的。但是对于恶意制造谣言引起社会秩序混乱的,就要给予严厉的打击。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最新的谣言材料,引导学生从造谣者本身、政府、社会环境三个角度去分析谣言四起的原因,多角度直面言语上的造假,让学生明白不造谣、不传谣的重要性。
三、活动2:一起来找茬——假货乱“疫情”
1.游戏:一起来找茬——PPT展示对比图片,分别为正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分辨真假。
教师:看来大家的打假能力相当了得,再来看看两幅3M口罩图片,这次你还能辨别吗?
学生:不能。
教师:PPT展示真假口罩辨别方法,明白打假的第一步是辨别。
2.出示PPT:假口罩事件案例
2020年1月23日,金华执法人员查获一批3M假货口罩。除掉已经发走的口罩外,在现场标有3M的口罩足足有2.5万余只。而这些假货发往的目的地居然是一线重灾区武汉等地。浙江义乌口罩作坊的生产环境非无菌车间,工人不戴口罩、不戴正规手套,现场卫生环境糟糕。这批假3M口罩更是发往各地,有人前去阻拦还发生了争执,预估将有近700万只假口罩流入市场。
教师:这实在是民之痛,国之悲,道德之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