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帮助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找回写作文的梦想与自信心,提高其作文水平,还要抓住时机,捕捉作文契机,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关键词】后进生;写作欲望;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写作教学占据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但是我们城镇里的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数学生说到作文如“谈虎色变”,害怕写作文,逃避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后进学生更是搜肠刮肚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这正是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魏书生说:“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乏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我认为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尤其是后进生,使他们尽管不能下笔有神,起码乐于写作,善于写作,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树立信心,抓住时机,创设情境,鼓励作文,是教师找回“差生”梦想,找回“弃儿”自信心,提高其作文水平的一条重要路径。
一、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激励法就是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鼓励的评价。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评改时,当面评改也好,书面批改也好,都要找到它的长处,对于后进生适当的表扬更不能吝啬,从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切莫以自己的水平来要求暂时还未能跟上的学生,对学生的作文动辄横加指责。后进生或许会因为教师的一个甜蜜微笑,一句温馨话语,一段舒心评语,从而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写作的希望。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拥有写作的能力。可以想象得到,一个不会写作的人,怎样去完成语文考卷?所以,教师新接触一个班级,就要诱导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
写作课上,教师要充分肯定后进生的写作能力,消除后进生惧怕写作的心理。首先,教师要亲近学生,让学生尽量放松,比如可给学生编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听故事的兴趣,然后,有意识地找些惧怕写作心理的学生编些有趣故事,并充分肯定学生所编的故事就是一篇好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批改作文时,评语中千万不要出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的话语,即使遇到抄袭来的文章,教师也要忍住性子,如果批上“抄袭可耻”四字,恐怕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抄袭作文,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想写好作文,因此,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诸如批上“这篇作文写得非常成功,能参照别人的文章仿写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能把别人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就更好,相信你一定会这样去做的”等批语,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去重新认识自己的写作行为,激发他的写作欲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期望,感受到写作文就如与朋友交谈。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放开思路去想。作文就是把心里要说的话如实地写下来,只要围绕中心,完整而畅通地写清楚,就是一篇好的作文。有了信心,后进生潜藏着的内在力量就能爆发出来,作文的兴趣也会随之而产生。
二、抓住时机,捕捉作文契机
后进生一般不喜欢动脑筋,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加思考,一切都是处于“机械”运动状态。因此,抓住时机,引导作文,进行思想教育,先要他讲清做事的过程,而且强调细节的描述;再一步一步启发诱导地说,做事前怎样想,做事中怎样想,做事后又怎样想。让他写出两种思想(好思想和坏思想)的斗争过程。长期坚持让后进生写这样的说明书,养成了凡事动动脑筋的习惯,同时写作水平也得以提高。
有一次,我去学生小军家里家访。他妈妈气愤地对我说:“这孩子很不听话,在家里还藏东西吃……我被他气死了。”回校后,我没有批评他,而是亲切地询问他:“你妈妈说你在家藏东西吃,有这回事吗?”他说:“有。”“你藏了什么?”“糖果。”“你是怎样藏的?”“我先吃了几颗的,然后看四处无人,便将一袋子都藏到床底下……”“你当时心情怎样,藏前想些什么……?”就这样他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动作、神态、心理讲得栩栩如生。我再引导他回忆,叫他写一篇300字的记叙文。结果他这篇文章不仅写得很具体、形象生动,而且认识也很深刻。这样不失时机地辅导学生作文,学生自觉性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
三、创设情境,启发写作欲望
后进生大多较孤僻,缺乏朋友,对老师更是不敢接近。教师应常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常与他们聊天。闲谈中了解他们,鼓励他们,尽量让他们敢讲真心话,消除惧怕心理,放胆参加各种活动。活动结束后,启发他们谈活动的感受,再引导他们去追忆产生这种感受的情景,再现活动场面。然后要求他们自觉地写出来给老师看,或给家长、同学看,让别人与他一起分享快乐或忧愁。如此坚持,每当自己有所感触时,他就会产生一种写文章的欲望,再加上老师的适时指导,就会养成写作文的习惯。
在作文课上,尽量创造出一种写作的气氛,围绕作文题先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实践表明,训练、辅导后进生写好作文,是在尊重、信任的前提下,以培养作文兴趣为突破口,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只要长期坚持,悉心指导,后进生的作文一定会越写越好。以上所述是我的一点经验和体会,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只要我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后进孩子的作文教学一定会走出新路子。让后进生在作文中增强學习自信心。
【关键词】后进生;写作欲望;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写作教学占据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但是我们城镇里的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数学生说到作文如“谈虎色变”,害怕写作文,逃避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后进学生更是搜肠刮肚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这正是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魏书生说:“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乏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我认为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尤其是后进生,使他们尽管不能下笔有神,起码乐于写作,善于写作,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树立信心,抓住时机,创设情境,鼓励作文,是教师找回“差生”梦想,找回“弃儿”自信心,提高其作文水平的一条重要路径。
一、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激励法就是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鼓励的评价。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评改时,当面评改也好,书面批改也好,都要找到它的长处,对于后进生适当的表扬更不能吝啬,从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切莫以自己的水平来要求暂时还未能跟上的学生,对学生的作文动辄横加指责。后进生或许会因为教师的一个甜蜜微笑,一句温馨话语,一段舒心评语,从而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写作的希望。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拥有写作的能力。可以想象得到,一个不会写作的人,怎样去完成语文考卷?所以,教师新接触一个班级,就要诱导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
写作课上,教师要充分肯定后进生的写作能力,消除后进生惧怕写作的心理。首先,教师要亲近学生,让学生尽量放松,比如可给学生编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听故事的兴趣,然后,有意识地找些惧怕写作心理的学生编些有趣故事,并充分肯定学生所编的故事就是一篇好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批改作文时,评语中千万不要出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的话语,即使遇到抄袭来的文章,教师也要忍住性子,如果批上“抄袭可耻”四字,恐怕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抄袭作文,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想写好作文,因此,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诸如批上“这篇作文写得非常成功,能参照别人的文章仿写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能把别人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就更好,相信你一定会这样去做的”等批语,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去重新认识自己的写作行为,激发他的写作欲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期望,感受到写作文就如与朋友交谈。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放开思路去想。作文就是把心里要说的话如实地写下来,只要围绕中心,完整而畅通地写清楚,就是一篇好的作文。有了信心,后进生潜藏着的内在力量就能爆发出来,作文的兴趣也会随之而产生。
二、抓住时机,捕捉作文契机
后进生一般不喜欢动脑筋,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加思考,一切都是处于“机械”运动状态。因此,抓住时机,引导作文,进行思想教育,先要他讲清做事的过程,而且强调细节的描述;再一步一步启发诱导地说,做事前怎样想,做事中怎样想,做事后又怎样想。让他写出两种思想(好思想和坏思想)的斗争过程。长期坚持让后进生写这样的说明书,养成了凡事动动脑筋的习惯,同时写作水平也得以提高。
有一次,我去学生小军家里家访。他妈妈气愤地对我说:“这孩子很不听话,在家里还藏东西吃……我被他气死了。”回校后,我没有批评他,而是亲切地询问他:“你妈妈说你在家藏东西吃,有这回事吗?”他说:“有。”“你藏了什么?”“糖果。”“你是怎样藏的?”“我先吃了几颗的,然后看四处无人,便将一袋子都藏到床底下……”“你当时心情怎样,藏前想些什么……?”就这样他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动作、神态、心理讲得栩栩如生。我再引导他回忆,叫他写一篇300字的记叙文。结果他这篇文章不仅写得很具体、形象生动,而且认识也很深刻。这样不失时机地辅导学生作文,学生自觉性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
三、创设情境,启发写作欲望
后进生大多较孤僻,缺乏朋友,对老师更是不敢接近。教师应常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常与他们聊天。闲谈中了解他们,鼓励他们,尽量让他们敢讲真心话,消除惧怕心理,放胆参加各种活动。活动结束后,启发他们谈活动的感受,再引导他们去追忆产生这种感受的情景,再现活动场面。然后要求他们自觉地写出来给老师看,或给家长、同学看,让别人与他一起分享快乐或忧愁。如此坚持,每当自己有所感触时,他就会产生一种写文章的欲望,再加上老师的适时指导,就会养成写作文的习惯。
在作文课上,尽量创造出一种写作的气氛,围绕作文题先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实践表明,训练、辅导后进生写好作文,是在尊重、信任的前提下,以培养作文兴趣为突破口,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只要长期坚持,悉心指导,后进生的作文一定会越写越好。以上所述是我的一点经验和体会,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只要我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后进孩子的作文教学一定会走出新路子。让后进生在作文中增强學习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