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学生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包括教材内容的情感渗透、教师的情感表达、学生的情感调动和反应。注重情感既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其他教学目标有效的促进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要切实体现和注重情感因素,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一、 在教学中体现情感因素
  1. 教学目标的体现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激励、调控的作用。老师要善于
  把握教学目标的情感因素,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对实现预定目标有强烈的愿望,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目标要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互渗透,融合于一体。例如《丑小鸭》的情感目标是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实现理想。
  2. 教学内容的体现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学作品,每一篇文章都跳动着作者的感情脉
  搏,都奔腾着作者的感情激流,都凝聚着人类情感的五颜六色,无不是作者的心灵的独白。好的文章,是作者情感的结晶,给情景、人物都注入了丰富的情感。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虽然有的文章表达情感不是很直白,但内容里也蕴藏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3. 教学对象的体现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情感需求,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情感内容,丰富他们的情感,使语文潜移默化的进入他们地情感世界。语文教学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情感特点。初中学生的情感胜于理智,对一些事物的情感不稳定,易于激动,也易于冷漠,因此,上课时,需要老师将丰富的情感表露出来与学生交流、沟通、分享。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课,就应当扣住父子亲情,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发现父爱、体会这一人间至情,从而引起共鸣。
  二、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
  1.注重课文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并抓住课文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紫藤萝瀑布》中“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止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最近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几句正是课文与学生情感沟通的桥梁。因为,作者用紫藤萝瀑布“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强调花对“我”心灵的震撼;而流动的花瀑带走了一直压在“心”上的焦虑和悲痛,让“我”沉浸在“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中,有更进一步传达出“我”对花的勃勃生机的向往,对由花的勃勃生机而联想到的生命的力量及其美好和永恒的赞美。这样,让学生学会直接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好的体验和领会作者因花而思、因花而忆的复杂情感。
  2.注重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实物演示、声情并茂的朗读、挂图、音乐、表演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性。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寻求作者的感受,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悲欢,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例如讲《三峡》时,让学生看看记录片,了解三峡水流的急和险。人的情感会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这样以来,学生有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效果也会明显。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为积累和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教学中调动和利用情感因素
  1.把握因素,调动学生情感。
  语文教材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叙事、描写、抒情的。教师必须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联想、去想象,引发情感。例如朱自清的《春》中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 “偷偷”、“钻”,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生长起来而且崭露头角,同时显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以大地复苏、芳草萌生的新奇愉悦之感。教学中,要求学生反复吟诵,仔细体会文章的气势和精神,从而受到启发和感染。
  2.挖掘教材,利用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学内容的丰富情感,对于诱发学生的内心体验、情绪有着直接影响。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教师的心只有融于文章之中,真情注于课文之中,感情才会流露出来,传导激励学生入境。教学内容的丰富情感,需要教师以“导”的身份进行情感参与和调节,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如都德《最后一课》的末句“散学了—-你们走吧!”要读的很轻且舒缓,“你们”“走”“吧”要断开,每一个音节均应有气无力地细声拖渎,这样才能表达韩麦尔先生力不能支、口不忍言的含义,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进入角色,体会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和作者的悲壮情感。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让其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结合语言环境来培植情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熏陶浸润。
  总之,教师要善于把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注重和挖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滋养心灵,健全人格,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它能激励学生探求知识,勇于探求,然后愿意主动地去学。反之,学生学习则感到枯燥乏味,困难且厌烦。教师教学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去学。那么数学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和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尤其重要的。  一、创设参与、体验的氛围  在新课改的实验中,我体会到,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我教你学”的师
期刊
摘要:交谈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对于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不懂文字,因此交谈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与人沟通的途径。教师与幼儿,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的关系建立,情感交流同样需要以交谈作为桥梁。交谈时,成人良好的态度,规范的语言及丰富的知识都能在潜移默化中给幼儿的社会交往及思维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关键词:幼儿 交谈 艺术  交谈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发展对人们的实际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被应用到化工工程领域.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化工工程发展中的作用,文章在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结构体系进一步优化调整,使分布式能源的应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优化分布式能源的应用总体成效,成为业内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倡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数学教学要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因此,教师需要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这个矛盾,使学生从“学会”上升为“会学”。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进入到了危机频繁爆发的时期。在我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发展,突发公共事件在民族地区频繁爆发,给民族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所学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次重大举措,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那么如何使学生轻松松快地学好这门课程,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责任。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条措施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充分重视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需环节,课堂的导入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中学语文课教学应包括知识素质教育、智能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文学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等。语文教学必须从相互联系中来研究这些素质,以便从整体上把握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规律。  一、知识素质教育  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语文教学必须迅速实现自身的科学化。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中学语文课的知识有了一个系统,主要包括语音、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