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lok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它能激励学生探求知识,勇于探求,然后愿意主动地去学。反之,学生学习则感到枯燥乏味,困难且厌烦。教师教学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去学。那么数学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和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尤其重要的。
  一、创设参与、体验的氛围
  在新课改的实验中,我体会到,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我教你学”的师生关系。教师 当好学生的向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鼓舞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并从中有所收获,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新课程的内容与生活比较贴近,富有挑战性,它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和组织好学生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学习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需求和追求。
  二、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枯燥,如果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得以看得见,摸得着,效果就不一样了。要让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有趣,数学有趣。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圆”一节时,你在.黑板上画个圆,问学生“你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有的说月饼,有的说太阳,还有的说月亮,还有很多。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此时教师总结说,你们想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圆”是一个美好的象征,由此引入新课。让学生感悟数学,体验生活,感受成功。这样学生学得有趣,效率也高。
  三、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把时间和空间真正地还给学生,才能真正地体验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理解的不讲。整个教学活动时间几乎全部留给了学生,教师的讲应是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探索,独立思考,然后才进行合作交流,这样才有高质量的交流,才有好的效果。
  现在我校正在使用“三步六段四环节”教学模式。我感觉到这种方法利于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果。因为在课堂上各个环节安排的比较紧凑,使学生的精力比较集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之中。尤其是区域合作、展示环节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我们知道,学生要学好数学,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习方法。学生除了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奋只有和巧妙的学习方法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学生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点拨、引导创设适当的坡度,架起必要的桥梁,帮助他们寻找思维的突破口。使学生能够拾级而上,便于学生悟出道理,掌握方法、摸出规律,逐步从学会到会学。
  在教给学生方法时,要注重好差生兼顾,因人而异。尤其对差生要特别关照。因为差生一般是基础比较差,对新知识不能接受,久而久之就成了课堂上的“陪客”。但是差生也有学习动机,他们对学习也有渴求与需要,只是由于某种原因在某一段掉队了。因此,教师这时必须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先摸清差在哪,做到有的放矢,使他们跟上队伍。在这方面我校的方法是“小老师工程”,让一个好生带一个差生,这不仅帮助了差生,同时也促进了好生的进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精心设计,寻找知识的产生点,重视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教学,要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知识迁移。
  五、及时表扬、激励学生
  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不要轻易、草率地下结论,而应适当延时,将信息一次反馈甚至多次反馈后再下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思维的触角。如果评价不当,会适得其反。可能会打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而学生会产生厌学。所以,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认真对待,认真听取,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提问题,善于发言。对于学生的认识,正确的要充分肯定,给予表扬,错误的也不要责备学生,要引导学生再想一想,或听一听别人的意见。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总之,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力求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相应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乐学、愿学,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计算机的学习也成为我国学生所必须学习的知识技能。教育界对于如何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的讨论并不罕见,关于采用何种教学方式的讨论也很多,但是目前对于这些讨论还没有一定权威的界定。笔者立足于计算机教学研究状况,联系自身计算机教学经验,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
摘要:语文素质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质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  小学语文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积累是小学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丰富学生小学语文积累,提高学生小学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培养 活动教学  一、每节课前一分钟活动  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可充分利
数学课堂就是数学+活动。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就必须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一节数学课,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 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 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理相容、感情融 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 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 花,焕发出语文课堂
期刊
步入了二十一世纪的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已被广泛认可和提高,女性人力资源在社会中呈现出非常重要地位,特别是从事小学教育行业的女性教师,更是越来越扮演重要角色,据相关统计:近年来,我校的女教师由85%已上升为90%,女性以绝对优势撑起“多半边天” 。多年来,我校工会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女教师队伍建设,关心女教师身心健康,积极开展活动优化女教师成才环境,不断提高女性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期刊
“走,读书去”,这是我们这里的“上学娃”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想想,还真是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精髓。确实,对于任何—篇文章,要了解其内容,首要的一环就是读。只有读过,才能使文章的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明白其意义。读,必须动用眼、脑、口这些器官。所以,读是眼脑口共同作用于文章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读是最重要不过的了。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不断进行朗读训练,就可以增强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