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活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ft1985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健康课,是学校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教育。 在课程教育过程中如何教好、引导好, 是各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笔者参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指导者培训中获得的启发和经验, 概括性地给出关于心理健康课活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点地方。
  【关键词】心理健康 过程设计 注意要点
  暑假,本人有幸参加了省职教院师资培训——暨省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指导者培训,为期十天,有所收获。由于本人只是在本科求学时期,必修过心理学这门课程,想要真正意义上,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真正实施,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与摸索,就此次培训,本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有所关注。以下是心理健康课程活动设计过程中应需要注意的几点:
  21世纪的竞争, 是人才的竞争。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所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显著特色在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活动设计的好坏决定着一节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得成功与否,是一项关键因素。活动设计往往是教师在开展授课之前,围绕设定目标, 针对授课对象, 就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内容、形式、过程以及涉及的教辅工具等多种要素进行整体优化安排, 最后给出评价的过程。
  就活动设计,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设计原则
  1.1有明确的活动目标
  确定活动目标,就是确定活动所欲达成的最终结果。且确定目标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授课班级学生的特点及具体情况,因为目标是活动的导向,只有具有明确的目标,心理健康活动才能成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
  1.2有针对性
  就我国现状而言, 面临的教学对象处于“过渡期”,因此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必须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选题要小,利于操作和挖掘。例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显得题目过大,可以分成若干小的选择,如:“自我完善”“认识我”“我是谁”等等,就比较容易操作与把握。
  1.3有趣味性
  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积极的行为反应,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为受欢迎的班级活动,活动设计方案要考虑趣味性的因素,以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方式,帮助、启发、诱导学生。如在“自我完善”的活动设计中,采用短剧、哑剧、即兴、评述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突破束缚及僵硬的说教,尽可能地多让学生参与。这样有利于消除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戒备和逆反心理,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迪与提高。
  2 活动单元设计
  2.1确定单元活动目标
  单元活动目标指的是某一具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确定活动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对学生训练、培养的某一种或某几种心理素质,以及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
  2.2确定单元名称
  每一单元的名称具体地标志着活动的特定内容,所以切忌政治色彩太浓、专业性太强, 内容要新颖、实际,利于操作和挖掘。
  2.3确定活动时间
  一般以1—2节课为宜,时间太短,不便于将问题讨论清楚,学生体验不多,达不成训练目的;时间太长,会偏离主题,同时学生的耐心是有限的,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
  2.4确定对象与场所
  学校心理建设开展的群体往往可以分为全校、系部、班级和针对性的特殊群体,由此设定的场所有所不同,可以在报告厅、阶梯教室、班级教室等地点开设活动。此外还可以根据主题开设的差异性,适当选择场所。
  2.5明确活动方法及过程
  方法的选择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活动过程的需要、学生的特点、活动目标、学校具备的条件等采用相应的方法。而活动过程则一般包括:开幕—主题活动—总结。
  2.6活动资料收集与准备
  每设立一次心理建设主题,围绕该主题,在实施之前,准备好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各项资料。常用的资料有:方案、媒体设备、案例、物品道具、纸质资料等。
  2.7策划活动程序
  拟订活动程序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活动团体的组成;②开幕式的安排;③学生座位的安排;④主持人的选择;⑤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⑥结束的安排。
  2.8 施教者要求
  正确的心理建设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辅导关系达到共情, 为此施教者需从以下方面着手:①放弃主观思想;②态度开明;③融入施教对象群体中去;④尊重与理解对方,体察群体思想和感受。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所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唯有精心设计,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并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支静洁. 现代特殊教育.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2002.
  [2]陶勑恒. 心理咨询与辅导.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3]沈永健. 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模式. 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学的效果。然而,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师教学观念落后,阅读教学模式单一等等,严重影响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建议,希望对广大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
【摘 要】英语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实用性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交际的情境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真实自然、简单合理、灵活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点燃学生学习思考的火花,达到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  【关键词】创设 教学情景 教学效率  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英语学习的世界里,一切那么真实,那么自然。语言学家克鲁姆说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明显。城区内的学校承受着无限的期望和沉重的压力,其中大班额是其面临的最大困难,这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阻碍。那么,在大班额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充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学习小组在大班额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大班额是指城市学校的一个班级的人数暴增,使得班级人数超过额定的现象
期刊
【摘 要】诗歌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层次,诗歌教学可增强学生的语言意识,激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试从诗歌材料的选择、节奏、音韵、语言结构以及对诗歌的阐释等层面探讨英美文学课程的诗歌教学。  【关键词】诗歌教学 文本细读 多元解读  诗歌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层次”( Bassnet),诗歌教学能够有力地拓宽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与人文素质。传统的诗歌教学偏重于对诗人生平、诗歌内容的介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