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io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困难,经历失败。我们应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化学学习中的挫折,在化学学习和化学实验的失败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格,也就是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挫折教育
  一、前言
  结合自身化学教学的经验和目前的调查研究发现,那些对于中学生化学学习的量化指标逐渐淡化,越来越明显的是中学生的学习挫折感。纵观中学生化学学习的情况,结合化学课堂教学实际,中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活跃性、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都明显降低。
  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越来越低,脱离了新课标的要求。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困难,会经历失败,从而出现学习兴趣减弱的现象。于是,我们就应该指导学生如何面对化学学习中的挫折,在化学学习和化学实验的失败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格,教给学生如何走出失败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是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
  二、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挫折教育”
  1.“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表明,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这就表示教师不一定要每一次都按部就班地把化学知识讲授给学生,有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想,或者到讲台上亲自作化学实验,来经历化学问题的探究过程。实践表明,这样做不但可以避免学生再次犯同样的错误,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化学规律的正确结果也能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案例1:在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这一实验时,学生观察到加入二氧化锰后,木条复燃了。针对这样的实验现象,教师应该及时提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能不能用其他的材料代替二氧化锰?怎样设计制取氧气的装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最后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来总结出结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等。
  这样,不仅解决了自己单独实验做不成功的尴尬,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排除实验故障的能力。
  2.“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学生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自己去探究,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和同学,和伙伴一起谈论研究。只有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查找资料,研究问题,实验验证,最后才会得出结论。所以,实验失败并不可怕,只要能探究出失败的原因,找出问题的关键,成功就不会遥远。
  案例2:在有关“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中,让学生组队分别进行实验演示,在成功与不成功之中进行比对,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改进实验。学生反复实验后,虽只换了一支集气瓶,但水雾保持持久,石灰水易振荡,保证了实验的成功率。
  可见,面对课堂演示实验的失败,老师不能表现出很尴尬或是难为情,更不能责备,而是应该指导学生正视自己实验的失败,认真观察现象,通过思考找出失败的原因,从而成功完成实验。
  3.“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新课标打破传统教育中学生是知识接收机器的角色,让学生抛开书本,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去验证实验结果。让学生经历实验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失败的,但是这样失败的实验过程,却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案例3: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给学生一束细铜丝、酒精灯、试管、铁架台等实验仪器,让学生自己简单设计实验方案,来完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在学生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后,老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分析他们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并且基于学生的实验方案,一步步的改进实验,最后完成实验。
  由此说明,在化学教学的“挫折教育”中,老师可以大胆地放开牵着学生的那只手,让学生自己亲自去摸索,去研究。
  三、利用解题指导进行“挫折教育”
  1.“挫折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答题
  近来,在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显著表现为学生的“解题习惯”不好。其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解答化学题尤其是综合题时,有的学生思路不清,作答缓慢;有的学生面对化学题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究其原因,除少数是智力因素的影响外,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一套清晰、有序、规范的解题步骤,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清晰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规范的解决化学问题,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化学成绩,越来越受到中学老师的关注。
  案例4: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针对这个简单的单项选择题,只要分清楚分子、原子、元素的区别,就能轻易作答,甚至可以说是常识判断题。但是,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一部分同学还是没有做出正确的答案,没有真正把握住知识点。这种情况或者那些难解的综合题,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老师不要直接把正确的解题思路告诉学生,先让学生自己分析下解题的思路,然后通过反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出最终的结果,这样学生就能对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2.“挫折教育”帮助学生规范答题
  在正确把握知识点,作答正确的基础上,很多学生还是会因为这或那的原因拿不到分,通常是由于答题不规范、不完整等导致的大量失分,从而认为学习很死板、很束缚。这就需要老师正确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案例5:用32.5克的锌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氢气多少克?(可能用到的原子量Na-23 S-32 O-16 Ba-137 Cl-35.5)
  这道题完整作答需要四个步骤,但是一些同学却直接省略设自变量X或者是作答这些步骤,把化学方程式一写了事,这就导致答案不完整,从而被扣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老师应让学生了解高考化学计算题的评分标准,让他们意识到规范解题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通过化学解题指导进行“挫折教育”,可以让学生清楚地发现自己对已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化学问题的分析情况。在化学解题指导中进行“挫折教育”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自己错误的思维误区,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并且促使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勇敢地面对失败,并且能够从中总结失败的经验,让他们持有正确的面对挫折的态度,这是化学教学中“挫折教育”的核心思想,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参考文献:
  [1]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高云.中学生挫折教育初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3).
  [3]李朝晓.在教学中如何开展挫折教育[J].学周刊,2012,(4).
其他文献
城郊渔业由于地域区位和经济环境的特殊性,渔业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辽宁这样大中城市密集的省份更要注意研究城郊渔业的规律性,采取不同的策略,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北方特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大气候影响,苏北地区有部分稻田养蟹(鱼)户的效益不高,有少数养殖户甚至出现亏本,而家住高邮湖畔的淮安市金湖县闵桥镇甫坝村四组的养鳖户周金付从去年春开
自媒体时代下,媒体技术高速运转,自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媒介的内涵与外延在大学生审美教育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自媒体的影响下,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工
派驻监督是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
报纸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的一道大然生态屏障,这里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也对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意义重大。本文以光能利
研究目的:当竞技运动发生主客体颠倒的角色互换或行为变化时,妨碍竞技运动的正常运行,致使竞技本质和目的发生偏移,由此出现异化现象。对竞技运动异化问题的研究,既是对竞技
摘要: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诠释文本的真正内涵,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而且是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张扬。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有效性 教学设计  课改已经历数载,虽然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许多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