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应用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298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在导致害虫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因此,生物防治对农作物生产的意义重大。本文阐释了生物防治的意义,介绍了生物防治方法,并对生物防治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生物防治;意义;方法;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S4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123-01
  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在保障农作物丰产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三大灾难。一是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一些害虫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导致化学防治效果越来越差,用药量越来越大,如棉铃虫对久效磷的抗性达到40倍、对菊酯类农药的抗性达到25倍,稻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达到100 倍,稻纵卷叶螟对毒死蜱的抗性达到17倍等。二是许多害虫的天敌被化学农药大量杀灭,自然控害作用大大削弱,容易造成害蟲再猖獗。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前期潜江市棉田蕾期百株天敌量在30个天敌单位以上,近几年已下降到10 个天敌单位。三是土壤、水体、大气受到了许多化学农药的严重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这些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为有效避免化学农药防治带来的危害,提倡使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生或减少危害的方法。一般是指以菌治病、以虫治虫、以菌治菌、性信息激素、转基因育种等方法。其最大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1]。现具体介绍生物防治的相关内容,以促进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1 生物防治的意义
  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对人和其他生物安全、不污染环境、对病虫害杀伤特异性强、防治作用持续时间久、产品无农药残留、易于同其他植物保护措施协调配合等优点。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改变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实行以生物防治、生态控制为主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2],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防治方法
  2.1 大力推广微生物农药
  2.1.1 利用昆虫的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目前,苏云金芽孢杆菌(简称Bt)利用最多。现在种植的抗虫棉就含有Bt基因,其是由人为转移到棉花中,可以使棉花产生一种对昆虫有毒的蛋白质,杀死棉铃虫等夜蛾类害虫,有效控制了棉铃虫暴发。此外,Bt和杀虫单混用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也比较好。
  2.1.2 利用抗生素防治病虫害。目前,阿维菌素的应用范围最广泛,用于防治棉铃虫、稻纵卷叶螟、梨木虱、棉红蜘蛛等害虫。另外,井冈霉素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农抗120广泛用于蔬菜、棉花病害的防治,枯草芽孢杆菌一般用于水稻、棉花病害的防治,灭幼脲、白僵菌用于棉花虫害的防治[3]。
  2.2 天敌的保护利用
  每种害虫都有1种或几种天敌,能有效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据调查,水稻害虫天敌、玉米害虫天敌、棉花害虫天敌分别超过1 000、960、840种,主要归属于姬蜂、瓢虫、农田蜘蛛、寄生蝇等。保护利用天敌包括2个方面:一是人为繁殖害虫天敌然后进行田(园)间释放,已广泛用于果园、菜园的虫害尤其是螨害的治理;二是保护田(园)间现有天敌,具体方法是减少化学农药尤其是高毒农药用量,以棉田为例,5—7月是棉花病虫的轻发期,但却是天敌的盛发期,这个时期要尽量减少广谱性化学农药用量,针对红蜘蛛、蚜虫可选用专用药剂普治甚至是挑治,最大限度地保护天敌,在果园还可采取种植豆科作物或牧草的方法,不但可改善和提高果园的土壤肥力,而且可为天敌提供猎物、活动和繁殖的场所,增强对蚜虫类、螨类害虫的控制力[4]。现今应用较多的天敌主要有瓢虫类、草蛉类、蜘蛛类、蝽类、寄生蜂类以及螳螂、食蚜蝇、鸟类等。
  2.3 应用性信息素治虫
  昆虫信息素是同种昆虫个体之间在求偶、觅食、栖息、产卵、自卫等过程中起通讯联络作用的化学信息物质,可应用于虫情监测、大量诱捕、干扰交配和配合治虫等方面。2014—2015年潜江市在后湖管理区开展棉红铃虫性干扰素防治棉红铃虫,2016年在湖北省部分水稻主产区开展稻纵卷叶螟性引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成虫,都取得了较理想的防效,为控制虫害发生程度、减轻化学防治压力、降低危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用性信息素防治病虫害必须是大面积统一进行才能保证防治效果。
  3 生物防治应用前景
  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以及很多发达国家已将生物防治技术作为缓解当今世界五大危机的战略决策之一,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分子生物水平上的研究,特别是在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遗传工程诱变微生物、生物降解有机农药等领域十分活跃[5-6]。目前,世界上一些大农药公司开始出资赞助科研单位,研究集中在天敌昆虫人工饲养大量繁殖技术和工厂化商品生产工艺等方面,国际上的天敌昆虫公司已超过80家,北美已经商品化生产的天敌昆虫超过130种,我国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但平腹小蜂达到了商品化生产程度,赤眼蜂人工繁殖上实现了半机械化,全国有登记注册的Bt工厂达 42家,棉铃虫病毒杀虫剂完成了药检行政部门的注册登记手续。由此可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我国必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参考文献
  [1] 赵海莲.探讨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最新进展[J].农业与技术,2017(2):37.
  [2] 李庆祥,陈臻.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现状与未来[J].甘肃科技,2005(6):20-21.
  [3] 张梅申,岳增良.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3(增刊1):64-67.
  [4] 林晃.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的新进展[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5(3):30-31.
  [5] 钟乃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建议[J].南方农业,2014(21):21-22.
  [6] 周泽宇.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试验观察了解不同播期对9个中稻新品种生育期、产量的影响,检验其耐高温、低温能力,探讨各品种适宜播期。结果表明,播期对各品种生育期与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播期推迟,日均温变高,日照时数延长,各品种生育期均显著缩短;各品种扬花期对温度敏感性差异显著,耐高温能力较好的品种有K两优2号、皖稻153、Y两优1600、两优002,耐寒性较好的品种有两优002、皖稻153、两优5号、K两优2号、Y两优16
摘要 2015年3—8月采用野外定位监测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4种不同下垫面大气降尘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尘量为沙漠边缘地带>绿洲荒漠交错地带>农田防护林>城市绿地;6月最大,月降塵量分别为656.35、311.37、267.84、258.24 g/m2。结合气象数据可以说明沙尘暴的发生总天数与大气降尘、扬尘成正相关关系,但降水对大气降尘具有抑制作用,下垫面状况对大气降尘量具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摘要 在介绍特早熟温州蜜柑新品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其更新栽培技术,包括高接换种、定植、整形修剪、施肥、疏花疏果、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柑橘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温州蜜柑;新品种;生物学特性;更新栽培技术;湖北宜昌  中图分类号 S66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5-0078-01  宜昌市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位于东经110°15′~111°
摘要 针对农业生产中智能灌溉和远程自动化的需求,设计并研发了一套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该系统可对土壤墒情进行监测,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自动灌溉。并可利用GSM模块以手机短信等形式将需求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可远程向单片机发送指令,实现灌溉。初步试验表明,系统稳定可靠,能准确采集土壤墒情信息,实现远程自动灌溉控制。  关键词 灌溉系统;远程自动化;GSM  中图分类号 S277.9 9
摘要 根据重庆市彭水县乃至武陵山区甘薯生产上品种老化、染病退化严重、品质低劣、亟须更换品种的需要,采用常规育种方法育成彭水县第一个具有育种自主知识产权甘薯新品种彭薯1号,并在该县和合川、酉阳等区(县)进行生产力鉴定。结果表明,2013年在重庆市彭水县、合川区、酉阳县3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鲜薯产量、薯干产量、淀粉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36.66%、38.66%和40.66%;2015—201
摘要 在哈尔滨市阿城农场的自然和土壤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产量与密度及氮磷钾施肥量的4因子5水平2次正交旋转组合效应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钾肥>磷肥>氮肥>密度,不同施肥、密度都有最佳值,施肥过量或不足、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马铃薯产量。各因素间对产量影响皆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通过在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下寻优得到最佳的因素组合水平:密度72 675~7
摘要 本文介绍了玉米品种美玉13在永嘉县山区种植的生育期、性状特征和产量、品质等表现,从适期播种和隔离种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配套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加甜糯玉米;美玉13;种植表现;栽培技术;山区;浙江永嘉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42-01  美玉13是由海南绿川种苗
摘要 本文研究了山地桔园大实蝇绿色防控技术。结果表明,点喷株数增加到全园株数的60%,点喷4次,增加2次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全园防治,第1次在返园高峰期,第2次间隔7 d,蛆果率可以控制在3‰以内,完全达到防治指标要求。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绿色防控;山地桔园;湖北宜都  中图分类号 S435.611.2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124-02  
摘要 鱼类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2个部分组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鱼类增养殖学中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和食用鱼的饲养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养殖技术问题。本文结合塔里木大学新一轮的教学改革针对鱼类增养殖学课程提出课程学时、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方式4个方面改革,并结合地域特征进行探讨,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和掌握水产养殖的生产技术,
摘要 本文分析了榆林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便促进该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增加同领域的沟通与合作,为“十三五”时期榆林市现代特色农业的质量安全及大力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工作;成效;问题;对策;陕西榆林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2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