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大连工业大学积极探索以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评选带动本科教学质量的整体升华,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了教师和兄弟院校的赞誉和好评。
关键词:教学评价优秀奖;内涵建设;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40-02
为了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改善本科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自2012年起大连工业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了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评选活动。在2012年,全校158位教师参评教学评价优秀奖,经过严格考核,并结合期末学生评教情况,最终54位教师获得教学评价优秀奖称号。对于获得教学评价优秀奖的教师,按照优教优酬的原则,按每学时一定金额发放参加评价学期的课程(含实践环节)的附加教学工作津贴(实践环节按每周24学时计算)。在各级教学单位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中,关于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工作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师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使那些原本恪尽职守、默默无闻地奉献在第一线的教师凸显出来,使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投身于教学工作的教师更加坚定决心,努力做好本科教学工作。这项工作在教师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本科教学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被进一步提升,在数次校际交流中,得到了师生和兄弟院校的赞誉和好评。
一、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实践体系
1.奖项参与主体。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评选主体是学校组织建立的“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办公室”,以下简称“优办”。“优办”出台了《大连工业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办法》等文件,就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相关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奖励政策、评选流程等开展了一系列的制定、宣传和解释工作;组织一个由专、兼职督导、校(院)领导、校内外专家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同时组织教学信息员开展相关教学内容考核和进行信息搜集。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参评主体是在编并在岗、承担校内本科生教学任务的具备主讲资格的教师,自愿申报,不限名额,并且教师一个学期只能申报一门课程(含实践环节),该门课程原则上报一个头数,最多报两个头数。各个学期可以既可以连续申报同一门课程(含实践环节),也可以是不同课程(含实践环节)。
2.奖项评选的评价要素。参与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需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教师服从教学统筹安排,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完成教学工作量标准定额。此项规定的背景是学校随着招生规模的增加,教师资源随之紧缺,必须以有限的资源保障本科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二是教师近三年内未出现教学事故和教学通报情况。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采取由“优办”统一安排,随机听课的方式进行,并结合教师之间的观摩、展示、教学研讨会、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在2012年的评选过程中,“优办”还组织了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的校外专家和国家级优秀教师参与部分课程的评价、教学展示以及教学研讨,以使评价取得更好的效果。
3.奖项评选的过程。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评选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教师申报阶段,当学年第二学期6月末,具备评选条件的教师可自选下一学年某一门课程(含实践环节)申报,并填写相关申报信息。评价学年期间,如果教师承担多门课程(含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可任选其一申报。第二阶段是教学单位初评和申报阶段,当学年第二学期7月初,教学单位将根据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评选办法以及其他管理规定确定符合参评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教师及课程信息向“优办”提交《大连工业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申报汇总表》。第三阶段是学校评价阶段,由“优办”组织评审委员会的专家进行统一安排,随机听(看)课,按照主客观评价体系标准给出指标评价、主观意见和建议,按照课程类别、学科以及一定的比例评出优秀者。第四阶段是结果公示、接受监督阶段,下一学年第一、二学期7月初,分别将教师评价结果公示,公示结束后确定获奖名单。
4.奖项评选的特色。特色一是全员参与。教师对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参与的热情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获得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教师在工作薪酬上有一定的补偿,并且会给予一定的教研工作量;第二,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获得是青年教师职称评定资格的条件之一,没有获得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是教师将没有资格进行职称评定;第三,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获得是教师申报校级优秀课、校级精品课程立项结题的必备条件。连续两次获得教学评价优秀奖的教师,在参评校级优秀课、校级精品课程、校级教学名师时优先考虑。第四,各教学单位教师获得教学评价优秀奖的情况纳入院级教学工作评价体系,成为教学单位教学质量评定的一部分。这些制度性的安排成为全校教师重视教学,高质量参与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的重要保障。特色二是教学全过程评价。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评选是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延伸,是教学工作选优评差的一部分。特色三是评选公正。对于评选过程中存在争议的课程,“优办”组织专门的校内外专家组进行专项评价,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研讨。特色四是观摩示范。“优办”组织全校教师对优秀课程、教学名师进行观摩学习,还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特点,邀请辽宁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名师、专家、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示范、观摩和教学交流,开拓了本校教师的教学视野,也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二、对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管理的建议
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的实行是大连工业大学不断探索高校内涵式发展,创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实践。从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保障来说是一个非常稳固的支柱,但是高校教学质量体系的建设中,课堂教学质量只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后期的质量体系建设中还须要逐渐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将影响教学质量的课前因素纳入到评优指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丰富而复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计划是否完善、教材选择是否合适都将影响到教师教案的质量优劣。而教案的质量则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将这些因素纳入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指标将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质量提升工作。
2.将影响教学质量的课后因素纳入评优指标。无论是从学校的发展历史还是从现有的专业设置、师资状况来看,本校都是一个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人才的应用实践能力。2012年本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奖丰富,本科学生发表论文19篇,申请专利6项,1597名同学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所以在后期的质量保体系建设中可以着重于学生与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将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绩纳入评优指标当中。
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包括了授课前、授课中和授课后三个阶段的影响因素丰富而复杂的过程。在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校所关注的质量内涵存在差别,师资队伍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学校在建立课堂教学质量体系的时候,要保持一定的弹性,进行柔性化设计,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作者简介:刘发盛(1972-),男,吉林临江人,大连工业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质量管理、经济法学等;谷秀梅(1964-),女,辽宁大连人,大连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教学管理;岳向丽(1977-),女,黑龙江省绥化市人,大连工业大学教务处质量科,科长,主要研究领域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研究。
关键词:教学评价优秀奖;内涵建设;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40-02
为了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改善本科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自2012年起大连工业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了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评选活动。在2012年,全校158位教师参评教学评价优秀奖,经过严格考核,并结合期末学生评教情况,最终54位教师获得教学评价优秀奖称号。对于获得教学评价优秀奖的教师,按照优教优酬的原则,按每学时一定金额发放参加评价学期的课程(含实践环节)的附加教学工作津贴(实践环节按每周24学时计算)。在各级教学单位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中,关于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工作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师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使那些原本恪尽职守、默默无闻地奉献在第一线的教师凸显出来,使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投身于教学工作的教师更加坚定决心,努力做好本科教学工作。这项工作在教师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本科教学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被进一步提升,在数次校际交流中,得到了师生和兄弟院校的赞誉和好评。
一、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实践体系
1.奖项参与主体。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评选主体是学校组织建立的“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办公室”,以下简称“优办”。“优办”出台了《大连工业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办法》等文件,就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相关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奖励政策、评选流程等开展了一系列的制定、宣传和解释工作;组织一个由专、兼职督导、校(院)领导、校内外专家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同时组织教学信息员开展相关教学内容考核和进行信息搜集。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参评主体是在编并在岗、承担校内本科生教学任务的具备主讲资格的教师,自愿申报,不限名额,并且教师一个学期只能申报一门课程(含实践环节),该门课程原则上报一个头数,最多报两个头数。各个学期可以既可以连续申报同一门课程(含实践环节),也可以是不同课程(含实践环节)。
2.奖项评选的评价要素。参与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需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教师服从教学统筹安排,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完成教学工作量标准定额。此项规定的背景是学校随着招生规模的增加,教师资源随之紧缺,必须以有限的资源保障本科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二是教师近三年内未出现教学事故和教学通报情况。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采取由“优办”统一安排,随机听课的方式进行,并结合教师之间的观摩、展示、教学研讨会、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在2012年的评选过程中,“优办”还组织了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的校外专家和国家级优秀教师参与部分课程的评价、教学展示以及教学研讨,以使评价取得更好的效果。
3.奖项评选的过程。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评选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教师申报阶段,当学年第二学期6月末,具备评选条件的教师可自选下一学年某一门课程(含实践环节)申报,并填写相关申报信息。评价学年期间,如果教师承担多门课程(含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可任选其一申报。第二阶段是教学单位初评和申报阶段,当学年第二学期7月初,教学单位将根据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评选办法以及其他管理规定确定符合参评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教师及课程信息向“优办”提交《大连工业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申报汇总表》。第三阶段是学校评价阶段,由“优办”组织评审委员会的专家进行统一安排,随机听(看)课,按照主客观评价体系标准给出指标评价、主观意见和建议,按照课程类别、学科以及一定的比例评出优秀者。第四阶段是结果公示、接受监督阶段,下一学年第一、二学期7月初,分别将教师评价结果公示,公示结束后确定获奖名单。
4.奖项评选的特色。特色一是全员参与。教师对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参与的热情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获得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教师在工作薪酬上有一定的补偿,并且会给予一定的教研工作量;第二,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获得是青年教师职称评定资格的条件之一,没有获得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是教师将没有资格进行职称评定;第三,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获得是教师申报校级优秀课、校级精品课程立项结题的必备条件。连续两次获得教学评价优秀奖的教师,在参评校级优秀课、校级精品课程、校级教学名师时优先考虑。第四,各教学单位教师获得教学评价优秀奖的情况纳入院级教学工作评价体系,成为教学单位教学质量评定的一部分。这些制度性的安排成为全校教师重视教学,高质量参与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的重要保障。特色二是教学全过程评价。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的评选是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延伸,是教学工作选优评差的一部分。特色三是评选公正。对于评选过程中存在争议的课程,“优办”组织专门的校内外专家组进行专项评价,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研讨。特色四是观摩示范。“优办”组织全校教师对优秀课程、教学名师进行观摩学习,还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特点,邀请辽宁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名师、专家、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示范、观摩和教学交流,开拓了本校教师的教学视野,也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二、对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管理的建议
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的实行是大连工业大学不断探索高校内涵式发展,创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实践。从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保障来说是一个非常稳固的支柱,但是高校教学质量体系的建设中,课堂教学质量只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后期的质量体系建设中还须要逐渐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将影响教学质量的课前因素纳入到评优指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丰富而复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计划是否完善、教材选择是否合适都将影响到教师教案的质量优劣。而教案的质量则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将这些因素纳入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奖评选指标将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质量提升工作。
2.将影响教学质量的课后因素纳入评优指标。无论是从学校的发展历史还是从现有的专业设置、师资状况来看,本校都是一个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人才的应用实践能力。2012年本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奖丰富,本科学生发表论文19篇,申请专利6项,1597名同学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所以在后期的质量保体系建设中可以着重于学生与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将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绩纳入评优指标当中。
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包括了授课前、授课中和授课后三个阶段的影响因素丰富而复杂的过程。在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校所关注的质量内涵存在差别,师资队伍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学校在建立课堂教学质量体系的时候,要保持一定的弹性,进行柔性化设计,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作者简介:刘发盛(1972-),男,吉林临江人,大连工业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质量管理、经济法学等;谷秀梅(1964-),女,辽宁大连人,大连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教学管理;岳向丽(1977-),女,黑龙江省绥化市人,大连工业大学教务处质量科,科长,主要研究领域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