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著名语言学家A.C.Gimson认为,一个人要学会说任何一种语言,必须学会其几乎100%的语音,而只需掌握50%-90%的语法和1%的词汇就足够了。语音是语言的最基本形式,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外壳和物质基础,任何一种有声语言都离不开语音。正确的语音对流畅的读写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学好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英语语音是整个英语教学的基础,对单词的记忆、语法学习,尤其对强化口语,提高听力,都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英语语音教学是整个教学发展的起点,语音是教学的第一关。
二.培养语音能力的重要性
有统计说,在人类所有的信息交流中.以声音形式进行的会占到80%以上。人类掌握语言也是从声音开始的,人们总是先会说然后才逐渐会写的。英语语言学习主要任务是培养昕、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听是信息输入和内化,说是信息输出和表达。语音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听说能力的高低,影响着读、写技能的形成。所以培养良好的语音能力可以更好的促进听、说、读、写技能的形成,从而持续促进英语语言的整体学习。
语音能力与听力理解的关系密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英语笔试能力不错,成绩好,但往往苦于每天带着耳机练习还是照样听不懂,听力能力提高慢。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其片面注重拼写而忽视发音,认为听力就是听,不愿开口,造成“哑巴英语”,致使“音形分离”。实践证明,语音能力强,发音正确,其心理词典中具有相应语音表征的词条就能被顺利激活。听的语言活动对语音表征起到正面的强化作用,听得越多.学习者语音识别自动化程度就越高。语音能力好的学习者,说得越多,留下的记忆痕迹就越深,说的效果就越好,进而增强说的兴趣和信心,促进说的言语活动的顺利进行,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说的技能。在语言学习中,通过视觉或听觉获得的言语输入,是以语音为中介的,然后经过短时记忆的存贮及处理,才与长时记忆产生作用,而后发展为内部语言。可以说在各项技能形成过程中,学生的语音及语音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为显著,语音能力的形成对于英语学习是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学生英语得以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
三.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大学的英语语音教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语音学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功用并未受到普遍认同。大学生入校前有限的英语语音知识根本无法适应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进入大学,非英语专业一般不学习英语语音,使得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语音知识很是贫乏,其直接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发音不准确,听不懂真正的英语,也说不出地道的口语,直接影响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效果。
1. 母语影响
当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语音系统时,母语的影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汉两种语言间的差异是学习英语的第一道难关,有一种观点认为,母语与所学的外语的差别越大,学习的困难也就越大。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学习必然存在一定的负迁移。英语的一些语音音素同汉语语音因素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学生对这些发音识别能力不够,很容易把两者混同起来;或者由于长期形成汉语的发音习惯,便以汉语发音代替英语发音。
2. 消极的教学理念
从目前的语音教学现状看,很多教师没有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还是课堂的主体,以“添鸭”的方式给学生灌输知识,老师还是习惯于课堂上领读新单词而不是让学生独立练习拼读,致使大多数学生养成动口不动脑的坏习惯。有些教师认为语音教学“费力多,收效少”,为了应试的需要,他们往往忽视语音理论知识的教学,致使学生们也认为语音不重要,失去了提高语音能力的积极性和热情。
3. 不健全的测试体制
语音的评估和测试体系不完善,对学生的语音测试认识不足,导致把关不严。另外,现行的考试当中对英语口语和发音方面的考试很少,且重视度也不高,这样给学生造成一个误区,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 拿张证书。只要能够拿到四级、六级证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可以了,口语好与不好都不重要。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心态也是导致大学生语音能力偏低的重要因素。
四.提高英语语音教学效果的措施
1. 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更要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更新教学观念,真正从自身做到重视语音教学,并能在“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双边活动的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们对英语语音学习的积极性,使提高语音学习水平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
2. 激发学生提高语音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应做到多样化,否则学生会产生乏味和厌倦的情绪。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语音教学的效率,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比如:夸张发音法、手势模拟法、对比听辩法、模仿法、以及录音法等多种语音教学方法。此外绕口令、韵律诗、歌曲等也都是很好的语音教学素材。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应用范围,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优势,调动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如果能够通过创造性劳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从而提高英语语音能力,这是非常值得努力去做的。
3. 组合式英语教学,全面提高语音能力
语音教学事实上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其音素的发音技巧及其理论均可运用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语音与听力、朗读结合教学,能使枯燥的语音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横生;能帮助学生抓住语言所传达的主要信息,克服只注意音素的准确而不注意连贯话语中发音技巧的“见树不见林”的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可谓一举多得。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加强语流、语调教学。避免以单音准确为目的的教学,把语音教学目的放在句子和语段的读音上,使学生了解语流、语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英语所特有的语流、语调的敏感性。让学生掌握重读、弱读的一般规律及其具体情况的特殊处理,学会根据上下文确定重读,引导学生对英语节奏的认识和敏感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系统训练。
五.结束语
英语语音的学习和掌握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认识到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加以改进,摒弃那种以传授传统知识为主而忽视学生语言实际能力培养的落后做法,从根本上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对学生的语音语调敏感度和重视度。学生提高语音能力还是离不开勤奋练习。要树立信心,大胆张口,摒弃学习英语的功利心,通过有目地的认真训练后才能掌握英语语音体系的特点,这样,英语语音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著名语言学家A.C.Gimson认为,一个人要学会说任何一种语言,必须学会其几乎100%的语音,而只需掌握50%-90%的语法和1%的词汇就足够了。语音是语言的最基本形式,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外壳和物质基础,任何一种有声语言都离不开语音。正确的语音对流畅的读写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学好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英语语音是整个英语教学的基础,对单词的记忆、语法学习,尤其对强化口语,提高听力,都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英语语音教学是整个教学发展的起点,语音是教学的第一关。
二.培养语音能力的重要性
有统计说,在人类所有的信息交流中.以声音形式进行的会占到80%以上。人类掌握语言也是从声音开始的,人们总是先会说然后才逐渐会写的。英语语言学习主要任务是培养昕、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听是信息输入和内化,说是信息输出和表达。语音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听说能力的高低,影响着读、写技能的形成。所以培养良好的语音能力可以更好的促进听、说、读、写技能的形成,从而持续促进英语语言的整体学习。
语音能力与听力理解的关系密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英语笔试能力不错,成绩好,但往往苦于每天带着耳机练习还是照样听不懂,听力能力提高慢。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其片面注重拼写而忽视发音,认为听力就是听,不愿开口,造成“哑巴英语”,致使“音形分离”。实践证明,语音能力强,发音正确,其心理词典中具有相应语音表征的词条就能被顺利激活。听的语言活动对语音表征起到正面的强化作用,听得越多.学习者语音识别自动化程度就越高。语音能力好的学习者,说得越多,留下的记忆痕迹就越深,说的效果就越好,进而增强说的兴趣和信心,促进说的言语活动的顺利进行,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说的技能。在语言学习中,通过视觉或听觉获得的言语输入,是以语音为中介的,然后经过短时记忆的存贮及处理,才与长时记忆产生作用,而后发展为内部语言。可以说在各项技能形成过程中,学生的语音及语音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为显著,语音能力的形成对于英语学习是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学生英语得以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
三.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大学的英语语音教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语音学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功用并未受到普遍认同。大学生入校前有限的英语语音知识根本无法适应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进入大学,非英语专业一般不学习英语语音,使得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语音知识很是贫乏,其直接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发音不准确,听不懂真正的英语,也说不出地道的口语,直接影响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效果。
1. 母语影响
当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语音系统时,母语的影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汉两种语言间的差异是学习英语的第一道难关,有一种观点认为,母语与所学的外语的差别越大,学习的困难也就越大。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学习必然存在一定的负迁移。英语的一些语音音素同汉语语音因素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学生对这些发音识别能力不够,很容易把两者混同起来;或者由于长期形成汉语的发音习惯,便以汉语发音代替英语发音。
2. 消极的教学理念
从目前的语音教学现状看,很多教师没有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还是课堂的主体,以“添鸭”的方式给学生灌输知识,老师还是习惯于课堂上领读新单词而不是让学生独立练习拼读,致使大多数学生养成动口不动脑的坏习惯。有些教师认为语音教学“费力多,收效少”,为了应试的需要,他们往往忽视语音理论知识的教学,致使学生们也认为语音不重要,失去了提高语音能力的积极性和热情。
3. 不健全的测试体制
语音的评估和测试体系不完善,对学生的语音测试认识不足,导致把关不严。另外,现行的考试当中对英语口语和发音方面的考试很少,且重视度也不高,这样给学生造成一个误区,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 拿张证书。只要能够拿到四级、六级证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可以了,口语好与不好都不重要。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心态也是导致大学生语音能力偏低的重要因素。
四.提高英语语音教学效果的措施
1. 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更要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更新教学观念,真正从自身做到重视语音教学,并能在“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双边活动的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们对英语语音学习的积极性,使提高语音学习水平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
2. 激发学生提高语音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应做到多样化,否则学生会产生乏味和厌倦的情绪。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语音教学的效率,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比如:夸张发音法、手势模拟法、对比听辩法、模仿法、以及录音法等多种语音教学方法。此外绕口令、韵律诗、歌曲等也都是很好的语音教学素材。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应用范围,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优势,调动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如果能够通过创造性劳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从而提高英语语音能力,这是非常值得努力去做的。
3. 组合式英语教学,全面提高语音能力
语音教学事实上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其音素的发音技巧及其理论均可运用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语音与听力、朗读结合教学,能使枯燥的语音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横生;能帮助学生抓住语言所传达的主要信息,克服只注意音素的准确而不注意连贯话语中发音技巧的“见树不见林”的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可谓一举多得。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加强语流、语调教学。避免以单音准确为目的的教学,把语音教学目的放在句子和语段的读音上,使学生了解语流、语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英语所特有的语流、语调的敏感性。让学生掌握重读、弱读的一般规律及其具体情况的特殊处理,学会根据上下文确定重读,引导学生对英语节奏的认识和敏感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系统训练。
五.结束语
英语语音的学习和掌握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认识到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加以改进,摒弃那种以传授传统知识为主而忽视学生语言实际能力培养的落后做法,从根本上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对学生的语音语调敏感度和重视度。学生提高语音能力还是离不开勤奋练习。要树立信心,大胆张口,摒弃学习英语的功利心,通过有目地的认真训练后才能掌握英语语音体系的特点,这样,英语语音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